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7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治疗前及经过正确的体位摆放、矫正肩胛骨的姿势、刺激肩关节周围固定肌的活动、戴肩吊带等综合康复治疗6周后,进行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肩关节半脱位恢复情况及患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18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其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肩关节半脱位恢复情况及患肢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综合康复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所造成的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2.
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吞咽障碍是脑损伤患者的常见问题,近年来有关脑损伤患者进食、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在国内以护理杂志和康复专业杂志居多。归纳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改善食物的物理性状(如糊状等)以利于吞咽;(2)面部及咽部肌肉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感觉刺激、口面部肌力训练、呼吸训练、吞咽肌运动协调训练、吞咽技巧训练等;(3)咽部肌肉的电刺激和黏膜的冷、热刺激;(4)进食体位的调整;(5)中西药物治疗;(6)针灸治疗;(7)心理治疗;(8)手术治疗。国外许多医院及机构有独立的吞咽医学中心,采用系统化整体治疗模式处理此类障碍。但在国内,此项工作大多由护士和康复科专业人员(作业治疗师或物理治疗师)完成。鉴于此,本文就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及其研究进展作一介绍,供康复界同仁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使用MVC1型电子肌力仪,对348名健康人四肢6组肌群最大等长随意收缩肌力进行定量测定,借此决定健康人群最大等长随意收缩肌力正常参考值,全面评价肌力与人体测量学因素、工作类型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测肌力15~49岁年龄组男性大于女性(P<0001),体重对肌力的影响最大(r=0.36~0.78,P<0.001);工作类型中以体力活动对肌力影响较大(r=0.17~0.27)。作者认为功能活动水平是人体测量学因素和工作类型对肌力产生影响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单盲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降碍康复中的价值,为临床实施认知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86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降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物理治疗、常规的作业治疗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专门的认知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出、入院时均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NCSE)量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法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评定。结果 NCSE评分:干预组治疗后为44.64&;#177;7.82,明显高于治疗前36.26&;#177;7.73和对照组治疗后38.73&;#177;7.61(t=3.56,14.32,P均<0.01);FMA评分:干预组治疗后为52.18&;#177;8.61,明显高于治疗前25.14&;#177;8.37和对照组治疗后32.76&;#177;8.47(t=10.54,14.94,P均<0.01);BI评分:干预组治疗后为61.14&;#177;12.73,明显高于治疗前31.71&;#177;10.32和对照组治疗后32.86&;#177;11.96(t=12.63,13.32,P均&;lt;0.01)。结论 认知干预不仅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正吞咽造影检查是在X线透视下,针对口、咽、喉、食管的吞咽运动所进行的特殊造影,通过点片、录像以及进一步的逐帧慢速回放以分析、发现吞咽功能的异常,可用于协助诊治吞咽障碍,被视为吞咽障碍检查的"理想方法"和诊断的"金标准"~([1])。随着造影成像技术的进步,吞咽造影的影像资料现已可通过数字化采集系统进行摄录,速度达到了30帧/s,这一速度可满足临床工作及科研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吞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自主开发的吞咽造影数字化采集与分析系统进行吞咽造影时间学参数和运动学参数的量化分析,确定该分析方法的信度。 方法选取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8例,接受标准吞咽造影检查,分别选择质地为3ml、5ml由600kg/m3硫酸钡混悬液调制的稀流质、浓流质、糊状食团,每位受试者共进行6次吞咽。由两名分析者分别对所采集的吞咽造影视频进行间隔时间为4周的2次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口腔运送时间、软腭上抬时间、舌骨位移时间、喉关闭时间、环咽肌开放时间、舌骨向前位移、舌骨向上位移、环咽肌开放幅度及咽腔收缩率。 结果不同参数之间信度存在差异,除两名分析者测得的舌骨向前位移(HAM)及向上位移(HSM)的内测信度为0.41~0.60,信度欠佳,以及间测信度为0.61~0.80,信度中等外,其余参数信度均较好。 结论自主开发的吞咽造影数字化采集与分析系统信度比较理想,该软件可用于临床吞咽造影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球囊扩张治疗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颏下肌兴奋性的影响及其与吞咽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单侧脑干卒中后上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扩张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治疗,每日2次;扩张组患者在每日1次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吞咽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球囊扩张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终点时记录双侧颏下肌的运动诱发电位(SMEP)、渗漏误吸评分(PAS)、功能性经口进食评分(FOIS)。 结果 重复方差分析提示,组别、时间以及SMEP记录侧的三个因素存在交互作用(F=3.46,P=0.02),两两比较发现,治疗后,2组的患侧SMEP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但仅扩张组患侧SMEP波幅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后,扩张组的FOI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PA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仅患侧SMEP的波幅变化与PAS评分呈正的强相关(r=0.815,P<0.001),与FOIS评分弱相关(r=0.43,P=0.02)。 结论 改良球囊扩张治疗可增强皮质-患侧脑干-吞咽肌通路的兴奋性,并与吞咽安全性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小脑出血后共济失调患者进行康复干预的实效性。方法对1例小脑出血后平衡功能障碍的10岁男孩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进行评估及训练。结果经过22周的平衡训练,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与相关量表评估显示平衡功能显著改善,步态、姿势控制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提高,构音障碍明显改善,患儿可以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结论动态姿势平衡仪能够改善儿童小脑损伤后共济失调所致平衡障碍,有效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吞咽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 方法手足口病后继发脑干脑炎患儿3例和小脑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WHOⅠ)切除术后患儿1例,均留置气管套管,伴吞咽障碍,吞咽造影检查显示环咽肌失迟缓、隐性误吸,经综合评估后佩戴美国产Passy-Muir吞咽说话瓣膜,同时进行球囊扩张术、呼吸训练、感觉刺激及电刺激等综合性吞咽训练。 结果4例患儿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后,恢复说话功能,经平均(36.50±35.63)d的综合性吞咽训练,4例患儿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最终拔除气管套管和鼻饲管,完全经口进食。 结论气管切开后伴吞咽障碍、发音不能患儿佩戴吞咽说话瓣膜后结合吞咽训练可减少误吸,改善环咽肌开放程度,恢复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10.
Wernicke失语与传导性失语在失语症分类中均属流畅性失语,其鉴别对言语治疗及判定预后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工作中发现1例Wernicke失语患者恢复期表现出传导性失语的特点,以致诊断错误。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仅与1992年一篇文献结果一致,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48岁。干部,右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