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篇
  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ISETI模型联合康复新液在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压力性损伤(P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且压力性损伤风险等级为高危,共77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科常规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试验组采用PISETI模型(患者-信息-标识-环境-团队合作-家属模型)联合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患者院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例数、院外带入PI及院内发生PI创面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院内PI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院外带入PI及院内发生PI创面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压力性损伤中联合使用PISETI模型和康复新液,可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加快压力性损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评分表及其干预措施表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中,分析评价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至06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患者32例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选取2021年07月至12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患者33例为实验组,该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即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将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评分表及其干预措施表应用于肠内营养中,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评分表及其干预措施表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以便早期发现、分析并干预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从而避免或降低肠内营养胃肠道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危害,加速患者的早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辅助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序号为奇数序号者为对照组,偶数序号者为观察组,每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对照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并随访2年。观察2组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VEGF及其受体表达;统计2组治疗及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R为75.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 25%(P 0. 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6. 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 25%(P 0. 05)。治疗后2组吞咽困难、泛吐痰涎、腹痛腹泻及四肢困乏等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VEGF及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及随访中观察组呕吐、白细胞下降、放射性食管炎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辅助放化疗可显著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VEGF及其受体表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丁彩云  丁磊  龚慧慧  瞿丹丹  陈露露 《全科护理》2021,19(26):3726-3729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翻转课堂与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胰岛素注射综合模拟实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015级5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级分为观察组56人和对照组55人.两组学生由相同教师教授,采用相同的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均在护理实训室上课,采用标准化用物.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病人、翻转课堂与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基本掌握了胰岛素笔注射技术.观察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分别为(90.29±4.69)分、(90.45±3.29)分,高于对照组的(84.87±4.88)分、(80.20±4.81)分(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翻转课堂与模拟临床情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胰岛素注射综合模拟实训中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邻近骶髂关节的骨原发恶性肿瘤跨关节侵犯的MRI表现,比较不同部位、病理类型和分级的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的发生率及侵犯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 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3例邻近骶髂关节的髂骨(69例)和骶骨(24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男60例,女33例,年龄4 ~ 74岁,平均32岁,包括普通型骨肉瘤29例,尤文肉瘤16例,中央型软骨肉瘤35例,脊索瘤13例.按病理恶性程度分为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组和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组.跨骶髂关节侵犯分为经韧带连结、经关节软骨和经关节周围三种方式,多种方式并存出现者按每种方式分别计数1次.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邻近骶髂关节的骨原发恶性肿瘤跨骶髂关节侵犯27例,包括骨肉瘤15例(51.7%),尤文肉瘤7例(43.8%),软骨肉瘤4例(11.4%)和脊索瘤1例(7.7%).髂骨和骶骨原发恶性骨肿瘤跨关节侵犯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1.06,P>0.05).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组和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组间跨关节侵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16.68,P <0.01).27例肿瘤经韧带连结25次、经关节软骨13次和经关节周围5次方式跨骶髂关节侵犯,此三种侵犯方式的几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组与恶性程度较低肿瘤组间的三种方式跨关节侵犯的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显示邻近骶髂关节的骨肿瘤跨关节侵犯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邻近骶髂关节的髂骨和骶骨原发恶性骨肿瘤跨骶髂关节侵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普通型骨肉瘤和尤文肉瘤跨骶髂关节侵犯率明显高于恶性程度较低的中央型软骨肉瘤和脊索瘤.骨肿瘤多经韧带连结跨关节侵犯,其跨关节侵犯方式与肿瘤恶性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开颅术联合血肿腔局部去甲肾上腺素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中血肿腔局部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灌注,而对照组给予单纯小骨窗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比60.5%)(P0.01);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比15.8%)(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比21.1%)(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能显著提高疗效,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高不良事件正解情景剧模式在血透室护理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血透室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71例患者诊疗护理过程,统计双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原因,之后对护理人员展开正解情景剧模式安全培训。后随机抽选2019年4~12月培训后血透室收治71例患者展开调查,记录双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工作人员对安全培训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培训前比较差异。结果:培训后双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血透室护理人员对安全培训管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双高不良事件正解情景剧模式应用于血透室护理安全培训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及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降低患者双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医患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丁磊 《大众健康》2016,(3):58-59
世卫组织呼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改变医生和消费者使用抗生素的方式,否则,全世界可能会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以治疗的普通感染和小伤将再次变得致命”. 抗生素究竟是什么 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包含了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等等,抑制消灭这些“坏蛋”的药物,统称为抗感染药物.其中老百姓最常言的抗菌药就是抗感染药物中的一部分.而在广泛的报道用语中,常会使用抗生素一词,抗生素的科学定义是指某些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等自然产生的对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具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了,可谓自然天成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东省4~6岁儿童电子屏幕暴露现况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干预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设备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9-10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山东省5市共20所幼儿园的儿童,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及屏幕暴露相关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屏幕时间≥1 h的影响因素。结果 山东省4~6岁儿童工作日屏幕时间低于周末[(1.40±1.48) h vs (1.88±1.3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11,P<0.05)。男童与女童日平均屏幕时间分别为(1.57±1.37) h、(1.50±1.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5,P=0.203)。多因素分析显示生后4月内中等比例母乳喂养、家长允许儿童使用电子设备、母亲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家长经常对儿童屏幕内容限制频率为偶尔/有时/经常、家长每日屏幕时间长、儿童睡前屏幕时间长是儿童日平均屏幕时间≥1 h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426(1.087~1.966)、3.806(1.904~7.608)、2.692(1.397~5.188)、1.929(1.326~2.807)、2.165(1.611~2.911)、1.484(1.167~1.887)、1.069(1.033~1.107)、2.183(1.740~2.740)。结论 过度屏幕暴露在4~6岁儿童中普遍存在,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儿童的屏幕时间应给予科学干预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