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乙肝病人服用拉米夫定的教育指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肝病人的教育指导内容及方式,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方法对护士进行有关服用拉米夫定知识的培训;对病人采用个案和集中的方式进行教育指导;发放拉米夫定教育指导内容测试问卷;建立拉米夫定用药监测和随访记录表。结果所有病人了解用药相关知识,能定期监测和随访,未出现擅自停药现象。结论护理人员对慢性乙肝病人进行系统的教育指导,并注重心理护理,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激素救治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百草枯 (paraquat,PQ)为触杀类除草剂 ,中毒后因无特效解毒药 ,常规治疗效果极差 ,临床死亡率高达 75 % ,我科自1996年 7月以来 ,共收治百草枯中毒 2 7例 ,于 1997年 2月 ,在常规治疗不变的情况下 ,早期加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百草枯中毒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0例 ,女 17例。年龄 16~ 36岁 ;均为口服中毒 ;剂量 <10ml为 3例 ,10~ 30ml的 18例 ,剂量 >5 0ml的 6例 ,从服毒至抢救的间隔时间 2~ 10小时。1 2 治疗 共收治百草枯中毒 2 7例 ,其中 7例未接受激素治疗 ,6例未接受早… 相似文献
3.
足浴联合足部按摩预防术后腹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应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预防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患者60例,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于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每天1次,连续3~5d;对照组则接受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应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的比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2.50,4.80,7.34,P均<0.05),实验组术后腹胀发生率及使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的比率差异也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32.27,21.60,P均<0.05),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足浴联合足部按摩能有效地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发现有机磷化合物对胆碱酯酶(ChE)具有抑制作用以来,人们试图通过监测ChE活性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临床研究认为,慢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hE活性变化与临床症状轻重之间不一致〔1〕,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h... 相似文献
5.
6.
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全胃切除早期胃肠吻合口处未完全愈合,处于水肿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经口进食会加重胃肠负担,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1] 。因此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十分重要。1999年10月至2 0 0 2年4月,我们为6 相似文献
7.
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对30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进行了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探讨氟乙酰胺中毒后血清酶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30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男12例,女...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过去认为脑出血的再次发生率很低 ,大概为 1 .8%~5.3% ,但缺乏有关再次脑出血发生情况的详细资料。本研究对脑出血再次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54例 ,男 34例 ,女 2 0例 ,年龄 30~ 87岁 ,有高血压病史 51例 ,无高血压病史 3例 ,有糖尿病史者 1 3例 ,有高脂血症 2 4例 ,有心肌肥厚 1 6例 ,平日嗜烟酒者 1 1例 ,出血量1 0 ml以下者 5例 ,1 0~ 30 ml者 1 7例 ,30 ml以上者 36例。1 .2 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出血 41例 ,脑干出血 5例 ,大脑半球出血 3例 ,小脑出血 3例 ,脑室出血 2例。其中发生在同… 相似文献
9.
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氟乙酸胺中毒后血清酶CK、CK-MB、GOT、LDH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30例氟乙酸胺中毒患者进行了酶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30例氟乙酸胺中毒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52岁。儿童21例,均为误食中毒;成人9例,误食中毒5例,自杀中毒4例。中毒程度[1]:轻度中毒12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8例。对照组25例为正常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5~48岁,其年龄分布与中毒组相当。两组均排除心肌病、心肌梗死、急慢性肝病及慢性病。1.2方法3… 相似文献
10.
组织芯片检测大肠癌中NOS、HIF-1α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iNOS、eNOS和HIF-1α在大肠癌和非肿瘤性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取大肠癌和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各80例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NOSe、NOS、HIF-1α的表达。结果iNOSe、NOS和HIF-1α在大肠癌和非肿瘤性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iNOS、HIF-1α阳性组的MVD分别高于各自的阴性组(P<0.05);iNOS的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关(P<0.01);HIF-1α的表达与浸润深度、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检测iNOS、HIF-1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