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路氏润燥汤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眼干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治疗组予中药路氏润燥汤,对照组予硫酸羟氯喹,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眼干症状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泪液及免疫、炎性指标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眼干症状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眼干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墨试验、血清ANA、SSA、SSB、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氏润燥汤对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眼干症状改善明显,对泪液分泌、免疫及炎性指标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蛋白磷酸酶4(protein phosphatase 4,PP4)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JNK磷酸化中的作用.方法 TNF-α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免疫印迹检测JNK磷酸化水平和PP4表达水平,免疫沉淀结合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析PP4活性变化.构建PP4磷酸酶活性缺失突变体 PP4-RL,转染HepG2细胞,经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FLAG-PP4-RL的克隆,进一步观察PP4对TNF-α诱导的JN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TNF-α处理后迅速引起HepG2细胞JNK的磷酸化,在20 min时达到峰值.PP4的表达在TNF-α处理后60 min内没有显著变化,但活性迅速增强,在20 min时达到峰值.在稳定表达FLAG-PP4-RL的HepG2细胞中,TNF-α诱导的JNK磷酸化被PP4-RL阻断.结论 TNF-α通过激活蛋白磷酸酶4调节HepG2细胞中JNK磷酸化.  相似文献   
3.
焦娟  赵满仓  魏文青  刘晶  张艳  付瑶 《河北医药》2010,32(3):264-266
目的制备抗人载脂蛋白A5(ApoA5)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并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合成的人ApoA5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McAb,并对抗体的效价、特异性、亚类及位点进行了测定,建立了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了正常对照组(145例)和冠心病组(68例)血清中ApoA5的含量。结果获得了5个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且均为IgG2a型。腹水效价达到1.6×10^5。冠心病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po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和ApoA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poA5与HDL-C、ApoA1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和0.63,P〈0.05),与TC、TG、LDL-C、ApoB呈负相关(r分别为-0.69、-0.63、和-0.59,P〈0.05)。结论ApoA5参与脂质代谢,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文青  刘晶  张艳  焦娟  付瑶  赵满仓 《河北医药》2010,32(21):2969-2971
目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加入低密度脂蛋白(LDL)建立细胞损伤模型,观察脂联素(APN)对模型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对照组、LDL损伤组、APN预处理组和APN干预组内皮细胞(EC)的形态改变,测定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和6-酮前列腺(6-keto-PGF1)的含量变化,测定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细胞对照组比较,LDL损伤组的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释放明显增高,NO、NOS和6-keto-PGF1合成明显降低(P〈0.01);而APN预处理组和干预组能明显降低LDH释放,促进NO、NOS和6-keto-PGF1合成(P〈0.01)。结论 APN对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拮抗LDL对EC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154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常用1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临床常规化疗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TT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可行的体外药敏实验方法,可为肿瘤患者化疗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MTT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MTT法肿瘤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进行选择,旨在建立一种MTT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方法:MTT法测定K562细胞对抗癌药卡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实验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每孔K562细胞数为5×10^3(浓度为5×10^4个/ml)、药物作用时间48h、MTT20μl作用6h、单波长570nm处测OD值时,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较高,实验效果较好。结论:规范化的MTT肿瘤药敏试验可以为临床医师开展和实现化疗个体化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的影响因素,旨在建屯一种MTT法抗肿瘤药敏试验的规范化流程.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与紫杉醇的敏感性,同时优化选择培养时间与MTT孵育时间.结果:在每孔PBMC为4.0×104(浓度为4.0×105/mL)、药物作用时间48h、MTT 20 μL作用6 h、单波长570 nm处测OD值时,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较高,试验效果较好.结论:规范化的MTT法体外抗肿瘤药敏试验为临床医生开展和实现个性化化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药、中西药结合、西药三种治疗方案治疗湿热瘀阻证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远期疗效、安全性及各方案的优势与不足,探寻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队列试验研究,将78例湿热瘀阻证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9例和中药加甲氨蝶呤组39例,并与单用甲氨蝶呤组25例进行队列研究,疗程6个月。结果在疾病疗效方面中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西药组相对较差;疾病活动度改善方面,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均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对ESR的改善效果较好,其中对CRP的改善,中西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且起效最快;药物安全性方面,中药组较中西药组及西药组更为安全。结论中药治疗方案治疗活动期RA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地改善活动期病情,而治疗早期根据病情需要亦可酌情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联合治疗,以尽早控制活动期症状,但治疗第3个月后单纯应用中药也可很好地缓解活动期RA症状,与联合应用西药M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抗β_(1-42)淀粉样蛋白(Aβ_(1-42))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用合成的Aβ_(1-42)偶联血蓝蛋白(KLH)制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Aβ_(1-42)单克隆抗体,并对抗体的免疫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从24个阳性孔中筛选出6株特异性好效价高的细胞株,命名B_(1~6),其中B_2、B_3、B_4、B_6属于IgG2a亚型,而B_1、B_5属于IgG2b亚型.测得相对亲和力B_6相似文献   
10.
姜泉  曹炜  唐晓颇  焦娟 《北京中医药》2009,28(4):259-262
目的 评价1993年以来全球已发表的关于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收集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4.2.5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检出相关文献1 496篇,剔除不同数据库的相同文献后剩余1 257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9篇,剔除随机方法不正确的试验1篇、按病人就诊顺序或病历号的奇偶分组的试验8篇、按患者或医生意愿分组的试验9篇、无法联系到原作者11篇,将其全部列入待评价文献中,最终纳入的随机方法正确的文献10篇.此10项研究中,除了1项研究质量评为A级,3项研究评为B级以外,其余6个试验存在偏倚的可能性均很大,则被评为C级.结论 近年来,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的临床研究虽日益增加,但临床试验的设计仍存在较大问题,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