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对分层培训的需求,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手术室护士分层级培训。方法对手术室38名护士进行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医护讲课满意度、授课效果、培训形式及各层级培训的意愿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N3护士需要专科知识和技能调查中,N1护士为41.2%,N2护士为33.3%,N3及以上为8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9, P<0.05)。在N1护士需要职业素质培训调查中N1护士为64.7%,N2护士为44.4%,N3及以上为10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7,P<0.05)。19.2%的护士愿意进行笔试考试,愿意在实际操作中考核者占53.8%。结论应加大手术室护士各层级有针对性培训的比例,培训内容可适应添加手术室建筑与管理相关知识、风险管理、各专科知识、科研培训以及心理学、营养学、职业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在安排培训时,可以减少N1护士的培训,加大N2及N3以上护士的培训;考核教学效果的方式应根据不同等级护士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例,剖腹产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经积极救治,患者转危为安,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宫颈糜烂是广大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生因素多种多样。为有效防治子宫颈糜烂的发生,本文利用贷山县1998年妇女病普查资料,对481子宫颈糜烂发生因素进行初步分析。资料与方法1.对象:岱山县妇幼保健所于1998年6月对该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已婚妇女进行一次以防癌为中心的妇女病普查。应查人数2134人,实查人数1279人,检查覆盖率59.93%,查出宫颈糜烂481例,宫颈糜烂患病率37.61%,其中宫颈Ⅰ°糜烂392例,占81.50%,Ⅱ°糜烂83例,占17.26%,Ⅲ°糜烂6例,占1.25%。受检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67岁,平均37.65岁。  相似文献   
4.
弱视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小于等于0.8且不能矫正者称为弱视[1]。弱视治疗周期长,难以在医院进行长时间的集中治疗,以家庭治疗为主。本文就此对我科2012年1月12月门诊中的200例在家中实施弱视治疗的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效果显著,具体报导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2年1月12月的弱视患儿共  相似文献   
5.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由De Quervain1904年首先报告,因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体征,极易误诊。本文收集自2009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我科误诊误治为急性牙髓炎(AP)病例13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0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9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误诊情况7例因"单侧牙痛"就诊于我科,专科检查发现患侧下第一双尖牙牙颈部楔状缺损,冷热刺激痛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985年1月到1990年4月新生儿硬肿症98例,病死率13.27%。临床分组及发病因素依次为围产缺氧(41.84%)、寒冷(31.63%)、感染(26.53%)。总结了围产缺氧所致硬肿症的临床特点:(1) 发病早(<3天),(2) 硬肿范围<30%占绝大多数,(3) 低氧血症者占77.7%,(4) 体温多数在35~36℃(占总病例数56.67%),(5) 早产儿发病率高于足月儿,(6) 预后较好,病死率低。加强产、儿科合作,预防围产缺氧,提高复苏成功率,做好保暖工作及预防和控制感染,是预防硬肿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myc族癌基因扩增情况。在33例中检测出5例有myc癌基因扩增,说明在非小细胞肺癌中myc族癌基因扩增的频率较低。其中1例为腺癌复发患者,提示c-myc扩增可能同癌复发相关。同时还发现另外一条带,可能是myc族的新成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低出生体重儿血锌值及其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梅 《中华儿科杂志》1997,35(4):206-208
为了比较52例低出生体重儿血锌值,生后每月随访外周血锌至9个月,将调查对象分为3组,根据简易AAS测定方法,将经过特殊处理的标本采用SAS/72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锌值。结果:低出生体重儿脐血红细胞锌。外周血锌值均低于正常足月儿;低出生体重儿母亲血红细胞锌值低于正常足月儿母亲。对低出生体重儿9个月的随访表明,其外周血锌值仍处在低水平。提示:锌能影响胎儿宫内生长,低出生体重儿应补充足量的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并发颈胸部皮下气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67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并发23例皮下气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皮下气肿的原因及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3例发生皮下气肿,发生率34.3%,轻度皮下气肿16例,24h内停止发展,1周内自动消退;严重的皮下气肿7例,经拆除气管切口部分缝线,症状逐渐得以缓解,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有很多原因可导致皮下气肿的发生,必须加强管理意识,积极预防,减少皮下气肿发生的原因及诱因,术后密切观察,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