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5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6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检测双特异性磷酸酶10(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0,DUSP10)和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BZW1抗体(basic leucine zipper and W2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BZW1)分子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结果,初步探讨它们在卵巢浆液性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 法)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肿瘤)和人正常输卵管组织中 DUSP10和 BZW1分子的表达以及定位情况。结果:检测结果表明 DUSP10和 BZW1分子在人卵巢上皮性良、恶性肿瘤和人正常输卵管组织中均有表达,DUSP10在卵巢浆液性腺癌、卵巢浆液性腺瘤和正常输卵管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5%、86.9%和100%(P <0.0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DUSP10阳性表达率临床晚期高于早期(97.1% vs 92.1%,P <0.01);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5.7%和96.9%(P<0.01)。而 BZW1在这三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47.8%和77.7%(P <0.01)。在腺癌组织中,BZW1阳性表达率临床晚期低于早期(48.6% vs 65.8%,P <0.01);在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4%、52.4%和66.7%(P <0.01)。结论:DUSP10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临床分期的早期阳性表达率低于晚期,表达差异显著,说明 DUSP10在卵巢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样,BZW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说明 BZW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起到了类似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锻炼主要是以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训练为主.功能训练的疗效机制是:通过功能训练改善膝关节滑膜、软骨代谢,减轻膝关节的炎症、肿胀、疼痛,并且能促进其再生和修复,增强肌肉力量,增加关节稳定性,保护和恢复关节的形态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HL-60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寻找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以AML细胞株HL-60为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学、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周期和细胞因子表达,以及应用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来研究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HL-60细胞高表达CD44;A3D8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HL-60细胞生长。A3D8使HL-60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CD11b、CD14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增高,细胞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减小,核染色质聚集,NBT还原实验阴性,细胞表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呈现向单核细胞系方向分化。结论 A3D8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单核系细胞分化,CD44有可能成为AML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尿浊,指小便混浊不清(其色或赤或白),状如米泔,排尿时并无淋漓涩痛为主要特征的症证。根据小便混浊的颜色区别为两类:色白者,为白浊;色赤者,为赤浊。或将二者合称为赤白浊。现代医学的乳糜尿、磷酸盐及泌尿系统炎症、结核、肿瘤表现以小便混浊,白如泔浆为主要症状者,多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糖尿病(DM)大鼠不同阶段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同工酶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TZ—DM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2周、4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潮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胰岛素明显抑制了2周、4周组DM大鼠肾小球PKCα的表达以及4周组DM大鼠PKCβⅡ的表达;PKCβⅠ、ε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胰岛素对DM大鼠不同阶段肾小球PKC各同工酶表达变化的影响不同。胰岛素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多糖铁复合物对慢性肾衰贫血患者的补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贫血患者铁缺乏的发生情况 ,比较多糖铁复合物 (PIC)与硫酸亚铁对CRF贫血铁缺乏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CRF贫血伴铁缺乏的患者 3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分别予PIC 30 0mg/d与硫酸亚铁 90 0mg/d治疗 8周。所有入选患者均皮下注射EPO 30 0 0U ,每周 2次 ,治疗 8周复查RBC ,Hb ,HCT ,SF和TS ,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PIC组的患者在 8周内能有效改善CRF贫血患者的铁缺乏 :状态 ,总有效率 94 .74 % ,优于硫酸亚铁组(总有效率 83.33% ) (P <0 .0 1) ;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硫酸亚铁对照组。结论 CRF贫血患者铁缺乏的发生率高。PIC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补铁制剂。  相似文献   
7.
姚丽  陈元国 《上海医药》2003,24(4):183-184
目的:研究尼扎替丁中间体N,N-二甲胺基硫代乙酰胺的合成,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硫氢化钠为催化剂,硫化氢气体直接通入原料N,N-二甲胺基乙腈中反应,然后通过过滤,减压蒸馏得粗品,用异丙醇重结晶得成品,结果:控制反应温度约50℃,通入硫化氢气体反应6小时。结论:该合成方法为N,N-二甲胺基硫代乙酰胺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6月~1998年8月,我科采用自制中立位板与克氏针复合固定治疗前臂骨折68例,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早期尿Ⅳ型胶原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Col Ⅳ)水平,并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比较,以探讨尿ColⅣ检测在DN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强的松龙与维生素B_(12)同时局部注射治疗扁平苔藓60例,其效果优于单独注射强的松龙,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文共选择120例扁平苔藓患者,40岁以下54例,40岁以上66例;男89例,女31例。有粘膜糜烂者58例。病变位于颊粘膜46例、唇粘膜15例,双侧颊粘膜及龈粘膜22例、颊及额粘膜18例;累及前庭沟及舌后缘14例,远中磨牙后5例。病程半个月至20年。全部为单发。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 方法:试验组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按1:1比例抽取强的松龙与2%利多卡因,用2%碘酒消毒病灶及其周围粘膜,75%酒精脱碘。于病灶周围正常粘膜处进针,边推药边进针(进针尽量表浅);以同样方法于同一病灶内注射维生素B_(12)。用药量视病灶大小而定,利多卡因一般5ml。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强的松龙。两组均每3天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疗效观察标准:粘膜恢复正常为痊愈;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消失,如病变范围明显缩小、网纹丘疹斑块明显减轻为有效;粘膜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