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34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寻找治疗Graves眼病较为有效的方法 ,研究联合应用眶内局部放疗与长效糖皮质激素球后注射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本科住院治疗的Graves眼病患者 5 2例 90眼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 (糖皮质激素球后注射治疗 +眶内放疗 ) 2 6例 4 6眼 ,对照组 (糖皮质激素球后注射治疗 ) 2 6例 4 4眼。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患眼的眼球突出度与睑裂宽度并观察症状及眼征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睑裂宽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度及睑裂宽度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5 )。同时 ,联合治疗组眼球突出度及睑裂宽度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均P <0 .0 5 )。联合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 96 .2 % ,对照组症状改善率为 84 .6 %。【结论】联合应用眶内局部放疗与长效糖皮质激素球后注射治疗Graves眼病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进行。选取1999/2003在本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降血糖+抗感染+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局部换药)16例,对照组(降血糖+抗感染)1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过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治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62%)(χ2=4.96,P<0.05);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创面愈合时间犤(29.34±1.46)d犦明显比对照组犤(38.23±2.87)d犦缩短(t=11.06,P<0.05)。两组均无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应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住院创伤病人的顺位与统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1995~ 1997年全军医院住院创伤病人顺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根据 1995~ 1997年全军医院住院创伤病人共 1396 5 2人次病历首页统计数据。其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 9,将创伤编码 80 0 90 0重新分为 2 4类疾病 ,按疾病发生率的多少 ,顺位排列出前 10位病种。分别是 :颅内损伤 (不包括各颅骨骨折 )、下肢骨折、烧伤、头、颈和躯干的开放性外伤、上肢骨折、完整皮肤表面的挫伤、上肢开放性外伤、颈和躯干骨折、头颅骨折、其他。2 结 果2 1 一般特征 年龄 :划分 9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处理 (表1)。… 相似文献
4.
5.
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血清急性期蛋白浓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急性期蛋白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纳入本研究2型糖尿病组68例,正常对照组33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2例)、微量清蛋白尿组(36例)。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A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蛋白尿组血清急性期蛋白(CRP、α1-AAG、Fib)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清蛋白尿组DM患者血清急性期蛋白较其他2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MA组与NA组比较CRP、α1-AAG、Fib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急性期蛋白浓度随UAER的增加而增加。(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UAER与3种急性期蛋白CRP、α1-AAG、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急性期反应,而且急性期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8.
几乎所有的终末期肾病(ESRD)均存在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SHP:[,)和肾性骨病,透析疗法不能改善其发生发展。本文对我院1994年以来的12例(3888例次)无醋酸盐血液透析(AFHD)和IO例(3240例次)重碳酸盐血液透析·(BHD)患者的甲状旁腺素(i-ITIH)。钙磷代谢、骨钙素、碱性磷酸酶(AKP)及X线手指骨纸包片骨膜下骨吸收(SIDA)等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l$床资料与方法本组22例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ESI{:D患者,透析指证一致。其中12例作AFHD(以下称A组),10例作BHD(以下称B组… 相似文献
9.
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时加服二甲双胍治疗,在随访24周的过程中,监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血乳酸及血脂,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结果:治疗后4周空腹血糖(7.6±1.9)mmol/Lvs(9.8±2.2)mmol/L,P<0.01、糖化血红蛋白(11.3±2.6)%vs(13.6±2.5)%,P<0.01显著下降;服药12周后LDL(2.3±0.8)mmol/Lvs(2.8±0.9)mmol/L,P<0.01、TG(3.0±1.1)mmol/Lvs(3.6±1.2)mmol/L,P<0.01显著下降;服药24周HDL升高(0.89±0.08)mmol/Lvs(0.85±0.08)mmol/L,P<0.01,但血胰岛素(16.7±3.6)mmol/Lvs(18.2±4.1)mmol/L,P>0.05、血乳酸(1.6±0.5)mmol/Lvs(1.4±0.5)mmol/L,P>0.05无显著变化。23.8%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与腹泻,但症状轻微且短暂。结论:二甲双胍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因子(LA)、生物学假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BFP-ST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还探讨了前列环素(PGI_2)和血栓素(TXA_2)在ACA的致病机理中的作用和它们的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检测了42例SLE患者和36例正常人血清标本的IgG、IgM、IgA型ACA。发现ACA在SLE病例中的阳性率为54.7%。其中IgG的阳性率为45.2%,IgM为38.1%,IgA为11.9%。LA在SLE病例中的阳性率为9.5%,BFP-STS的阳性率为4.7%。结果提示:在SLE病例中,IgM和IgA型ACA与血栓有显著关系。ACA还与SLE病例的活动性、血小板减少有显著关系。但ACA与习惯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