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者进行BAEP检查 ,并以 5 0名正常健康受试者作对照。结果 :12 6例中BAEP异常 90例 ,异常率 71 4 %。其表现分为二组 :①内耳型组 37例 ,可见Ⅰ波消失或Ⅰ波和其后各波均消失 ,或Ⅰ波潜伏期 (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 ,同时Ⅰ波至Ⅴ波峰间期 (IPL)延长 ;②脑干型组 5 3例 ,表现为Ⅰ波正常 ,Ⅲ波或Ⅴ波PL延长或波形消失 ,Ⅲ—Ⅴ、Ⅰ—ⅢIPL延长 ,Ⅴ /Ⅰ波幅比小于 0 5及双侧Ⅴ波PL侧间差 >0 4ms。结论 :BAEP对于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亚专科分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组骨科亚专科将手术室分成运动医学组、关节组、创伤组、脊柱组,与骨科医疗组捆绑结合,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行护士长-亚专科组长-组员三级管理体系,并观察实施前后首台开台时间、接台时间,护士亚专科知识考核成绩和医生、护士、患者满意情况。结果实行医护一体化骨科亚专科分组管理后,首台开台时间、接台时间显著缩短,护士亚专科知识考核合格率、医护患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手术室医护一体化骨科亚专科分组管理,有效缩短首台开台时间及接台时间,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有利于培养手术室护士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汉波  付飞  池晖  阳前军  刘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704-2705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及文拉法辛治疗12周.治疗前后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显效率为90%,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8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米氮平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见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文拉法辛少而轻微,服用安全、简便,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抗抑郁药使用.  相似文献   
4.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早期、规范介入康复治疗,仍有许多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还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或遗留严重异常步态,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造成巨大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调控、头针等以大脑为靶点的中枢干预技术,以及协同功能性电刺激(FES)、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等以肢体为靶点的外周干预技术。虽然中枢干预与外周干预刺激靶点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将有效的中枢干预技术与外周干预技术联合应用比单一中枢或外周治疗的效果更好。国内学者将这种模式称为"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该技术根据协同部位不同可分为脑-上肢协同治疗模式和脑-下肢协同治疗模式;根据协同顺序的不同,又可分为脑-肢体同步治疗模式和脑-肢体非同步治疗模式,其中非同步治疗模式又可分为先大脑刺激后肢体刺激模式和先肢体刺激后大脑刺激模式。目前,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在临床中被普遍应用和研究。由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安全性高、设备携带方便、后延效应时间长等优势,被广泛与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协同应用。但由于参与协同的下肢康复技术种类不同以及协同治疗顺序的不一致,tDCS协同下肢康复治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不同治疗参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协同不同的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及不同脑-肢体协同治疗顺序,在脑卒中偏瘫下肢康复中的应用模式作一综述,并探讨影响协同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可能有效的协同治疗模式,旨在为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同步基于正常行走模式的下肢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层后随机分成3组:t DCS组(n=22)、FES组(n=22)、同步组(n=22)。t DCS组给予头部t DCS治疗同步下肢安慰FES治疗;FES组给予头部安慰t DCS治疗同步下肢FES治疗;同步组给予头部t DCS治疗同步下肢FES治疗。治疗20min/次、1次/d、连续治疗12d。在治疗前(T0)、治疗6次(T1)及治疗12次(T2)后分别采用下列量表评估: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分(PAS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评定结果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2次后,三组患者的BBS、TUGT、MBI(下肢)及FES组和同步组的PASS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变化率比较,治疗12次后三组患者FMA-L、BBS、TUGT、MBI(下肢)及FES组和同步组的PASS的变化率,较治疗6次时变化率差异均有显著性。t DCS组与FES组比较,MBI(下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步组与t DCS组比较,PASS、MBI(下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步组与FES组比较BBS变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t DCS同步FES的治疗在部分评估指标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用t DCS或单用FES治疗。  相似文献   
6.
婴儿型脊肌萎缩症(SMA-Ⅰ)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0,病变以累及脊髓(主要是颈、腰膨大的前角细胞)的运动神经元,也可以有Ⅴ、Ⅶ核的变性,前根和周围神经也可累及.本病的死亡率、病残率相当高,预后极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国外Brandt(1950)对此病进行了探讨,国内报道病例不多.Gilliam及Melki(1990)发现SMA-Ⅰ的基因(又称为幸存运动神经元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可能定位于5q13区,近来研究表明,约98.6%的SMA-Ⅰ患儿发病与该基因的缺失突变有关.现将中山一院确诊的4例有阳性家族史的患儿及其家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我院2000-02~2002-04期间97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97例,男52例,女45例,年龄43~84(65.3±7.6)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标准.具有伴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心肌肥厚及住院期间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洋地黄类药物病例不入选.对照组:选健康成人,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80(54.2±6.3)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心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按《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组在心肺复苏早期使用UK20万U,30 min内静脉泵入,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观察两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存活>24h及存活30 d情况,观察两组是否有出血或因出血致死情况.结果 对照组ROSC率为34.4%(11/32),治疗组为62.5% (20/32),两组ROSC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存活>24h率为15.6%(5/32),治疗组为40.6%(13/32),两组存活>24h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存活30 d率为6.2%(2/32),治疗组为25.0% (8/32),两组存活30d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未出现皮下出血或其他脏器出血情况,治疗组有1例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部位出现皮下局限性淤血.治疗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肺复苏中使用小剂量UK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为脑损伤后肩关节半脱位的防治设计一款新型矫形器。 方法: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和打印一套防治肩关节半脱位的新型矫形器——肘前臂托,并将此肘前臂托与传统的肩吊带应用于脑卒中后伴有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设计方法,对患者分别佩戴肘前臂托与传统的肩吊带,并分别在佩戴前、佩戴后即刻以及佩戴后30min拍摄半脱位肩关节坐位下的正位X线片,测量X片肩峰下缘至肱骨头中心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比较这2种矫形器对肩关节半脱位的复位效果。 结果:对于脑卒中后出现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佩戴这2种矫形器后的即刻均可以达到复位目的,30min后传统肩吊带的复位作用明显减弱,佩戴肘前臂托的复位仍然有效。肘前臂托支撑稳定,持续时间长,佩戴舒适。 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研制的此款肘前臂托设计可行,测试效果好,为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自身随机交叉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和比较基于3D打印的肘前臂托(3D法)和传统肩吊带(传统法)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GHS)的即时复位效果。方法选取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卒中后偏瘫伴GHS患者, 依次进行2个阶段的佩戴矫形器治疗, 每个阶段随机佩戴肘前臂托和传统肩吊带, 30 min/次, 2个阶段间隔24 h。所有患者检查6次肩关节X线正位片(分别是佩戴前健侧和患侧以及患侧2种矫形器每次佩戴即刻和佩戴30 min后), 分别测量肩峰下缘至肱骨头中心的垂直距离(VD)和水平距离(HD)。2次佩戴结束后, 对2种矫形器患者和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患者佩戴即刻和佩戴30 min后与同一方法佩戴前比较, VD和HD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3D法的VD改善更加明显(P<0.01)。VD和HD在佩戴即刻和佩戴30 min后, 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受试者对肘前臂托(3D法)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基于3D打印的肘前臂托和传统肩吊带对GHS都具有即时复位效果, 但肘前臂托复位效果更明显, 患者及其家属的使用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