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国9~18岁汉族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状况,并探索睡眠不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9~18岁汉族中小学生172 197人,将9~12岁儿童每日睡眠时间<9 h、13~18岁青少年<8 h定义为睡眠不足。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群体睡眠时间分布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群体睡眠不足报告率的差异;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睡眠不足报告率随年龄变化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不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 2014年,我国有6.6%的中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6 h,30.8%的学生为6~7 h,26.3%的学生为7~8 h,20.8%的学生为8~9 h,分别有13.8%和1.8%的学生睡眠时间为9~10 h和≥ 10 h。睡眠不足总报告率为77.2%,男、女生分别为75.8%、78.6%。对于各个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的比较,9~11岁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岁女生报告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分别为66.6%、74.1%、93.8%;9~12岁儿童、13~18岁青少年睡眠不足报告率分别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30个省份中,浙江(68.8%)、江苏(66.7%)和陕西(65.2%)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较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平均每日锻炼时间<0.5 h相比,平均每日锻炼时间0.5~1 h(OR=0.72,95% CI:0.69~0.74)、平均每日锻炼时间≥ 1 h(OR=0.46,95% CI:0.44~0.47)为睡眠不足的保护因素;与体育课频率<2次/周相比,体育课频率2次/周(OR=0.82,95% CI:0.78~0.86)、>2次/周(OR=0.65,95% CI:0.62~0.68)为睡眠不足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9~18岁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报告率高,适量体育锻炼和推迟到校时间可能会缓解学生睡眠不足状况。  相似文献   
2.
了解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龋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工作有效进行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共选取3 839名7,9,12,14岁回族和汉族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恒牙龋患、龋失和龋补情况,计算龋患(D)率、龋失(M)率、龋补(F)率、龋失补(DMF)率、龋均,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总体恒牙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分别为19.6%,4.0%,2.0%;回族学生龋患率、龋失率(23.2%,4.9%)略高于汉族(16.9%,3.3%);女生龋患、龋失、龋补率均高于男生;乡村龋患率高于城镇;年龄越大,龋患、龋失、龋补率越高(P值均<0.05).总体龋患牙数构成比为42.0%,回族学生高于汉族(42.4%,29.2%).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牙龋均为0.50,回族龋均(0.6)高于汉族(0.4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性别、年龄、片区及正常、消瘦学生对恒牙龋患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龋防治及治疗状况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需注重回族、乡村、女生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中频电疗仪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8家医疗机构63台中频电疗仪进行为期2个月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横断面调查,同时收集设备情况、维护情况、患者特征、操作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相关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收集调查表3075人次,其中出现中频电疗仪医疗器械不良事件55人次,百分比为1.8%。按损坏或无法使用来进行电极板更换,相比按使用时间更换电极板的风险更高OR=7.383,95%CI:1.661—32.819,P=0.009;对于导电橡胶电极板来说,电极板下不使用衬垫对比使用来讲,风险增加3.966倍,95%CI:1.707—9.215,P=0.001;不配合药物治疗更安全,OR=0.307,95%CI:0.148—0.636,P=0.001。结论:设备情况、维护情况、患者特征、操作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等是中频电疗仪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风险控制建议,提高中频电疗仪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健康作为人一生健康的基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在我国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亟需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青少年健康现状并监测其发展趋势,指导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的实施,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在我国现有健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及其制作过程,不局限于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常见疾病,引入健康的影响因素,突出大健康的概念,对于制定适合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指标体系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了解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s, ADE)的发生情况。方法:2016年9月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等检索词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linicalTrials.gov、Cochrane Library等多个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基本信息、方法学特征、干预特征和ADE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率的Meta分析对各个ADE发生率进行加权合并。结果:最终纳入607篇文献,共包括716个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组。总的ADE发生率为2.6%(95%CI:2.4%~2.9%)。ADE发生率最多的类型是输液/注射部位疼痛,为7.9%(95%CI:4.9%~12.6%);其次是腹胀7.5%(95%CI:1.2%~36.4%);潮红5.7%(95%CI:3.5%~9.4%)。纳入的21个个案报道共计报道ADE 53例,无死亡或后遗症病例,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均症状缓解或恢复正常。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DE发生类型较多,涉及全身多系统,应重视对其ADE的防治。由于文献质量及发表偏倚等问题,所得结论在推广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1991-2014年我国藏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的长期变化趋势,为藏族学生营养不良防控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91、1995、2000、2005、2010和2014共六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使用“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法”判断营养不良,分性别、年龄描述藏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的长期变化规律。结果 1991-2014年间,藏族7~18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中重度营养不良构成比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营养不良率由50.53%下降到26.67%,下降接近了50%,中重度营养不良构成比从20.07%下降至12.09%。1991-2014年间,不同性别和年龄组营养不良率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基本平行。男、女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从49.07%和51.97%下降至24.79%和28.57%,7~9、10~12、13~15、16~18岁营养不良率分别从39.76%、47.83%、59.09%和55.41%下降至20.66%、25.66%、33.55%和27.50%。历年女生营养不良率比男生高2.31~6.22个百分点,低年龄组营养不良率低于高年龄组,中重度营养不良构成比也有类似规律。结论 西藏藏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仍居高位,需进一步加强营养不良防控工作,并以中学生、女生为营养不良控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并评估2005-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的现状以及增长趋势,为近视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0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选择双眼视力检测数据完整的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三次调查纳入的研究对象分别为233 108、215 319和212 743人。分析2005-2014年三次调研中我国汉族学生近视检出的现况以及变化趋势。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2005-2014年汉族学生近视增长速度模型,分析近视增速在城乡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和特点。结果 2005-2014年我国7~18岁汉族学生整体近视检出率逐渐增加,分别为47.5%、55.1%和57.1%,但增速放缓。近视检出增长速度呈“抛物线”形。在青春期前增速随年龄升高,在青春期后随年龄降低。城乡男女生近视检出增长速度在青春期出现“交叉现象”,青春期前近视增长以城市学生为主,在青春期后以乡村学生为主。2005-2014年7~18岁学生近视增长速度峰值年龄不断提前,由2005年的13岁提前至2010年12岁,再到2014年的11岁,增速的峰值保持在7%左右。2005-2014年,小年龄段学生的近视检出增长速度逐渐增高,高年龄段学生增速均逐渐趋于0。结论 我国汉族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检出率较高,且存在近视增速的峰值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宫产与儿童青少年期肥胖的关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宁夏、天津、重庆、辽宁、上海和广东7个省份抽取93所中小学校,选取家长问卷中分娩方式等资料完整的42 758名6~17岁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剖宫产与儿童青少年期肥胖风险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10.5±3.2)岁,剖宫产率为42.3%,其中男生(55.9%)显著高于女生(40.6%)(P<0.001)。剖宫产出生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7.6%)显著高于阴道产者(10.2%)(P<0.001)。与阴道产相比,剖宫产显著增加儿童青少年期肥胖的发生风险(OR=1.72,95% CI:1.63~1.82;P<0.001),在调整性别、城乡、喂养方式、胎数、饮牛奶频率、摄入高能量食物频率、摄入油炸食品频率、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父母亲肥胖、体力活动水平、孕周和出生体重后,该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OR=1.48,95% CI:1.39~1.57;P<0.001)。结论 剖宫产可能显著增加儿童青少年期发生肥胖的风险,应降低我国孕产妇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现状,为学生近视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2016年9-12月开展的全国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资料,选取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46 054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我国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现状。结果 2016年我国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到1 h、1~2 h、2~4 h、>4 h分别占35.3%、39.0%、18.4%、7.3%。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到1 h的报告率:女生(39.3%)高于男生(31.1%),郊县(36.9%)高于城区(34.2%),普通高中(48.5%)>大学(39.8%)>初中(32.6%)>职业高中(31.4%)>小学(27.4%),差片(36.6%)>中片(35.2%)>好片(34.0%),中部(38.8%)>西部(35.2%)>东部(3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每天户外时间不足1 h的报告率随年级变化明显,在高三达到顶峰,与各年级课业负担密切相关,性别差异在初一之后开始变得明显。河北、江西、河南、安徽等省份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1 h的报告率最高,均超过40%,而北京、福建、广东最低,均低于30%。结论 我国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偏低,其中女生、普通高中生户外活动不足情况尤其明显,学生户外活动应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并充分考虑学生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水平与日照暴露时间之间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数据中抽取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7~18岁儿童青少年73 848人,收集各省会城市日照时间、海拔高度等信息.将年平均日照暴露时间分为<1 000,1 000~1 499,1 500~1 999,2 000~2 499,≥2 500 h 5个等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日照暴露与身高的关联程度;计算年龄性别身高Z评分,分析学生身高Z评分随日照暴露等级的变化情况;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不同日照暴露等级与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Z评分和生长迟缓之间的关系.结果 身高与年平均日照暴露时间的相关性随年龄有递增的趋势,男生除10~13岁,女生除7~11岁,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处于第1~4日照暴露等级内,身高Z评分的均值随日照等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第5个等级身高Z评分较第4个等级有所下降,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日照等级高的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检出率较低.多水平分析模型控制学生和地区相关变量之后,与处于第1日照等级的学生相比,第2~5日照等级与身高Z评分均呈正相关(β=0.15~0.17),第3~5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5日照等级与生长迟缓的检出率呈负相关(β值介于-1.66~ 0.52),第3~5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呈现相同趋势.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与日照暴露时间整体呈正相关,年平均日照暴露时间越长的地区对身高的影响越大,该地区学生生长迟缓的发生风险也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