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阿尔茨海默氏病中,淀粉样肽(Aβ)聚集的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具有神经毒性,并且与AD的病理发展过程有关。褪黑激素是一种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其水平随着年龄增加降低,在AD患者中降低尤其明显。这种激素在体内具有对抗Aβ毒性的神经保护特性。将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混合培养,英国科学家发现褪黑激素能对抗由全长的Aβ_(1-40)和部分片段的Aβ_(25-40)和Aβ_(1-28)诱导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死亡的效应。褪黑激素对Aβ所致的纤维化进程没有影响,也没有改变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的钙信号特征,但明显降低了Aβ诱导的活性氧产物的比率并可防止星形胶质细胞的线粒体去极化。因此,在保护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免受Aβ毒性方面,褪黑激素对活性氧物质的清除似乎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尝试用射频消融治疗Ⅰ型房扑获得满意效果[1] ,本文报告 4例射频消融房扑结果 ,并探讨成功消融的双向阻滞定量标志。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 共 4例 ,男女各 2例 ,平均年龄 49岁 (4 3~ 5 2岁 )。房扑病史 1~ 5a ,3例为持续性房扑 ,1例为阵发性房扑 ,发作时伴有心悸、气短或头晕 ,均曾单用或合用 2~3种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终止或预防房扑无效。临床房扑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F波呈负向波 ,V1导联呈正向波 ,均诊断为Ⅰ型房扑。阵发性房扑 1例于 9个月…  相似文献   
3.
原癌基因c-fos在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发现 ,原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 ,而且作为核内信使参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 ,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基本而重要的作用。原癌基因几乎参与信号传递通路的每一环节。在原癌基因的家族中 ,有一类可被第二信使诱导的原癌基因称为即刻早期基因 (immediate earlygene,IEG) [1 ] 。所谓IEG ,是指该类基因能对神经递质、激素、神经冲动等外界刺激引起的传入信息在数分钟内作出反应 ,进行表达。许多IEG可编码特异的DNA结合蛋白 ,后者影响了靶基因的转录速率 ,从而把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注射10 mg/kg R-阿朴吗啡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3在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完成.结合微量透析法,26只Wistar大白鼠急性皮下注射阿朴吗啡10 mg/kg,通过水杨酸钠诱捉法来清除6-羟基多巴胺或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产生的羟自由基.透析液的2,3-双羟基安息香酸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结果:2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6-羟基多巴胺或氧化产物干预2,3-双羟基安息香酸形成,这种显著增加持续到整个试验.6-羟基多巴胺灌注3 h后,仍达基线值(180.9 nmol/L)的350%.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5mmol/L)灌注中,2,3-双羟基安息香酸水平降低和持续增加到基线值(50.8 nmol/L)的160%,显著增加透析液中2,3-双羟基安息香酸水平.结论:急性注射阿朴吗啡,不能清除6-羟基多巴胺或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产生的羟自由基,说明阿朴吗啡神经保护的作用不是通过抗羟自由基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新形势下医院的创新发展之路,主要是围绕深化医院管理创新、加快研究型医院建设,对研究型医院发展模式的内涵解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檗碱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脾脏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84种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小檗碱+LPS组、小檗碱+育亨宾+LPS组、育亨宾+LPS组、小檗碱组、小檗碱+育亨宾组和育亨宾组。分别用蒸馏水、小檗碱(50 mg/kg)、小檗碱+育亨宾(50 mg/kg+2 mg/kg) 和育亨宾(2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3 d,第3 d灌胃1 h后,腹腔注射LPS(20 mg/kg)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 h后,用RT2 ProfilerTM PCR Array分析技术检测小鼠脾脏TLR4信号通路84种基因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小鼠脾脏TLR4信号通路的抑制分子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1、SOCS3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M蛋白的表达。结果: LPS可上调小鼠脾脏TLR4信号转导通路中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包括CXCL10、TNF-α、IL-1α、IL-1β、IL-6、IFN-γ和IFN-β。小檗碱能显著下调下调髓样分化因子(MyD88)依赖信号通路下游TNF-α、IL-1α、IL-1β和IL-6 mRNA的表达,也能MyD88非依赖信号通路下游基因IFN-β和CXCL10 mRNA的表达(P<0.05)。育亨宾能显著下调内毒素血症小鼠脾脏IL-1α、IL-1β 和IFN-β mRNA的表达(P<0.05),但对TNF-α、IL-6和CXCL10 mRNA表达的下调作用与LPS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小檗碱与育亨宾合剂能显著下调内毒素血症小鼠脾脏IFN-β和CXCL10 mRNA的表达,但不能显著下调内毒素血症小鼠脾脏IL-1α、IL-1β、TNF-α 和IL-6 mRNA的表达。LPS攻击后1 h,小檗碱和(或)育亨宾均不能增强内毒素血症小鼠脾脏SOCS1、SOCS3和IRAK-M蛋白的表达。结论: 小檗碱和育亨宾均能抑制LPS诱导的MyD88依赖和非依赖信号通路下游部分基因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的机制与SOCS1、SOCS3和IRAK-M蛋白无关。  相似文献   
7.
王发强  郝瑞生 《武警医学》1999,10(12):724-725
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且纠纷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不仅给医院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也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作为医院管理者,如何把握医疗纠纷的处理技巧,笔者对此谈几点粗浅看法。1 要冷静分析原因医疗纠纷的产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医院每天要面对着成千上万、病情迥异的复杂病人群体,并进行着数以万计的各类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加之众多的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年龄、性别、学历、技术、作风、经验的千差万别,以及其思想、情绪、文化、伦理道德的多样性,因此医患之间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不能因为某个医院发生了几起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人口学属性患者对口碑传播的影响。【方法】采用统计学的最优尺度回归法分析,研究对象来自于随机抽取的2006年就诊于北京市某大型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的患者。【结果】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模型中各变量标准化系数表可见,年龄和性别在方程中无统计学意义,而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对口碑传播人数有影响。男性、年轻人、高学历高收入的不便分类的从业人员及单位负责人对口碑更加关注。【结论】医疗服务都要多关注更愿意传播医院服务优劣的群体,在这些群体中首先传播这些群体最关注的信息,将有益于和谐当前复杂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在不到9h到达地震灾害现场开展搜救、营救、医疗救治工作,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成员22名,开设指挥组、检伤分类组、抗休克组、分类后送组、外科手术组、卫生防疫组、健康宣教组、心理疏导组和医疗保障组9个医疗救治组,开展了快速伤情评估、检伤分类、给予对症急救处理、补充营养水分、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急救工作,搜救现场成功营救出49名幸存者。通过此次救援行动我们总结出一些加强巡诊工作,做好健康宣教,加强卫生防疫,进行心理疏导,利用远程会诊,加强医疗队员专业培训的急救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军事应激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军事应激对武警官兵健康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执行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的适应和反应能力。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量表对执行10类不同的任务的官兵10113名进行随机整群测评。并对部分人员行血浆T3、T4检测。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术(SPECT)研究高强度训练对官兵骨功能的影响。针对官兵出现的应激表现,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通过跳台、避暗和Y迷路动物实验,采用心电图(ECG)监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脑功能成像研究动物枪击下肢后的远达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军事应激严重影响执行不同任务官兵的战斗力的生成(P<0.01),SPECT显示高强度训练可引起多个部位的骨损伤(P<0.01)。初步研究显示针对性的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及集体心理治疗以及中药和针刺显著提高官兵的战斗力(P<0.01)。动物实验显示应激环境下动物的适应和反应能力降低(P<0.01),并且动物下肢枪伤可造成远隔脏器的损伤(P<0.01)。结论:军事应激可严重影响官兵的战斗力生成,针对性干预可提高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