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我科(大厂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82例患者,其中胸腔积液52例,自发性气胸30例,均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并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自发性气胸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的住院时间、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腔积液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的住院时间、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创伤小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PCT、IL-6及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水平(45.45%vs 25.45%,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及FEV_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IL-6及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1%vs 9.09%,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在AECOPD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降低血清PCT、IL-6、IFN-γ表达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门诊上呼吸道感染途径及临床常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评价,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748例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患者感染路径,分析患者感染病原学特征。调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提取肺炎链球菌DNA,并PCR扩增ermA、ermB、mefA、mefE、tetM、tetO共计6种常见耐药基因。结果 748例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感染途径中,家庭传播、办公场所、聚餐、聚会、医院环境、学校环境、其他传播途径分别占32.89%、18.05%、14.17%、10.96%、8.96%、6.95%和8.02%。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阿奇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其他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41.98%、35.03%、18.98%、12.97%和10.96%。口服给药、静脉给药、肌注给药、其他给药途径的使用率分别为70.99%、22.59%、7.62%和3.88%。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与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与大环内酯类的联合应用比率分别为4.01%、1.87%和0.94%,单独使用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一类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9.89%、1.07%和14.97%。748例患者,经上述抗生素治疗后,疗效优337例,占45.05%,疗效良381例,占50.94%,疗效中23例,占3.07%,疗效差7例,占0.94%,疗效优良率可达95.99%。结论抗生素治疗时,阿奇霉素、青霉素、头孢唑啉及头孢曲松使用频度高;主要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和静脉治疗;应降低联合用药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致病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386 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1 株,革兰阳性球菌70株,真菌25株;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分离病原菌耐药率分析发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而且耐药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经皮气管切开术(PT)即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GWDF法)和经皮导丝牛角型扩张技术(GWCH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入住RICU符合气管切开指征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组(GWDF法)和经皮导丝牛角型扩张技术组(GWCH法),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经皮导丝牛角型扩张技术略短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0.05);经皮导丝牛角型扩张技术在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P<0.05)。结论经皮导丝牛角型扩张技术在减轻手术创伤和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皮导丝扩张钳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警惕性,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中先诊断结核17例;肺癌与肺结核同时诊断12例,先诊断肺癌6例。肺癌与肺结核位于同一肺叶23例,其中17例影像学上重叠;同侧不同肺叶9例;不同侧4例。肺结核及肺癌经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鳞癌16例,腺癌13例,腺鳞癌及小细胞癌各2例,未定型2例。35例均采用正规抗结核治疗,同时针对肺癌分期采取手术或放化疗治疗。其中接受手术8例,5年生存5例,1年生存1例;接受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2例,半数生存期38周;3例放弃治疗,半数生存期28周;2例小细胞肺癌定期化疗,平均生存期18个月。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时,由于肺癌与肺结核临床特点相似,肺癌症状易被结核症状掩盖,易导致临床医师漏诊及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用药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治疗中、重度COPD疗效肯定,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崔立慧  李素娟  陶建娇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516-1518,154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病程将80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6)和稳定期组(n=34).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并对受试者肺功能进行测定.比较各组血清IL-6、IL-8、IL-10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6、IL-8、IL-10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血清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IL-10水平低于稳定期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FEV1、FEV1/FVC低于稳定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中,血清IL-6、IL-8水平均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与FEV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血清IL-6、IL-8呈高表达,IL-10呈低表达,且与肺功能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44例经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作为治疗组,56例传统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费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花费少.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创伤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用药宣教后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患者院外使用吸入剂依从性的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用药宣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年因慢性气道炎性疾病急性加重入院,出院后需规律使用长效吸入剂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经临床药师反复用药宣教),调查这类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患者自身患病情况及用药等现实情况,探讨其与吸入剂使用依从性关系,找出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08例患者入组,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因故死亡患者11例,实际患者97例,其中50例依从性好,47例依从性差。单因素分析示文化程度、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对吸入剂治疗效果满意程度、方便取药程度、家庭关心、经济收入、合并用药种数、合并慢病种数、使用期间有无不良反应、1年随访次数对用药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1年急性加重次数(OR=20.394)、家庭关心(OR=40.442)、1年内随访次数(OR>999.999)为影响患者使用吸入剂依从性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尽管住院期间进行了吸入剂使用的宣教,出院后定期随访督促,但仍有近一半患者未坚持规律使用吸入剂。临床药师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干预措施提高这类患者长期规范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