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16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金属夹缝合胃壁全层缺损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金属夹缝合胃全层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在胃体部全层切开直径2cm的缺损后,第1组不缝合胃壁缺损.第2组用金属夹夹闭胃壁黏膜层.第3组用金属夹夹闭胃壁全层,第4组用3-0丝线缝合胃壁全层。分别于术后第3天和第7天处死各组动物,大体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测定创面爆破压;并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创面炎性反应及组织纤维增生情况。结果第1组动物术后34h内全部死亡,其他各组动物均良好存活.所有存活动物无腹腔内出血和感染表现。第2、3组与第4组相比,手术耗时短[(45.8±1.6)min和(42.5±1.5)min比(48.0±1.4)min,P〈0.05];第3天创面爆破压低](36.9±4.6)mmHg和(39.8±4.1)mmHg比(50.5±4.2)mmHg,P〈0.05];第7天创面爆破压3组间差异无统计尝意义[(95.0±7.9)mmHg、(97.8±6.8)mmHg和(98.5±7.0)mmHg,P〉0.05]。相同时间点创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金属夹缝合组炎性反应较轻,Masson染色反映创面愈合无明显差别。结论应用金属夹缝合胃部全层缺损,无论夹闭胃黏膜层或全层组织,均能达到与手术缝线缝合相同的临床愈合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各种内镜切除技术在食管胃交界部(EGJ)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SMT)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患者资料库.筛选出2007年3月至2011年6月间经内镜下超声或CT证实固有肌层来源的EGJ处SMT患者143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切除方法、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143例患者中男74例,女69例,平均年龄49.1岁。135例(94-4%)病变成功完成内镜下整块切除,其中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126例,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6例,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3例:另外8例肿瘤于内镜下部分切除后,基底部尼龙绳套扎。肿瘤平均直径为17.6mm.平均手术时间45.1min.平均出血量50.0ml。术中穿孔6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好转。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21例,胃肠间质瘤20例。颗粒细胞瘤1例.肌间脂肪瘤1例。术后经3。48个月的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EGJ固有肌层来源SMT治疗中.各种内镜切除方法均安全有效.临床医师需根据肿瘤的临床特征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3.
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生有关。有研究发现人类CRC中有过量的Fn,并阐明了Fn在体外和小鼠模型中参与CRC发生可能的机制。Fn参与CRC癌变的机制主要包括:通过增加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和减少自然杀伤细胞等发挥的免疫调节;由FadA、Fap2和脂多糖介导的毒力作用;促进肿瘤相关microRNA(如miR-21)表达;代谢作用。本文就Fn在CRC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内镜黏膜切除术因能修正活检失误,实现准确诊断,在Barrett食管相关性肿瘤内镜诊疗中推为首选。2008年9月至2011年2月间.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应用透明帽辅助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usingcap—fitting,EMRC)治疗14例Barrett食管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肠镜发现的较大直肠腺瘤和黏膜下肿瘤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低位直肠病变,大小0.6~4.5cm(平均2.8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术后11例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例腺癌累及黏膜下层病例接受外科根治手术,手术标本病理未见肿瘤残留。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30~12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75ml,均经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肠镜下治疗的出血。2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和少量膈下游离气体,保守治疗好转。9例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以往需要外科手术的消化道早期癌和部分黏膜下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灶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处理上消化道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病灶及黏膜下病灶作为入选对象,通过超声内镜和(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范围、性质,应用钩刀、IT刀、氩气刀及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ESD操作,步骤包括:(1)胃镜及黏膜染色确定病灶,针刀或者氩气刀标记病灶;(2)黏膜下注射含靛胭脂及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抬高病变;(3)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一圈;(4)自病变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术后应用抑酸、黏膜保护剂治疗,术后第1、2、6个月内镜随访,评价溃疡是否愈合以及病灶有无残留与复发.结果 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共153例患者进入观察研究.黏膜病变85例(溃疡型病灶2例,隆起型病灶48例,糜烂型病灶35例),病灶直径0.4~5.0 cm,平均2.0 cm;手术时间15~210 min.平均55min.所有病例均切除病灶,其中1例迟发性出血行内镜下紧急止血,7例穿孔均保守治疗愈合.随访期溃疡创面均愈合,其中4例复发,3例再次ESD完整切除病灶,1例手术切除.黏膜下肿瘤68例,52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余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病灶直径0.4~4.0 cm,平均1.2 cm;手术时间10~182 min,平均41 min;68例完整剥离黏膜下肿瘤,1例改行尼龙绳结扎治疗.1 1例穿孔均保守治疗,1例术后出血未控制行手术治疗.结论 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实现较大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剥离,剥离的病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病变局部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为上消化道黏膜层病灶尤其是早期肿瘤以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pre-cut-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pre-cut-EMR)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LSTs)的临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re-cut-EMR治疗的结直肠LSTs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分析病灶临床特征与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共132例结直肠LSTs病变纳入研究,LSTs内镜分型中颗粒均一型29例(22.0%),结节混合型43例(32.6%),扁平隆起型58例(43.9%),假凹陷型2例(1.5%)。LSTs病灶直径(2.3±1.5)cm(2.0~5.0 cm)。病灶位于直肠36例(27.3%),乙状结肠15例(11.4%),降结肠10例(7.6%),结肠脾曲17例(12.9%),横结肠21例(15.9%),结肠肝曲24例(18.2%),升结肠6例 (4.5%),盲肠3例(2.3%)。LSTs病理结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8例(43.9%),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9例(52.3%),黏膜内癌2例(1.5%),癌变3例(2.3%)。132例LSTs病灶应用pre-cut-EMR治疗,手术时间(25.3±13.6)min(20~65 min),病灶整块切除率95.5%(126/132),完整切除率100.0%(132/132)。术中穿孔2例(1.5%),均位于乙状结肠,病灶直径分别为4.0 cm、4.5 cm。术中即刻出血12例(9.0%),术后迟发出血2例(1.5%)。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创面愈合良好,随访期间病灶未见残留及复发。结论内镜下应用pre-cut-EMR治疗直径<4.0 cm的结直肠LSTs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黏膜刀辅助息肉切除术(knife assisted polypectomy,KAP)治疗结直肠带蒂息肉(巴黎分型0-Ⅰp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19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徐汇区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行KAP治疗的42例结直肠带蒂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切除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初步分析KAP的治疗效果。结果对42例患者共48枚息肉完成切除,息肉中位直径2.0 cm(0.8~3.5 cm),操作时间(11.3±1.1)min。所有患者术中无严重出血和穿孔发生,术后无迟发性出血、迟发性穿孔及电凝综合征发生。术后病理显示手术完整切除率为100%。结论KAP治疗结直肠带蒂息肉操作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99年3月至2005年3月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的21例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20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5.2%,其中4例采取经内镜钳道(TTS)方式释放支架,16例为经导丝直接释放支架.19例支架放置后1-3d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临床有效率为90.5%,平均生存期4.5个月.1例术后出血,予保守治疗而愈.1例术后1个月支架移位,1例术后2个月肿瘤向支架内浸润生长,导致梗阻复发,均予放置第2根支架后缓解.结论 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内镜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1999年3月至2009年7月,我院内镜中心采用内镜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梗阻77例,评价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结果共77例患者,男43例,女34例,年龄24—90(65±14)岁。其中晚期胃窦癌24例,胃癌术后复发19例(其中毕Ⅰ式吻合10例),十二指肠癌7例,壶腹周围癌7例,转移性肿瘤20例。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3.5%(72,77),59例(81.9%)在支架置入1.3d后开始流质饮食,进食半流质的时间为4~9(5±3)d,其中52例(72.2%)患者在支架置入10~16(13±3)d后开始普通饮食。并发症包括疼痛(15.3%)、支架移位(2.8%)、出血(22.2%)。截至2009年8月30日,获随访率94.8%(73/77),中位生存期135(13~336)d。7例患者出现了再狭窄,支架通畅率90.3%(65/72),再次置入金属支架后好转。结论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是治疗胃出口梗阻的一种微创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