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大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9月80例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大转子间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关节术治疗,分别记录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Harris评分。结果(1)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者无明显差异。(2)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t=10.593,P=0.000);(3)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914,P〈0.05);(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5.000,P〈0.05)。结论严格按适应证对不稳定型股骨大转子间骨折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有效,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早期下床进行部分负重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同时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自2002年8月至2006年6月共行经皮椎体成形术140例233个椎体,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7~52个月(平均28.4个月),观察经过处理后的并发症的预后及远期并发症.结果 140例患者中,6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3.6%.骨水泥漏45例,其中,12例骨水泥漏出现临床症状需要处理,疼痛加重10例,胸背部及下肢放射痛1例,给予消炎止痛药物口服后3~7 d后消失,双下肢软瘫1例,CT提示椎管内骨水泥漏,急诊行椎板减压取出骨水泥,术后经过抗炎、脱水、激素、营养神经、针灸等处理,3个月后恢复行走能力,26个月后,仅仅遗留下肢无力症状;一过性低血压和意识障碍2例,经过补液、吸氧等处理后于术后30~60 min恢复; 呼吸困难、呛咳和胸部不适3例,拍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给予补液、吸氧、抗炎等处理后于3~5 d消失;皮下血肿1例,于术后1周消失;术后1~12个月,相邻椎体新发骨折10例,分别进行保守治疗或再次行PVP手术而治愈.结论 骨水泥漏是PVP最常见的并发症,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提高手术技巧有助于减少PVP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四肢创伤性大面积皮肤缺损应用封闭负压吸引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外伤致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67例,自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的患者32例分为传统治疗组,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35例为VSD治疗组。VSD治疗组急诊行"清创术加VSD覆盖术",术后行抗破伤风、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植皮。传统治疗组行常规清创、包扎、换药、抗感染、抗感染、抗破伤风治疗,待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植皮。比较VSD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住院时间、创面微生物生长情况、植皮所需时间、植皮存活率,分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VSD能有效保护创面,减少细菌感染,缩短植皮所需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植皮存活率高,结论 VSD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内固定技术在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和优越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48例。按照Letournel分型,其中后壁骨折8例,横形骨折7例,横行加后壁骨折10例,T型骨折7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7例,双柱骨折6例,后柱后壁骨折3例。单纯应用拉力螺钉11例,单纯应用重建钢板21例,重建钢板加拉力螺钉16例。结果 48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达到解剖复位30例,满意复位18例。按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评价髋关节功能的方法最终结果优26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4%。结论手术复位和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腓骨上段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治疗,观察组给予腓骨上段截骨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在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半年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腓骨上段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患者疼痛轻,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应用1.5T磁共振头颈线圈成像检测方法,探讨其诊断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30例,是我院收治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9年7月—2020年3月。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关节线圈检测方法和头颈部16通道正交线圈检测方法。比较观察两组对踝距间隙损伤的检出率及准确性。结果:相比于关节线圈检测方法,正交线圈检测踝距间隙损伤的检出率及准确性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5T磁共振头颈线圈成像检测方法观察踝关节损伤隐匿性骨折情况,图像质量高,扫描技术要求低,便于主治医生掌握丰富的疾病信息,利于患者后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对恢复脊柱高度及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收诊的47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椎高度丢失率、复位率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为(116.83±17.92)ml,手术时间为(83.83±15.92)min,受伤脊椎椎体复位率为(85.62±11.04)%,对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椎体高度丢失率为(16.83±7.92)%;术后神经恢复情况评估:A级0例,B级2例,C级4例,D级9例,E级32例。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以很好地恢复脊柱高度和功能,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4年以来共收治的1916例阑尾炎当中的294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65例手术前诊断为腹痛查因,有129例误诊,共294例手术后才证实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化脓性阑尾炎196例,坏疽性阑尾炎71例,单纯性阑尾炎10例,72例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结论对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手术特征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应尽早手术,对于难于确诊又不能除外的急腹症,应尽早剖腹探查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和肱骨近端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通过对比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及术后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2例、骨不连2例、骨折愈合畸形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双股骨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例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度为3级的患者。通过自体腘绳肌腱双股骨隧道和单胫骨隧道的方法对PCL重建。术前屈膝活动度为(120.5±3.8)°。患者随访18~30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手术后患者屈膝的活动度为(117.3±2.7)°,相比于术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出现伸膝受限,且侧扳试验结果都是阴性。患者术后的后抽屉试验结果为(1.3±0.5)°,Lysholm的术前评分为(50.6±7.2)分,术后评分为(93.2±2.8)分,Tegner术前评分为(1.3±0.6)分,术后评分为(6.2±0.8)分。胫骨后移术前为(11.7±1.7)mm,术后为(2.7±1.3)mm,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患侧膝关节前后方向的松弛情况通过KT-1000进行测量,平均为(2.4±1.2)mm,15例患者〈3mm,3例患者〉5mm。结论通过自体的腘绳肌腱经双股骨隧道对PCL的后交叉韧带进行重建, PCL的前外束及后内束均得以重建,与PCL的生理解剖结构相符,可以使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