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神经介入技术对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培训更多合格的神经介入医师十分重要。目前培训神经介入医师的工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重技术培养,轻人文教育的特点,对于神经介入的工作的发展较为不利。本文通过分析神经介入医师对于治疗脑血管工作中特殊情况,明晰人文教育对于神经介入医师培养的重要意义。将神经介入医师日常工作分解为门诊接诊、术前交代病情、术中决策和操作、术后监护、出院随访等部分,具体研究每一个部分中人文教育的方法和意义。通过加强神经介入培训中的人文教育,对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手术成功率及防治过度医疗现象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伍思婷  石强 《海南医学》2016,(2):292-294
目的 分析3例皮层下梗死伴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基因检测确诊为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3例均为中年起病,有阳性家族史,临床均以反复缺血性脑卒中发作以及进行性痴呆为主要表现;Notch3基因突变;MRI可见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对称高信号病灶,颞极和外囊受累.结论 反复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需仔细询问家族史并完善基因检测,以防CADASIL漏诊.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9岁,主因"发热10d,反应迟钝、乱语7d"于2013-11-09入作者医院,患者于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1℃,于外院行头MRI平扫提示双侧海马、基底节区及右侧丘脑片状缺血灶,之后于当地医院行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并逐渐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入院前7d开始出现不认识家人,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M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29例明确诊断为MC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颅内压,脑脊液(CSF)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特点.结果 MC患者的原发肿瘤以肺癌多见[16例(55.2%)],首发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多样,按出现概率排序依次为头痛(58.6%)、癫痫(13.8%)、视力减退(10.3%)、根痛(6.8%)、听力下降(6.8%)、声音嘶哑(3.4%),且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合并症状.MC患者CSF检查特点为颅压升高,CSF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提示CSF白细胞、红细胞及蛋白增多,而糖及氯化物水平减低.CSF肿瘤标记物中以癌胚抗原(CEA)升高显著.26%的MC患者CSF细胞学检查为阳性.影像学检查中,头颅CT对MC诊断无价值,而增强磁共振扫描可在94.7%的MC患者中发现软脑膜异常强化,以弥漫性强化为主(94.4%),强化部位以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多见(83.3%).结论 MC是恶性肿瘤颅脑转移的一种特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样,对疑似病例早期行CSF检查和头颅磁共振增强扫描有一定明确诊断的价值.MC患者预后极差,大多数患者生存时间均小于3个月,但对于原发疾病为肺癌的MC患者行强化治疗可延长其预期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秋冬季不同气候带迁徙后发生脑梗死患者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分型(CISS)的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7年2月由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至海南过冬或旅游的,到海南3周内发生脑梗死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的患者96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人口学特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血液学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分型及CISS,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CISS以穿支动脉病变型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50.0%和38.5%,心源性脑卒中型4.2%,原因不明型7.3%。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脑卒中型、穿支动脉病变型和不明原因型单发病灶与多发病灶有差异,单发病灶以穿支动脉病变型比例最高(69.6%),多发病灶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最高(85.2%)。危险因素以高血压(70.8%)和糖代谢异常(61.5%)最常见。结论秋冬季不同气候带迁徙后发生脑梗死的患者以穿支动脉病变最常见,其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有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的患者秋冬季迁徙时,尤其需警惕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强化灌注治疗对已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录入本院应用阿替普酶注射液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上述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在时间窗内应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行溶栓治疗后,采用标准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方法继续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7 d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 mL静脉点滴强化灌注治疗。对录入患者按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标准分型,并于入院时、溶栓后24 h、出院及出院后90 d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及超短期神经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而短期及长期神经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特别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亚组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短期及长期神经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更为显著( P <0.01)。【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行阿替普酶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预后,而对于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特别是对低灌注机制患者而言,溶栓治疗后再行强化灌注治疗对于短期、长期神经功能的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肺癌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LCA-AIS)与心房纤颤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FA-AI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收治的LCA-AIS确诊患者46例(LCA-AIS组),并按年龄、性别配对AFA-AIS确诊患者46例(AFA-AIS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