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年轻恒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手术拔除的牙根未发育完全的上下颌第三磨牙,共180颗,选取全部离体牙牙冠颊面与牙长轴相对平行的釉质面(倾斜角度小于5°)作为实验粘接面,按实验方法不同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36颗,分别进行以下处理:G0(对照组):37%磷酸常规酸蚀;G1:37%磷酸+17% EDTA;G2:37%磷酸+10% EDTA;G3:17% EDTA+37%磷酸,G4:10% EDTA+37%磷酸。以上样本均采用GLUMA通用型粘接剂粘接后,行流动树脂堆砌。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树脂剪切粘接强度的测试。剔除剪切测试中由于树脂块断裂而未形成树脂-釉质面分离的试件,针对剪切粘接强度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0的平均剪切粘接强度(9.80±2.78 MPa)要明显低于G1(11.56±3.30 MPa)、G2(12.01±3.28 MPa)和G4(12.19±3.04 MPa)的剪切粘接强度,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G3的平均剪切粘接强度(10.75±2.85 MPa)要高于G0,但两组之间的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此外,G1、G2、G3和G4各组之间的平均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蚀前、后EDTA去蛋白化处理较单纯酸蚀处理更能增强树脂的剪切粘接强度,但其作用可能会受到EDTA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氧化锆(高透、超透)材料的光学与机械性能,为新型氧化锆材料的研发 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组为高透型氧化锆(高透 A、高透 B、高透 C)和超透型氧化锆组 (超透 A、超透 B、超透 C),对照组为玻璃陶瓷。切取边长 7 mm、厚度分为 3 个水平(0.5、1.0、1.5 mm, n=6)的正方形试件共 126 个用于检测试件的半透明度;切取长 25 mm、宽 4 mm、厚 1.2 mm,倒角 0.1 mm 的试件共 90 个(n=15)用于检测弯曲强度。比较各组内及组间差异,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数据 结果。结果 (1)3 种厚度的玻璃陶瓷半透明度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1)。品牌相同时 :3 种厚度下的 超透 A 半透明度均优于高透 A(P<0.01);0.5 mm 与 1.5 mm 的高透 B 与超透 B 无明显差异,1.0 mm 的超 透 B 优于高透 B(P<0.01);厚度为 0.5 mm 和 1.0 mm 时,高透 C 与超透 C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厚度 1.5 mm 时,超透 C 半透明度优于高透 C(P<0.01)。氧化锆类型相同时 :厚度为 0.5 mm 的高透 C、超透 A、超透 B 和超透 C 的半透明度为各组最优(P<0.01);厚度为 1.0 mm 时,高透 B、超透 B 为各组最优(P<0.01);厚度为 1.5 mm 时,高透 B、超透 B 的半透明度为各组最优(P<0.01)。(2)品牌相同时,高透型氧化锆的 弯曲强度均优于超透型(P<0.01);氧化锆类型相同时 :高透 B、超透 A 和超透 B 的弯曲强度为各组最优 (P<0.01)。结论 (1)超透氧化锆半透明度不低于同品牌高透氧化锆,差异与厚度有关。(2)3 种厚度的 玻璃陶瓷半透明度最优。(3)高透氧化锆弯曲强度显著优于超透氧化锆,两者均高于 300 MPa。  相似文献   
3.
正畸牵引治疗埋伏倒置阻生的上中切牙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无萌出能力的埋伏倒置阻生上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受力分析,探讨倒置阻生上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9颗无萌出能力上颌埋伏倒置阻生牙作牵引治疗前的受力分析,进行摄片定位、拓展间隙后.行外科开窗术 正畸牵引治疗.结果:19颗埋伏牙中,治疗成功13颗(占68.4%),一般4颗(占21.1%),失败2颗(占10.5%);19颗埋伏牙平均破龈时间为6.5个月,最长12个月,最短3个月;19颗埋伏牙牙髓活力测验全部正常,未见根吸收、黏连.2颗唇侧出现2mm和3mm的牙龈退缩,1颗出现1mm的边缘骨丧失,1颗未能完全进入相应的牙位,需以后配合光固化或烤瓷再度修复.1例因牙根严重弯曲,不能进入相应的牙位,被迫拔除,1例牵引3个月后萌出,因无时间复诊而放弃治疗,未排齐,其余均牵引入列.结论:准确的定位、恰当的牵引方向和位置、适当的牵引力将直接决定埋伏倒置阻生牙的移动状况.  相似文献   
4.
混合牙列期是乳牙列向恒牙列转化的过渡期,生物学过程复杂多变,伴随颌骨生长、继承恒牙胚发育、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周围牙槽骨的改建及软组织的生长和功能的建立。混合牙列期的乳恒牙是否正常替换,对颌骨的正常发育、良好咬合关系的建立和软组织的发育及其功能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乳恒牙的正常替换与恒牙萌出间隙密切相关。混合牙列间隙异常不仅直接关系此期错𬌗畸形的发生、发展,甚至影响𬌗、颌及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混合牙列期的间隙管理是预防、降低错𬌗畸形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混合牙列期可能出现的间隙问题、影响间隙大小的原因、混合牙列期间隙管理需要评估的内容和间隙管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规范化混合牙列期间隙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全脱位牙延期再植前去除其根面坏死牙周膜的有效方法.方法:取35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右下颌第一前磨牙,室温下干燥保存超过1h,随机平均分为5组.①阴性对照组;②机械去除组:用手术刀片刮除根面坏死牙周膜;③化学去除组1以1%NaClO溶液浸泡实验牙5 min;④化学去除组2以2%NaClO溶液浸泡实验牙5 min;⑤化学去除组3以1%NaClO溶液浸泡实验牙10 min.然后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切片观察评价各组间牙周膜残留和牙骨质剥脱情况,采用SAS 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周膜残留方面,阴性对照组显著高于机械去除组和3个化学去除组(P<0.05),机械去除组显著高于3个化学去除组(P<0.05),但3个化学去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牙骨质缺损方面,机械去除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3个化学去除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3个化学去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机械去除法既无法去净根面坏死牙周膜,又会导致根面牙骨质层破坏.化学去除法能在有效去除根面牙周膜的同时,很好地保持牙骨质层的完整性,较机械去除法更佳,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不同恒牙(除第三磨牙外)的牙冠与牙根长度的发育完成时间,探讨牙冠与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的性别差异。方法 选择3304例3~18岁儿童与青少年全口曲面体层片,应用Haavikko法分别记录每个恒牙的发育分期,采用SPSS 25.0软件包计算男女不同恒牙的牙冠与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的中位数,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男女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 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的牙冠发育完成时间无性别差异,P值分别为0.143(上颌中切牙)、0.122(上颌第一磨牙)、0.191(下颌中切牙)和0.558(下颌第一磨牙),其余牙女性均显著早于男性。上颌中、侧切牙、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无性别差异,P值分别为0.057、0.130和0.294;下颌中,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无性别差异,P值分别为0.428、0.057;上、下颌其余牙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女性均显著早于男性。结论 恒牙牙冠与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女性普遍早于男性,上、下颌恒牙牙冠与牙根长度发育完成时间的性别差异相似。  相似文献   
7.
家庭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儿童的家庭口腔卫生行为变量与龋齿危险因素变量进行相关性研究,初步解释家庭口腔卫生行为对龋齿危险因素的影响机制,以便于确定今后龋齿预测模型中行为学变量的构成以及对口腔卫生行为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样本的各行为学变量并据其分值对样本进行分组;测定各实验室指标并作一定的变量转换;使用SPSS12.0软件包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回归方程建立、相关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行为学变量与龋齿危险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家庭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的龋齿危险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②不同的家庭口腔卫生行为对龋齿危险因素影响的侧重点不尽相同.③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获得除家长途径外,尚存在其他可能.结论:除熟知的龋齿危险因素外,在建立龋病预测模型时,应考虑加入各家庭口腔卫生行为变量.  相似文献   
8.
当今正畸牙移动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但总体疗效与治疗预期之间仍存在差距。经文献回顾及分析,笔者总结认为,正畸牙移动包含了三大核心科学问题:目标位、效率、精准度。围绕这三大问题的研究是进一步提升正畸疗效、推动正畸学进步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7年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进行普查,分析了解2007年上海市公立医疗单位口腔卫生人数、结构、层次、分布以及设备状况和口腔门诊工作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上海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上海市达到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市所有公立口腔医疗单位进行普查.调查方式采用直接访问和电话访问.调查内容包括上海市公立医院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层次、分布、设备状况、门诊工作状况以及目前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紧缺口腔医师专业等.结果: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共有364家,三级医院26家,二级医院99家,一级医院239家;口腔医生2046人,护士634人,技工281人.椅位2010台:口腔医生的结构以初级职称、中青年、大学本科学历、口腔综合专业为主,分别占47.85%、77.17%、42.23%和68.04%,护士的结构以初级职称、中专及以下人员学历组成,占66.88%和68.45%,医生、护士、技工比为7:2:1:上海市公立口腔医疗单位和口腔卫生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占41.48%),68.23%的口腔医生,79.81%的护士和82.21%的技工集中在此区域;2007年门诊量为514.65万人次,其中26.95%选择三级医院就诊;15.79%的单位认为门诊量过多,56.23%认为恰好;27.20%的单位(主要是中心城区)认为本单位缺口腔科医生.其中,66.67%的单位认为缺口腔综合医生.结论:上海市公立口腔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少,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结构层次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和三级医疗机构,同时患者也主要选择中心城区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上海市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行针对性口腔健康教育、制订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上海4个城区8所学校11~14岁儿童,检查其龋失补牙数和牙龈出血指数。采用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CPQ11-14),评估目标人群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其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口腔健康相关行为、知识和态度。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调查结果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儿童1050人,纳入有效人数955人(市区482人,郊区473人),应答率为91%。CPQ11-14平均分数为(6.0±5.6)分。DMFT指数较高;有探诊出血的目标人群,其CPQ11-14平均分数较高,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较差(P<0.05)。结论:11~14岁儿童的龋病、牙周状况,是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今后仍需加强口腔保健工作,包括良好的口腔卫生宣教,并关注该人群的口气和黏膜病等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