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接受EEN治疗的114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EEN达标,对照组EEN未达标,现回顾性分析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可见,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治疗、抗生素联合应用、镇静镇痛药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化疗史、肠内营养治疗史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幽门后喂养、消化道用药、放疗史、手术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非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镇静镇痛药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EEN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肠内营养治疗史则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影响恶性肿瘤患者EEN疗效的因素较多,严格把控镇静镇痛以及机械通气的治疗指征、纠正低白蛋白血症、避免不必要禁食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EEN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参数设置的激光联合氟化物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270颗面磨耗导致牙本质敏感症的患牙,随机分为:Nd∶YAG激光治疗(A组)、Er∶YAG激光治疗(B组)和多乐氟组(C组),根据激光输出功率不同分为低功率组(A1、A2、B1、B2组),高功率组(A3、A4、B3、B4组),其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Bio-Oss骨颗粒在即刻种植修复骨缺损重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种植修复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20例)植入Bio-Oss骨粉,覆盖Bio-Guide生物膜,B组(20例)植入CGF与Bio-Oss骨粉的混合物,盖Bio-Guide生物膜。对比两组种植体边缘骨水平(MBL)吸收量、美学效果、种植体稳定性、伤口愈合情况、术后疼痛等。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6个月颊腭侧、近远位点MBL吸收量均更低(P<0.05)。两组术后6个月PES评分比较差异明显,B组近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线、软组织颜色、轮廓、质地及牙槽突外形评分及PES总分均比A组高(P<0.05)。B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A组,伤口Ⅰ期愈合占比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即刻IS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6个月ISQ值均高于术后即刻,B组负载6个月ISQ值较A组高(P<0.05)。两组术后1 d、7 d的VAS评分接近(P>0.05);B组术后3 d的VAS评分较A组更低(P<0.05)。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联合组织清理术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1只成年杂种犬,建立动物模型,行即刻种植。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3个月后进行烤瓷冠修复。修复后1个月处死动物,切取标本,观察3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形态变化。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3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情况均呈现良好水平,其中,唇侧黏骨膜滑行组修复效果较其余2组差,主要与生理解剖结构被破坏有关。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一次手术关闭创面,减少愈合负担,并对周围软组织形态不良影响较少。3组种植体龈沟探诊深度在修复前、后无显著差异;修复1个月后,3组牙龈指数均显著高于修复术前(P<0.05),其中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附着龈宽度比修复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即刻种植联合周围组织清理技术对于周围软组织修复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取得明显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腮腺区非腮腺来源良性肿瘤病理类型多样,症状较为相似,临床不易鉴别,常常造成误诊。现对笔者所在科2006年01月—2013年04月收治的1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术前诊断率,进行正确的术式选择,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解剖特点及其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03例患者下颌锥形束CT(CBCT)资料,其中男466例、女637例,0~18岁123例、19~40岁603例、41~60岁264例、>60岁113例,汉族900例,纳西族57例,其他民族146例;对比观察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形态及走行方向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及民族间的差异。结果 CBCT于624例显示单支、318例显示双支、161例显示≥3支下颌正中舌侧管;72例呈直型、1 031例呈非直型;418例自上向下、277例自下向上、12例近似平行走行,396例无明确方向。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及走行方向在性别及不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民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颌正中舌侧管形态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及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下颌正中舌侧管数量、形态及走行方向三者相互影响(P均<0.001)。结论 云南地区部分人群下颌正中舌侧管多呈单支、非直型,自上向下走行或无明确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