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对IgA肾病(IgAN)大鼠尿蛋白和足细胞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的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丁新组、TP剂量组、TP中剂量组、TP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于0,10,14周收集血尿标本,并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标本。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指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及ELISA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实验前各组大鼠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末各造模组蛋白尿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第14周末TP各剂量组及洛丁新组蛋白尿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TP高剂量组Alt值高于其余各组(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podocin蛋白、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TP各剂量组及洛丁新组nephrin、podocin蛋白、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TP中、高剂量组较洛丁新组nephrin、podocin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5);TP各剂量组与洛丁新组及TP各剂量组间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能够明显减轻IgAN大鼠的蛋白尿,且能明显提高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提示TP能调节IgAN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减少足细胞损害,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C)表达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为TPL应用于狼疮肾炎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MMC随机分为空白组、IFN-γ刺激组、TPL干预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各组中IP-10 m RNA相对表达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P-10分泌量;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JAK/STA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JAK1、JAK2、STAT1及其磷酸化蛋白p-JAK1、p-JAK2、p-STAT1,以及IFN-γ受体(IFN-γRβ)和JAK/STAT1信号通路负反馈调节蛋白SOCS1的表达情况。结果 1)MMC经不同质量浓度(2、4、8、10 ng/ml)TPL预处理2 h后再加入IFN-γ共同作用24 h,IP-10 m RNA相对表达量与刺激组相比分别下降45.35%、65.40%、89.76%和94.72%(P均<0.01);IP-10蛋白分泌量分别下降了5.21%(P=0.531)、54.70%(P<0.01)、87.17%(P<0.01)和92.45%(P<0.01)。2)MMC经TPL预处理40 min后再加入IFN-γ共同作用20 min,JAK1、JAK2、STAT1蛋白磷酸化水平与刺激组相比明显降低(PJAK1<0.01、PJAK2<0.01和PSTAT1<0.05)。3)MMC经IFN-γ刺激后,IFN-γRβ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经TPL干预后,IFN-γRβ蛋白表达水平与刺激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4)IFN-γ刺激MMC后,SOCS1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小幅升高(P<0.05);而经TPL刺激后,SOCS1蛋白表达与刺激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 TPL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1信号通路,从而下调IFN-γ诱导的MMC表达IP-10;抑制IP-10表达,减轻或阻止炎症反应,有望成为TPL治疗狼疮肾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We have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that peptide fragments (PFs) of the human serum albumin could be developed as potential renal targeting carriers, in particular, the peptide fragment, PF-A299–585 (A299–585 representing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human serum albumin). In this paper, we conjugated triptolide (TP), the anti-inflammatory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o PF-A299–585 via a succinic acid spacer to give TPS-PF-A299–585 (TP loading 2.2% w/w). Compared with the free TP, TPS-PF-A299–585 exhibited comparabl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the lipopolysaccharide stimulated MDCK cells, but was significantly less cytotoxic than the free drug. Accumulation of TPS-PF-A299–585 in the MDCK cells in vitro and in rodent kidneys in vivo was demonstrated using FITC-labeled TPS-PF-A299–585. Renal targeting was confirmed in vivo in a membranous nephropathic (MN) rodent model, where optical imaging and analyses of biochemical markers were combined to show that TPS-PF-A299–585 was capable of alleviating the characteristic symptoms of MN. The collective data affirm PF-A299–585 to be a useful carrier for targeting TP to the kidney.  相似文献   
5.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多药耐药是治疗后复发、转移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其在卵巢癌治疗方面的作用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尤其是在多药耐药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本文从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两大方面综述雷公藤内酯醇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TP的毒性反应、半衰期短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给药技术的出现为TP用于卵巢癌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对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V40MES13)表达趋化因子CXCL10 m RNA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SV40MES13随机分为空白组、刺激组、干预组,用不同浓度的IFN-γ(0U/ml~2000U/ml)刺激细胞不同时间(0h~48h)后,观察细胞表达CXCL10 m RNA的变化;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2ng/ml~20ng/ml)TPL对SV40MES13生存率的影响,选用细胞生存率大于90%的TPL用于后续实验,观察TPL对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的影响;选用JAK/STA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AG490干预细胞,探讨IFN-γ是否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CXCL10表达;收集以上细胞,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CXCL10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IFN-γ能诱导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AG490具有抑制IFN-γ诱导的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TPL具有抑制IFN-γ诱导的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的作用。结论 IFN-γ可能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SV40MES13表达CXCL10 m RNA;TPL具有抑制IFN-γ诱导的SV40MES13表达CXCL10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分子机制。方法 MTT检测雷公藤甲素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然后用OriginPro8计算出IC50。按照0、2、4、8、16 nmol/L浓度雷公藤甲素处理Jurkat细胞48 h,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加药处理后各组Np9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并用Kodak 1D 3.6软件对条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分析Np9转录抑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Np9下游信号分子c-myc,β-catenin,ERK,AKT和Notch1蛋白的变化。结果雷公藤甲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其IC50为12.7 nmol/L。雷公藤甲素呈剂量依赖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进一步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Jurkat细胞中Np9基因的mRNA的转录水平。经统计分析发现Np9转录抑制与细胞凋亡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2=0.907)。Western Blotting方法结果发现雷公藤甲素在抑制Np9 mRNA转录同时伴有其下游信号分子c-myc,β-catenin,ERK,AKT和Notch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下调HERV-K Np9 mRNA及其下游信号分子c-myc,β-catenin,ERK,AKT和Notch1蛋白水平是雷公藤甲素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并考察其体内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以静止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规律,以大鼠药动学实验研究其体内释药规律。结果:制备的缓释微球外观呈规则的球形,粒径分布均匀((38.2±1.7)μm),包封率为(74.7±3.2)%。雷公藤内酯醇缓释微球在体外恒速释放;在大鼠体内的Cmax为(114.7±31.90)ng.mL-1,tmax为(8.32±4.43)h,AUC为(1774282±1046152)ng.h.mL-1,MRT为(596±165)h;在体内外的相关系数为0.9553(P<0.01)。结论:本制备工艺可行;雷公藤内酯醇有制备成缓释注射微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模型Th2类细胞因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参照安云芳造模方法建立AR大鼠模型,A组[卵清蛋白(OVA)致敏组],B组(TP处理组)和C组(生理盐水SC处理组)分别用TP和SC在激发前30min,腹腔注射和鼻腔滴入。对各组鼻黏膜组织切片分别行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鼻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5(IL-5)、IL-13和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大鼠鼻黏膜肿胀增厚,腺腔及小血管腔扩张,杯状细胞增多;在黏膜及黏膜下层,小血管及腺体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B组:炎症表现较轻;C组无明显炎症表现。鼻黏膜组织中IL-5、IL-13、VCAM-1的表达,B组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对OVA致敏的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症状有明显的控制效果。11P可显著抑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鼻黏膜组织中IL-5、IL-13和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背景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害为病理特点的常见致盲性眼病。目前,通过延缓或阻止病程的进展而保护视神经是青光眼研究的热点。目的研究中药雷公藤的有效提取成分雷公藤甲素对慢性青光眼大鼠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雌性大鼠80只,采用房水释放联合激光房角光凝法建立慢性青光眼大鼠模型。右眼为激光眼,左眼为对照眼。激光光凝前3d起每日雷公藤甲素组大鼠腹腔给予雷公藤甲素5μg/kg直至处死,生理盐水组以同样的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术后1、3、5d,1周及此后每周用Tono—PenXL眼压计监测眼压。激光光凝术后1、2、4、8周制作大鼠眼球视网膜铺片并行Nissl染色,对RG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激光眼术后1d眼压较术前增高,术后1周达高峰,持续约3周,4周时眼压恢复正常;对照眼各时间点眼压值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雷公藤甲素组激光眼与生理盐水组激光眼间眼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激光眼术后1周RGCs数量开始减少,术后4~8周RGCs存活数量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组激光眼相比,各时间点雷公藤甲素组激光眼RGCs数量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甲素组激光眼与其对照眼相比,各时间点RGCs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能防止慢性青光眼大鼠模型的RGCs损伤,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并不依赖于眼压的下降,这可能为青光眼的治疗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