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0篇
基础医学   4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6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理电信号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重要信号,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体信息。该研究以生理电信号为主线,通过对其信号的学习、获取、分析、处理将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课串联起来,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际仪器设计分析结合起来,能较为全面的掌握信号与系统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基于心冲击描记图进行心率检测存在的抗干扰性不足问题,提出一种鲁棒的心率检测模型,首先对原始信号中受干扰的片段进行补偿重构,然后将J峰作为特征波形,通过基于J峰频段的滤波与差分增强处理放大特征,并设计改进的峰值提取算法定位心跳点,进而得到心率估计值。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模型对于不同情形下的心冲击描记图信号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逐拍检测平均覆盖率为98.3%,平均准确率为98.4%。心率输出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高,误差范围控制在[±]5%以内,且运算实时性好,可以为临床或家庭保健提供良好的心率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已有研究证实其表型易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多模态脑成像和高通量基因组学在医学影像中广泛应用,通过数据挖掘、数学建模等方法,探索影像与基因的关联分析已成为新的热点。目前,用影像与基因特征联合分析来研究AD,并在AD的早期诊断、分类和预后分析等方面该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首先对影像与基因特征分析技术进行概述,然后阐述了统计学及机器学习方法在影像与基因特征联合分析中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解决目前经鼻内镜颅底手术中存在的诸多难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可弯器械,对其弯曲结构进行几何分析及有限元分析,得到最优化尺寸参数,并验证其安全性。样机模拟手术实验表明,该弯曲结构最佳尺寸参数为切槽深度1.1 mm﹑宽度0.35 mm,并选择有槽底倒角的加工方式,在最大弯曲角度下,应力及应变均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是安全可靠的。该器械的使用,可以解决经鼻颅底手术的操作难题,提高临床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护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其现实意义。该文对护理机器人做了简单分类,并主要从应用场景的变更和功能需求角度概述了护理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在护理机器人研发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结合国内现状提出了护理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给护理机器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研究大脑对正、负性情绪的响应机制。方法用组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聚类及可视化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来评估和选择相应的独立成分研究响应机制。结果算法处理后的成分数据对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刺激形成特定处理通路。结论积极情绪下的高级脑区呈现活跃状态,且左侧额中回与海马旁回通路的联结性明显上升;消极情绪刺激的激活通路:皮层-丘脑枕核-杏仁核,且右扣带回区域与左侧楔前叶间的联结性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7.
呼吸检测传感器使用PVDF压电薄膜作为感应端,将呼吸信号转变为电荷,通过电荷调理电路,采集呼吸产生的电压信号。由于呼吸信号较微弱,实际产生的电荷很难直接测量,通过仿真PVDF压电效应,得到最大电压值,从而设计调理电路,使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达到理想幅值,能够被进一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电压放大电路将输出的电压信号放大2.55倍左右可使电压信号达到理想幅值。  相似文献   
8.
该文设计了一套以国际间通用的HL7数据格式协议为基础,以实际医疗设备数据为来源的信息采集和统一整合的管理系统软件,对各品牌医疗设备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及转换,并在Web端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使得各品牌设备之间无障碍地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和共享,最终达到医院医疗设备能更稳定高效地将病人的各项生理体征传递给医生护士,以实现更有效地为病人诊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一款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可用性测试研究,验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并提出改进设计的意见。方法运用光学式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受试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的角度数据,再对受试者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结果快速上肢评估量表结果显示上肢康复机器人配置相对合适,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角度数据在肩关节内收外展运动和肘关节屈伸运动上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在腕关节数据的统计结果上表现出无相关性。主观问卷调查总得分表明上肢康复机器人舒适性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但在手臂固定装置的舒适性、训练过程中肌肉拉伸程度和座位高度设置的问题上存在设计不合理。结论运用光学式运动捕捉系统可以定量评价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性能,对康复机器人的设计及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揭示超声刺激的神经调控机制以及超声刺激引起的刺激效应范围,将超声刺激经颅施加到大鼠前额叶皮层部位,同步记录和分析前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的皮层电位(Electrocorticogram, ECoG)的变化特征。方法:在大鼠麻醉状态下,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将超声探头定位在大鼠前额叶部位的正上方,刺激时间为20 min。以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振幅及互相关系数值为指标,分析比较超声刺激前、刺激中、刺激后的ECoG总功率、平均幅值以及皮层间的互相关系数值。结果:(1)超声刺激会增加前额叶皮层ECoG的总PSD和平均幅值(P<0.05),超声刺激停止后,在较短的时间内ECoG恢复到刺激前水平;(2)在顶叶及枕叶皮层,超声刺激对总ECoG及各频段信号的PSD、平均幅值无显著性影响。但在超声刺激过程中,枕叶ECoG的部分时间段的平均幅值相对于刺激前有显著性差异,即在超声刺激的后半段时间内,超声刺激产生刺激效应范围扩散到枕叶皮层。结论:超声刺激对刺激局部的ECoG具有调控作用,且这种调控具有及时性及快速恢复的特点。超声刺激对ECoG的调控效应范围总体上来说是局限性的,对远离刺激部位的其他脑皮层ECoG的影响尚无明确关系,其效应很可能是超声刺激局部引起的后续神经网络反应。 【关键词】超声刺激;ECoG;脑皮层;神经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