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俯卧位下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后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25例胫骨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俞光荣分型、Klammer分型均为Ⅲ型骨折,均合并腓骨骨折。根据合并腓骨骨折的位置、CT扫描示Die-punch骨块的大小及位置, 16例采用俯卧位下后外侧入路联合内踝后侧入路, 9例采用后内侧入路联合腓骨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通过X线、CT扫描评估骨折复位、患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14~18 d拆线。术后X线、CT扫描显示:19例达到解剖复位,2例关节面移位约2 mm,4例关节面移位约1 mm;未出现伤口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25例患者平均随访15.6(12~20)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8(12~18)周。1例出现屈■长肌挛缩;1例术后12月下地行走时踝周仍有肿胀伴有跖屈受限,久行不适,其余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未出现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失效。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平均89.3(78~98)分,其中优20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俯卧位下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后Pilon骨折,术中软组织牵拉容易,能够良好地显露以及直视下复位后踝及腓骨骨折,利于置入胫骨后方钢板,能够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术后关节僵硬及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单纯静脉全麻组(C组)、椎旁神经阻滞+静脉全麻组(P组)和ESP阻滞+静脉全麻组(E组)。E组和P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ESP阻滞和椎旁神经阻滞,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和效果,术毕3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入手术室(T_0)、麻醉诱导前(T_1)、切皮即刻(T_2)和术毕(T_3)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 h (T_4)、8 h (T_5)、12 h (T_6)、24 h (T_7)和48 h (T_8)静态数字疼痛评分[NRS(R)]和动态NRS评分[NRS(M)];并于T_0、T_3、T_7和T_8抽取静脉血5 mL,检测血液自然杀伤(NK)细胞数目和Th1/Th2比值;记录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药物输注总量、曲马多给药次数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比较,P组患者在T_1时点MAP降低、HR增快(P 0.05),C组患者T_2和T_3时点MAP增高、HR增快(P 0.05);P组和E组患者T_2和T_3时点MAP低于C组、HR慢于C组(P 0.05);C组和E组患者T_1时点MAP高于P组、HR慢于P组(P 0.05);P组和E组患者术后T_4~T_6时点的NRS(R)低于C组(P 0.05),E组患者术后T_7时点NRS (R)低于C组(P 0.05);P组和E组患者术后T_4~T_6时点的NRS (M)低于C组(P 0.05);P组和E组各时点N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者在T_3、T_7和T_8时点NK细胞数目、Th1/Th2比值均较T_0降低,E组和P组在T_3、T_7和T_8时点NK细胞数目、Th1/Th2比值高于C组(P 0.05),E组和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组和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药物输注总量和曲马多给药次数均明显少于C组(P 0.05),E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高于C组和E组(P 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P组和E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与椎旁神经阻滞相当,但对患者循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恢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心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2例结肠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TAP组与联合组,每组36例,分别运用TAP阻滞与TAP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比2组的术后疼痛程度、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联合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TAP组(均P<0.05),2组术后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均P<0.05),组间与时点间有交互效应;联合组术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分别为(19.3±3.1) ng/L、(18.8±3.3) ng/L、(171.3±13.0) ng/L,均低于TAP组的(23.6±4.0) ng/L、(21.7±3.6) ng/L、(185.5±14.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8、3.563、4.408,均P<0.001);联合组的术后下床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8±12.4) h、(41.2±11.9) h、(17.0±2.6) d,均短于TAP组的(40.1±13.2) h、(49.6±13.6) h、(19.6±3.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0、2.789、3.856,均P<0.05)。 结论 TAP阻滞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结肠癌手术患者麻醉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能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已越来越广泛。腹腔镜手术 CO2人工气腹可导致循环功能一系列变化[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尤其对左心室衰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2]。目前,人工气腹对心功能影响的实验室量化指标少有报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需要患者头低足高体位,且手术时间较长(需3h 左右)。本文旨在通过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 NT-proBNP 浓度变化,藉以评价心功能,为此类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苏学涛  赵栋  王景贵 《中国医药》2012,7(8):1016-1018
目的 调查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改变与髌骨软化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髌骨软化症的患者60例,共计79侧膝关节,摄屈膝30°轴位片及侧位片,进行髌骨高度、髌骨指数、髌骨厚度、适应角、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倾斜角、股沟角、髌骨外侧偏移率测量,并与对照组(60例膝关节无症状的志愿者)相应数据进行比较.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相关性方程.结果 髌骨软化组股沟角、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倾斜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7°±6°)比(132°±4°),P <0.05;(1.05±0.23)比(1.49±0.22),P<0.01;(7.6°±2.4°)比(5.3°±2.3°),P<0.05;(10.8°±2.7°)比(14.6°±3.3°),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反映髌骨轨迹异常改变的9个指标中第一主成分有5个指标,它们反映髌骨软化症患病程度的系数依次为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指数、股沟角和髌骨高度.结论 髌股关节对合关系及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改变与髌骨软化症存在密切相关性,髌骨在屈膝30°位时更易向外侧脱位,对临床上怀疑髌骨软化症的患者应行屈膝30°位轴位片及侧位片拍摄,以便早期作出诊断,及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6.
贾鹏  赵栋  王志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11-2913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1],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2],因此目前临床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InterTan系统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4].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采用InterTan系统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拟探讨InterTan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患者共50例,均为单侧闭合性顺转子间骨折,男22例,女28例.年龄63 ~82岁,平均(73.50±4.63)岁.按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16例,Ⅳ型20例.50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内眦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和心理健康.内眦畸形主要表现在内眦向颞侧及下方移位、睑裂变小、内眦间距增宽,内眦角圆钝、内眦窝变浅或消失等.手术矫正内眦畸形,主要是将内眦韧带解剖复位固定,使内眦角复位.对于内眦韧带损伤及缺失明显,鼻骨及泪前、后嵴破坏严重者,软组织缺失较多,或内眦畸形矫正术后复发的复杂性内眦畸形,我们采用自体阔筋膜组织联合钛板钛钉内固定矫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外伤性内眦畸形12例(12眼).男8例,女4例.年龄18~54岁.受伤原因:8例车祸伤,3例爆炸伤,1例木头击伤.其中有3例为内眦畸形矫正术后复发,此前手术均为钢丝内固定.12例均表现为内眦畸形、睑裂变大、内眦处瘢痕明显、皮下组织硬度大弹性差,内眦角圆钝并向外下方移位,内眦间距增宽明显,内眦窝变浅或消失.其中11例合并泪小管断裂,9例伴有鼻骨不同程度的骨折,5例合并慢性泪囊炎,8例眶底骨折且有4例合并眶内壁骨折,均已行眶骨折复位术.2例伴有重度上睑下垂.上述并发症术前均已治疗,有4例已行眼内容摘除加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鼻骨骨折者均未行鼻部整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多向分化及对犬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使用含有地塞米松、转化生长因子、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的培养基诱导其成骨、成软骨、成脂肪三系分化后进行染色鉴定,并将经丝裂霉素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植物凝集素刺激下的犬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培养,5d后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结果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良好,呈长梭形,形态均一,使用成骨、成软骨和成脂培养基分别诱导分化后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骨钙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茜素红染色、亚甲基蓝染色和油红0染色分别呈阳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犬外周血T淋巴细胞混合组吸光度值较单纯犬外周血T淋巴细胞组吸光度值明显降低.结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并能够抑制犬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创伤组织及骨组织修复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高健  杨碎胜  赵栋 《甘肃医药》2013,(8):572-574
目的:比较安氟醚和丙泊酚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电图QTc及QTcd的影响。方法:104例Ⅱ或Ⅲ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按麻醉方式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安氟醚组(AE)和丙泊酚组(AP)。两组静脉快速诱导插管机械通气后,AE组同时吸入1.5%~2%安氟醚,AP组仅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化疗前(Tl)、化疗结束后(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后即刻(T4)、吸入安氟醚或静脉输注丙泊酚5、30min拔除气管导管后10min(T5-7)时QT间期和RR间期,再换算出相应的QTc和QTcd。结果:与T1比较,AE组T6的QTc延长(P<0.05);两组T2-7的QTcd分别明显增加(P<0.05)。与T2比较,AE组T5-6时点的QTcd明显增加(P<0.05)。与AP组比较,AE组T4-6的QTc、QTcd均有所延长(P<0.05);结论: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QT间期和QT离散度可增加;安氟醚可进一步延长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QT间期和QT离散度,而丙泊酚对此没有明显作用;全凭静脉丙泊酚麻醉可以作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根治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贾鹏  赵栋  王志强 《重庆医学》2013,(29):3541-3543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者22例(Ⅰ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者18例(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Constant-Murle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Ⅱ组(t=-3.470,P=0.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907,P=1.775;t=-7.919,P=1.458;t=-0.890,P=0.379)。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确定,安全性高,而且术中出血量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