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以生长因子、种子细胞、载体支架为基础的骨组织工程研究取得的成功,向人们展示了再造骨组织器官的美好前景,然而在临床应用方面往往效果不理想。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组织工程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移植物血管网缺乏造成的细胞供养障碍而导致失效。 目的:新型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植入新西兰兔桡骨缺损处观察其成血管作用。 方法:将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制备成微球囊,然后与磷酸钙骨水泥混合,并与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制备新型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60只成年新西兰兔建立15 mm桡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植入新型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对照组植入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与磷酸钙骨水泥的混合材料。于术后4、8、12周,通过组织细胞形态学观察、核素骨扫描等手段,观察各个时期血管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光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及核素骨扫描结果示血管化程度是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果显示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磷酸钙骨水泥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新型组织工程骨修复材料在动物体内有较好的成血管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择2005-01/2007-0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应用俯卧位双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19~65岁,平均35.63岁。左侧10例,右侧9例。单纯骨折13例,合并桡神经挫伤6例。均为闭合性粉碎性骨折。所使用的内固定材料为肱骨金属解剖型接骨板,生产型号为YJQⅠ(重建)。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没有延迟愈合、骨不连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Aitken和Rorabeek评分: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89.47%。  相似文献   
3.
借助腹腔镜行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借助腹腔镜行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下,取腹部切口3厘米,借助腹腔镜,显微的内镜手术器械在屏幕监视器下完成6例腰结核并腰大肌脓肿的病灶清除术。结果:手均获成功,术中平均出血<100ml,时间180min,术后症状体征消爱,影像学评价病灶清除彻底,近期随访疗效满意,结论:该术式具有切口不,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它克服了传统手术损伤大,病灶清除盲目不彻底和腹腔镜下不能彻底松解粘连的双重缺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具有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突出症镜下手术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osacral Disc Herniation LDH)的镜下手术标准,方法:回顾总结208例(248个椎间隙)LDH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个月,按Macnnab标准评定,优176例,良18例,可14例,优良率93.27%。结论:MED手术是一种微创化的现代技术,为确保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该文提出了4项MED镜下手术标准,定位:镜下视野包括上位椎板的下缘和下关节突的内侧缘(L3/L4,L4/L5约占据视野的1/2,L5/S1约占据视野的1/5)。椎管显露,选用以椎板下缘与下关节突内侧缘的三角区,突破黄韧带为安全的手术入路,髓核摘除;应彻底切除凸入椎管内的突出物并根据不同年龄行间隙内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神经根行程无卡压,神经根内外移动度达0.5cm,出口能容纳直角神经根探子。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磷酸四钙(Ca4(PO4)2O,TTCP)的制备,并合成了磷酸钙骨水泥(CPC),对CPC固化时间、引起浸泡液pH值的变化、抗压强度、产物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1500℃下煅烧6h可制得TTCP,并含有少量CaO。CPC初凝时间为4min、终凝时间为15min,浸泡1d和7d后的抗压强度分别为20MPa和35MPa,浸泡液的pH值在6.4~8.9之间变化,这些性能均符合临床用CPC的性能要求。CPC水化产物为片状或针状羟基磷灰石(Ca5(PO4)3OH,HA),相互交错呈连续分布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材料强度的提高。实验研制的CPC材料可用于骨缺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生物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了CPC—PLGA复合材料,测定其抗压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固化产物的物相组成、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并与单一的CPC材料进行对照。结果CPC-30vol%PLGA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比单一的CPC材料提高了1倍多;与单一CPC材料相比,复合材料中CPC的固化产物羟基磷灰石晶体的聚集形态发生了改变,颗粒排列更加紧密。结论pLGA的加入可以提高CPC的抗压强度.对CPC的固化反应无不利影响,该复合材料在整形外科、骨外科及牙科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选择2005-01/2007-0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应用俯卧位双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19~65岁,平均35.63岁.左侧10例,右侧9例.单纯骨折13例,合并桡神经挫伤6例.均为闭合性粉碎性骨折.所使用的内固定材料为肱骨金属解剖型接骨板,生产型号为YJQⅠ(重建).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没有延迟愈合、骨不连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Aitken和Rorabeek评分:优14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89.47%.  相似文献   
8.
弧形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弧形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治疗体会。方法 采用经大转子后上方弧形小切口的术式,治疗具有典型症状的臀肌挛缩症38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24个月,37例恢复正常步态或步态明显改善,1例有一定改善,无复发病例。结论 该术式远离坐骨神经走行操作,简单安全;病变组织松解彻底,创伤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用“药渣”作为专利名称和摘要关键词,对1985年至2014年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分析,最终对“中药药渣”相关专利文献的申请类型、申请量、申请人、IPC技术构成等内容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期为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产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背景:磷酸钙骨水泥仅具有传导成骨作用,缺乏成骨因子,因此单独应用还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而复合生长因子后有可能改善其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目的:尝试将磷酸钙骨水泥和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复合,制备一种新型促进骨生长的人工骨材料,并观察其是否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观察,于2006-05/2007-05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自制磷酸钙骨水泥,4℃下与神经生长因子复合制备磷酸钙骨水泥/神经生长因子复合人工骨。方法:40只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20只,制备右桡骨中段约1.5cm的骨缺损模型,实验组桡骨断端间填入神经生长因子/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人工骨,对照组填入单纯磷酸钙骨水泥。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3,4,8周4个时间点观察并取标本,应用X射线片、组织细胞形态学、扫描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的情况。结果:实验组2周见到新骨长入,4周骨缺损修复基本完成,材料被部分吸收,剩余材料与新骨结合紧密;而对照组成骨量明显少于实验组,而且成骨速度缓慢,材料本身吸收降解现象不明显。结论:磷酸钙骨水泥/神经生长因子复合物能促进骨组织生长,可作为一种新型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