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2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离铁在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实验性脊髓损伤后游离铁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随机分组 ,Allen’s法中度量 (5 0g·cm)损伤脊髓。采用博莱酶素法测定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伤段脊髓游离铁的浓度 ,同时测定相应时间点MDA的变化。结果 脊髓损伤后 3 0min ,游离铁的浓度即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和正常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随后逐步降低 ;伤后 6h恢复到正常水平。MDA在伤后 3 0min也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和正常照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伤后 3h时最高 ,12h恢复到正常。结论 脊髓损伤后游离铁浓度迅速升高 ,触发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
背景:因颈椎解剖结构复杂以及个体化差异较大,导致颈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技术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国人的下颈椎椎弓根,并对重建图像进行测量评估。方法:对60例需行颈椎CT扫描的患者C3~C7进行颈椎CT扫描,使用Syngo应用软件对原始CT图像进行所需面的重建,测量CT重建后的椎弓根各项指标。结果与结论:颈椎绝大部分椎弓根峡部的宽度小于高度,男性高度和宽度C4~C7逐渐增大,女性则从C3开始逐渐增大。C3~C7椎弓根侧块投射点到上关节突下缘的距离并无规律性,而到侧块外缘的距离从头端到尾端是不断增大的。男性与女性的椎弓根水平角在C7均最小。结果提示,国人女性患者的C3及C4椎体行经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应谨慎,大部分国人的C5到C7椎体是适合行椎弓根内固定的,但考虑到颈椎弓根个体的差异较大,内固定前颈椎弓根的CT扫描及重建后的评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背景:瘦素作为一种内分泌激素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调节,近年来瘦素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目的:克隆人Leptin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GX-5X-3/Leptin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观察Leptin融合蛋白对人成骨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7/2008-05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新鲜的脂肪组织取自苏州大学附一院(供者知情并同意)、大肠杆菌DH5α、人成骨细胞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保种。 方法: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人Leptin全部序列,克隆入带有GST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X-5X-3中,实现插入基因的融和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提取并纯化GST-Leptin融合蛋白,以5,10,20,40 mg/L不同质量浓度与人成骨细胞共培养,同时设立相应浓度梯度的GST蛋白组,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两组人成骨细胞的体外增殖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①Leptin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②重组质粒的双酶切及聚合酶链反应鉴定。③融合蛋白的表达。④GST-Leptin融合蛋白的纯化。⑤GST-Leptin融合蛋白的鉴定。⑥GST-Leptin融合蛋白对人成骨细胞的生长影响。 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得到的特异性片段长度约为450 bp,以此构建的重组质粒PEGX-5X-3/Leptin,经BamH Ⅰ和Xho Ⅰ双酶切后显示5 kb和450 bp左右的两条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的完全一致,证明Leptin基因已成功地克隆到了原核表达载体PEGX-5X-3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稳定的表达, 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同预期值相一致,融合蛋白为Mr 45 000,GST蛋白为Mr 29 000,与GST蛋白组相比,20,40 mg/L的GST-Leptin融合蛋白可以明显促进细胞的生长 (P < 0.05),且其促进作用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结论:成功构建了PEGX-5X-3/Leptin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 BL21中表达GST-Leptin融合蛋白, 并以浓度依赖性促进人成骨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背景:因颈椎解剖结构复杂以及个体化差异较大,导致颈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技术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国人的下颈椎椎弓根,并对重建图像进行测量评估。方法:对60例需行颈椎CT扫描的患者C3~C7进行颈椎CT扫描,使用Syngo应用软件对原始CT图像进行所需面的重建,测量CT重建后的椎弓根各项指标。结果与结论:颈椎绝大部分椎弓根峡部的宽度小于高度,男性高度和宽度C4~C7逐渐增大,女性则从C3开始逐渐增大。C3~C7椎弓根侧块投射点到上关节突下缘的距离并无规律性,而到侧块外缘的距离从头端到尾端是不断增大的。男性与女性的椎弓根水平角在C7均最小。结果提示,国人女性患者的C3及C4椎体行经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应谨慎,大部分国人的C5到C7椎体是适合行椎弓根内固定的,但考虑到颈椎弓根个体的差异较大,内固定前颈椎弓根的CT扫描及重建后的评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7年4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2例96椎,男14例,女28例;年龄56~91岁,平均72.5岁.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包括通过工作通道放置球囊,扩张球囊复位骨折和形成空腔,以及骨水泥充填.观察术后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后凸矫正情况,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31.4个月.疼痛VAS评分由术前(7.1±2.4)分降低为术后的(2.7±1.3)分,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8±0.5)cm、(1.6±0.6) cm增至术后的(2.3±0.6) cm、(2.2±0.7)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无明显变化.每个椎体后凸角平均矫正9.2°.随访过程中矫正度无丢失.SF-36健康调查评分表8个分项维度中包括机体机能、独立能力、躯体疼痛、活力、情感和精神状态6个维度明显提高.42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未出现临床症状;肺栓塞1例,经治疗症状消失.结论 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脆性材料,强度较低,只具有骨引导作用.为提高力学性能以及加快新骨形成,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引入其他物质对其改性以制成各种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1].我们以成年山羊为动物模型.使用羟基磷灰石-蚕丝蛋白纳米级复合材料(HAp-SF)作为骨移植替代物行椎体间融合,观察其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单侧与双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2年5月至2007年6月,采用KP治疗并且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41例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按手术是单侧或双侧进行分组.单侧手术组17例40个椎体,其中男性3例,女性14例;年龄52~91岁,平均70.4岁.双侧手术组24例53个椎体,其中男性4例,女性20例;年龄61~87岁,平均72.4岁.所有患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术后观察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后凸矫正、并发症发生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单侧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86±32)min,平均每椎体注射骨水泥(3.9±1.6)ml,术后平均随访(32.5±17.2)个月;双侧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20±26)min,平均每椎体注射骨水泥(5.4±2.1)ml,术后平均随访(30.7±14.3)个月.疼痛VAS评分:单侧手术组术前为7.4±2.1,术后为2.7±1.9,末次随访为3.1±2.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手术组术前为7.9 ±2.1,术后为2.3±2.5,末次随访为2.7±2.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均比术前有显著增加,且维持至末次随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单侧手术组平均矫正7.2°±4.9°,双侧手术组平均矫正7.3°±5.9°,各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对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SF-36生命质量调查表8个领域中有6个显著提高.41例中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肺栓塞1例.结论 单侧或双侧K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6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该组全部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8个月,髋关节术后按Harris评定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0%,有2例出现内固定失效,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未愈合及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Femoral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means fractures happened 5 cm away from inferior margin level of small trochanter. Most of this kind of fracture is unstable fractures caused by trauma mostly and characterized with large malposition, splintered and difficult to be treated. It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severe complications if treated improperly.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28例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前柱高度、Cobb角及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28例均获得随访至少1年。术后2 d及末次随访结果提示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椎体高度、Cobb角及行动能力均取得明显改善(P0.01)。结论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手术中只使用一个球囊,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