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观察络风宁1号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日1次;匹伐他汀钙片2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络风宁1号方,每日1剂,每日2次。2组疗程均为28天。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心电图疗效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均无明显降低,仅表现出下降趋势;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Lp-PLA2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TNF-α水平表现出下降趋势。结论络风内动病机学说指导下的络风宁1号方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效应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Lp-PLA2水平,调节血清TNF-α含量,起到抗炎稳定斑块作用,从而改善心肌氧供平衡进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右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介入治疗技术与疗效.方法 8例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9例闭塞患者,原发病14例动脉硬化、3例大动脉炎,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56±11)岁,接受介入开通治疗.经股或联合经右肱动脉途径入路行动脉闭塞段的开通、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其中6例应用颈动脉脑保护装置.结果 1例双向均未开通闭塞段,16例获得成功治疗.手术成功的患者中,狭窄和闭塞患者各8例,5例行单纯球囊扩张、11例球囊扩张后行支架置入,术后即刻血流通畅.完成治疗后6例脑保护装置均安全回收,无脑梗死事件发生.手术后随访1~ 66个月,平均(24±18)个月.术后10个月1例(置入支架者)再狭窄,球囊扩张后狭窄开通;1例大动脉炎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脑梗死;其余患者均无缺血症状再发,超声及CTA检查(9例患者)SA血流均通畅.结论 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可安全、有效解决右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症状性内脏动脉夹层(SAD)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回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症状性SAD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腹部增强CT和CTA检查显示15例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5例腹腔干动脉夹层,1例脾动脉夹层。5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并发肝动脉血栓形成。16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ESP)治疗患者中2例行ESP联合肠切除术,2例行置管溶栓联合ESP治疗;围手术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2~74个月,平均19.1个月。 ESP治疗患者腹部疼痛及血便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腹痛复发;CTA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位置良好,无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术后3个月因脑卒中死亡。结论症状性SAD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CTA检查能确诊大多数病变,但要注意不典型表现;ESP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室旁核输注褪黑素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在下丘脑室旁核中植入微型渗透泵并输注褪黑素或人工脑脊液(vehicle,V),1周后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测量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脏超声指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用于测定室旁核细胞的NAD(P) H亚单位NOX2的活性以及Cu/Zn-SOD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室旁核输注褪黑素显著减小了心肌梗死面积,降低了NE和NOX2的活性,并提高了Cu/Zn-SOD的表达水平,改善了大鼠的心脏功能。结论室旁核输注褪黑素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并进一步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心脏剂量学参数与放射性心脏病发生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7例肺癌接受胸部放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放疗计划,在放疗计划系统下勾画心脏并计算心脏的剂量-体积参数,分析其对放射性心脏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全心脏的平均剂量、V剂量或最大剂量与放射性心脏病的关联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心脏的剂量-体积参数不是放射性心脏病的理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小肠肿瘤X线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原发肿瘤的临床资料和X线所见。结果:小肠原发肿瘤的X线表现包括:(1)充盈缺损;(2)肠腔狭窄;(3)黏膜破坏,管壁僵硬;(4)龛影;(5)肠管移位;(6)肠梗阻。结论:依照上述X线表现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物治疗骨折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13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折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男9例,女4例;年龄28~64岁,平均34岁,探寻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失败原因。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4个月,平均6个月。13例内固定物失效的病例中,手术操作失误7例,内固定物选择失误6例,13例中同时术后负重过早6例。结论治疗理念理解不足、内固定选择不当、手术操作失误、皮肤软组织条件差及术后过早负重可能是术后发生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减少医源性因素和增加患者的医从性是有效避免此类并发症发生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982~1989年,沂源县石沟村连续发生痢疾和肝脓肿病人,为查明病因进行了流行情况的调查。该村位于我县中部,沂河源头东岸。全村121户,居民483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卫生条件差。厕所与猪圈通用,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即施于田间、菜地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小儿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5例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儿划分为两组,纳洛酮复苏组和常规复苏组,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23例中自主呼吸恢复16例(69.6%),自主循环恢复18例(78.3%),复苏成功15例(65.2%);常规复苏组分别为9例(40.9%)、14例(63.6%)和8例(36.4%),两组三项复苏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能明显提高小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促进呼吸和循环恢复,减少致残率,在小儿心肺复苏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观察姜黄素对人肥大细胞系HMC-1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ELISA、定量RT-PCR、免疫印迹及caspase-1活性检测等实验来反映姜黄素的作用。结果:姜黄素能抑制HMC-1细胞TSLP的产生及mRNA的表达,50μmol/L姜黄素的最大抑制率能达到29.5%±5.3%。姜黄素对PMA与A23187诱导的核内NF-κB p65表达也有抑制。此外,降低在激活HMC-1细胞中显著增加的caspase-1活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姜黄素可抑制TSLP的表达,对炎症及特应性疾病等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