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06篇 |
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4篇 |
儿科学 | 84篇 |
妇产科学 | 57篇 |
基础医学 | 57篇 |
口腔科学 | 63篇 |
临床医学 | 523篇 |
内科学 | 400篇 |
皮肤病学 | 20篇 |
神经病学 | 148篇 |
特种医学 | 215篇 |
外科学 | 1047篇 |
综合类 | 1088篇 |
预防医学 | 289篇 |
眼科学 | 98篇 |
药学 | 47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09篇 |
肿瘤学 | 12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46篇 |
2020年 | 141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56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379篇 |
2013年 | 372篇 |
2012年 | 349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332篇 |
2009年 | 347篇 |
2008年 | 309篇 |
2007年 | 237篇 |
2006年 | 241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200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SCT诊断ADPKD并发症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多囊肾患者的CT表现,观察多囊肾肾实质、周围脏器及肾周筋膜的变化,确定有无并发症及病变范围.结果 18例患者中,无任何症状1例,高血压症状并肝脏多发囊肿,表现双肾及肝脏多发大小不等囊肿,或并出血、结石、钙化者共8例,其中1例脾脏见一小囊肿;腹部包块、疼痛及尿路感染症状者9例,双肾体积明显增大,轮廓呈球形突出,但仍有肾形,显示肾实质明显受压,肾盂肾盏变形,并见弧形和不规则型高密度影,肾筋膜增厚,肾周脂肪间隙模糊,呈不均匀密度增高影.结论 多螺旋CT能清楚显示肾周脂肪和筋膜,是病灶检出和定位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早期发现病变、制定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2-2012年北京天坛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28例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中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3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该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迟发出血发生率为4.9%(31/628),明显高于同期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0.9%(122/13 479),P< 0.001].31例术后迟发出血患者中,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39岁±20)岁;出血时间发生在术后第5~23天,中位时间为术后第8天.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高压和(或)脑膜刺激征(71.0%),脑疝(16.1%),癫痫(9.7%)以及晕厥(3.2%).11例出现二次出血,二次出血发生率为35.5%(11/31).25例患者康复出院,其中21例恢复满意,另4例神经功能障碍较前加重;其余6例死亡.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并发迟发出血的时间发生在术后第5~23天,且术后1周左右迟发出血比例较大,出血后二次出血发生率高.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警惕,争取早发现,早抢救;出血发生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Several recent reports have described the occurrence of longitudinal stent deformation(LSD, defined as the distortion or shortening of a stent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following its successful deployment. However, few reports have described LSD prior to any stent deployment. This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complication is the result of modifications to stent design. 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e new-generation stent platforms have a reduced number of connectors, which in turn causes a reduction in longitudinal stent strength. To corroborate previous findings by our lab and others(Vijayvergiya et al, 2013), we describe here two cases of LSD prior to stent deployment that occurred due to crushing of the proximal stent edge by the guide catheter while attempting to withdraw the crimped stent. In addition, we discuss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such as the length of the stent, and specific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technical guidelines and use of fluoroscopic guidance for maneuvering the stent during the procedure.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5月~2013年8月在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分别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15.40±3.97)h、(28.12±7.81)h、(43.27±8.16)h、(8.16±1.9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1.24±7.02)h、(34.71±9.82)h、(52.14±12.15)h、(10.04±2.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2.24、2.18、2.23,均P<0.05);干预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依从性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骨科住院保守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n:42)和护理干预组(n=42)。两组患者均予以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规保守治疗。常规护理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护理干预组的总依从性率为95.24%,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80.95%)(X2=4.09,P〈0.05);护理干预组的腰背肌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86%,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6.19%)(x。=4.46,P〈0.05);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66.67%)(x。=8.05,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腰背肌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控压冲洗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中经膀胱造瘘管做控压冲洗105例(控压组),术中高压冲洗135例(高压组)。对2组膀胱内压力变化、手术时间、切除的平均前列腺重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冲洗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手术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术后主要并发症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控压组在膀胱内压力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1周的IPSS评分、Qmax方面明显优于高压组(P〈0.05),且主要并发症少。结论控压冲洗下行PKRP术,具有保持术中视野清晰、利于手术连续操作、节约手术时间、减少主要并发症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儿童内源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治特点,总结硬支气管镜在儿童内源性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治价值及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儿童硬支气管镜诊治的30例内源性支气管异物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异物全部由硬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其中痰栓25例、肉芽4例、伪膜1例。顺利康复出院29例,另外1例术后结核芯片检查示阳性,提示结核感染,后转结核病院治疗。结论硬支气管镜检查术可确诊及有效治疗内源性支气管异物,术前准备要充分,手术操作应轻柔准确,并注意观察患儿全身状况,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回肠膀胱输出道造口术前定位对患者术后造口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作者医院2010-03/2014-02月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和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治疗的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术前由造口治疗师、手术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造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在术中进行定位造口。术后随访6个月,对患者的造口情况、生活质量进行记录并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对造口的适应性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回肠术前造口定位可有效减少造口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对造口的适应性,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5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二组患者的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和住院时间的心理状态。结果 对照组患者失语症发生率14.04%,构音障碍为7.02%,肌力不足21.05%;观察组分别为1.72%,0.00%和5.17%,二组患者失语症和肌力不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音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转(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和Bat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Zung焦虑评分(58.8±2.5)和Zung抑郁评分(55.4±1.6);对照组住院期间的Zung焦虑评分(66.7±2.8)和Zung抑郁评分(67.8±2.4),二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语言和运动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