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例胎盘植入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琳  常青  江露 《重庆医学》2004,33(5):684-685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5年来共收治15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患者行子宫切除,约占6.7%;13例植入病灶切除后缝合止血,保守治疗成功.结论大多数胎盘植入患者均可行植入病灶切除术,保留子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穿透性胎盘植入的诊治思路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有剖宫产史,术中均明确诊断。例2术中见宫体左侧陈旧疤痕破裂,胎盘种植肌层并穿出,行破裂口部分植入胎盘及宫壁切除修补,保留子宫。其余病例术中均见胎盘从子宫下段老疤痕处穿出,未穿透浆膜层,表面血管丰富怒张,术中直接切除子宫。术后病理均证实胎盘植入。结论:穿透性胎盘植入产前诊断困难,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胎盘植入可能,做到产前明确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降低穿透性胎盘植入风险的最好方法是预防。  相似文献   
3.
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魏晓燕 《现代医院》2012,12(3):56-57
目的探讨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18例患者,总结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结果 18例患者均采用雌激素配合缩宫素使用,术中采用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大大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其中有2例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加行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结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患者临床上采用雌激素配合缩宫素的使用,术中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2例合并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患者加行经子宫后路子宫切除术,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26岁,经产妇,孕2产1,2009年孕足月顺产1胎。末次月经(last menstrual period,LMP)2011年5月20日,经期经量如常,停经2月时曾行B超检查提示早孕,孕早期无阴道出血。于2011年8月29日21时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呈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穿透性胎盘植入的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2月穿透性胎盘植入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7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其中有剖宫产史3例,刮宫史5例,盆腔手术史1例.7例均为术中诊断,术后病理确诊.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4例,宫颈妊娠1例,宫内感染1例.其中5例行剖宫产加子宫切除术,其中2例再加化疗,2例加膀胱修补术,1例加右卵巢囊肿剔除术.产后出血约605~3000ml.结论 穿透性胎盘的产前诊断较为困难,产后较为明确.治疗首选全宫切除或次全宫切除术.要加强对胎盘植入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31岁,G4P1,因停经33周,持续性下腹痛5h于2006年2月3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足月顺产1次;终止妊娠1次,因胎盘残留致宫腔感染,此次妊娠清宫2次;人工流产1次。本次妊娠经过顺利,无阴道出血史,发病前无创伤,无性生活史,呕吐胃内容物1次。体格检查:T36.6℃,呼吸20次/min,脉搏80次/min,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心肺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因足月顺娩后胎盘未排出伴阴道少量流血2天于2009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2天前因停经38+4周,胎膜早破入当地区医院,当日行缩宫素点滴引产,胎儿娩出后30min胎盘未剥离,予手取胎盘,取出少量破碎胎盘及胎膜组织,阴道流血约150ml。查彩超示胎盘植入,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8.
        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disorders,PAS)包括胎盘粘连(placenta accreta,PA)、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PI)和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PP)[1]。PA是指胎盘绒毛突破蜕膜基底层,与子宫肌层粘连;PI是指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PP是指胎盘绒毛侵及子宫全层,并达到浆膜层,严重者侵及宫旁、宫颈及膀胱等子宫毗邻器官。PP系最严重的PAS类型,随着孕周进展PP发生自发性破裂导致严重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风险最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5岁,因停经约2月伴阴道不规则流血18天,腹痛1天,于2007年11月24日19时入院。  相似文献   
10.
1例子宫瘢痕部位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性胎盘是产科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尤其穿透性植人胎盘引起子宫穿孔或破裂,不仅出现在分娩第3期,而且在妊娠中后期亦可发生,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子宫内膜缺如、受损或发育不良,其产前不容易诊断,若处理不当,可引发产后大出血,甚至危及产妇生命。2007年5月14日我科收治1例子宫瘢痕部位穿透性胎盘植入致不全子宫破裂的病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