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406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370篇
预防医学   140篇
药学   197篇
  3篇
中国医学   12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身心疾病,包括躯体痛觉异常、认知障碍、负性情绪等多个方面的改变,同时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结构的改变。本文将对慢性疼痛与下行疼痛调节通路、疼痛情感-认知调控网络以及中脑边缘奖赏网络的相关性,以及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探讨下行疼痛调节通路、疼痛情感-认知调控网络以及中脑边缘奖赏网络在慢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类疾病提供更优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3.
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太极拳和八段锦导引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慢性疼痛。以肌纤维痛、慢性腰痛和骨关节炎为例,分析太极拳和八段锦对慢性疼痛患者痛感觉和痛情绪的缓解作用,探讨这两种功法通过肢体局部拉伸激活深部组织感觉传入的镇痛机制,认为其可通过促进交感-副交感的平衡发挥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作用,并可能通过干预与情绪和压力相关的脑区缓解痛情绪。  相似文献   
4.
5.
6.
<正>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是一种神经调控方法,通过将刺激电极植入到相应脊髓节段的硬膜外腔隙内,用一定的电脉冲刺激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及后柱传导束,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从而消除疼痛。临床上对于传统药物、物理、心理及神经阻滞疗法均无效的慢性疼痛,SCS是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使患者疼痛区域的疼痛感觉被一种麻酥感代替,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1],慢性疼痛是指持续3个月以上无明确组织损伤的疼痛,它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不仅是疼痛,还会有身体功能的衰退。研究表明慢性疼痛患者几乎都伴有日常活动功能受限,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活动、休闲活动、社交活动、睡眠,严重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文献进行述评,为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对近10年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fMRI研究进行回顾,依据病种选择、样本量计算、试验设计、研究结果四方面内容进行述评,分析并总结当前研究现状。结果偏头痛、膝骨关节炎和下腰痛是目前研究中涉及频次最高的3个病种。受试者的疾病亚型、年龄段、利手习惯及fMRI禁忌症在研究中基本都保证了一致性和规范性。但多数研究仍存在样本量计算方式不明确的问题。对照组设置主要包括标准对照、无效对照和安慰对照。针刺效应因素在各研究间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中结局指标包括疾病特异性量表、疼痛评分及心理、精神状态的评估。fMRI设计以静息态和单一任务态设计为主,多任务fMRI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证实针刺可调节疼痛处理网络的功能连接,有效建立心理物理疼痛稳态。结论运用fMRI探讨针刺治疗慢性疼痛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丰硕,未来可通过扩大病种的选择,完善质量控制,关注针刺效应影响因素,丰富数据处理手段,借鉴多学科任务设计方式等方式,促进针刺疗慢性疼痛机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究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入组的15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0.62±12.85)岁;随访6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为21.05%(32/152);疼痛主要分布于患侧腋窝处[43.75%(14/32)],疼痛性质主要为麻木[78.12%(25/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前焦虑抑郁、手术方式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P_均<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慢性疼痛的概率较高,且高龄患者、术中行腋窝淋巴节清扫、术前焦虑抑郁及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更易于术后出现慢性疼痛,术前做好评估,选择合理术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