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61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54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273篇
预防医学   299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07篇
  5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637篇
  2011年   720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建卡及部分产时、产后原尚未建卡的9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孕产妇静脉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孕产妇血清弓形虫IgG及IgM抗体,同时对其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妇感染弓形虫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的980例孕产妇中,共检出弓形虫抗体阳性112例,阳性率为11.43%;其中IgM阳性27例,IgG阳性37例,IgM、IgG两者均阳性4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动物密切接触、有输血史及喜食生/半生肉是影响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活动性感染组、急性感染组、既往感染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14.58%)、(11.11%)、(13.51%),均高于无感染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90,P<0.05)。结论孕产妇是弓形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与动物密切接触、有输血史及喜食生/半生肉是孕产妇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孕前、孕期开展血清学检查诊断弓形虫感染,对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 孕产妇尿失禁(UI)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盆底肌训练是UI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前期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发现相比于常规宣教,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盆底肌训练并未显现出预防优势,其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目的 本研究拟对一项基于APP的妊娠期盆底肌训练的干预研究的阴性结果进行探索性分析,旨在探讨产后UI预防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获益的亚组人群。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前期开展的一项RCT,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6—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产科门诊招募了126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有爱屋"APP进行尿失禁自我管理,干预周期为2个月。产后42 d随访时收集两组产后相关资料,包括产后42 d UI发生情况。以产后是否发生UI为结局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混杂因素及其与干预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产后UI发生的影响。针对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分层分析,探讨是否存在能从APP干预中获益的亚组人群。 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阴道分娩史、入组时存在UI、Broome盆底肌自我效能量表(BPMSE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时存在UI是产后发生UI的危险因素〔OR=15.897,95%CI(4.724,53.495),P<0.001〕;BPMSES得分与干预方式的交互作用可影响产后UI的发生〔OR=1.034,95%CI(1.017,1.05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时存在UI症状的孕妇,干预组产后U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8,P=0.041);入组时不存在UI症状的孕妇,两组产后U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284)。 结论 推荐有UI症状的孕妇使用"有爱屋"APP或许可预防产后UI的发生。而对于妊娠期没有UI症状的人群使用"有爱屋"APP预防产后UI发生的证据尚不充分。另外,不管有无UI症状,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高的孕妇有望从APP干预中获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我国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以期为决策者制定政策和提高我国孕产妇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年鉴》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质量,运用TOPSIS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06-2015年我国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总体稳步提升,排名最差的年份是2008年,排名最好的年份是2015年。结论 TOPSIS方法评价我国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质量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危重孕产妇的发生情况,分析孕产妇发生危重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减少孕产妇发生危重情况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云南省16家医疗保健机构所有出院孕产妇的资料。结果共收集187 226例孕产妇,活产数160 361例,危重孕产妇的发生率为3. 40‰;危重孕产妇的发生原因以产科出血最多,占68. 09%,其次是贫血、高血压,分别占48. 76%、37. 06%;孕产妇年龄<18岁、文化程度较低、经产妇、孕期未进行过产前检查及既往有剖宫产史是孕产妇发生危重情况的危险因素。结论关注未成年少女怀孕,重视经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孕产妇的孕产期健康教育,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规范产前检查,控制剖宫产率等措施可以减少危重孕产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孕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112例孕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不接受分娩镇痛,观察组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统计两组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不良分娩结局(围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93%(5/56),低于对照组的23.21%(13/56)(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且可显著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风险,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流动孕产妇管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流动孕产妇的管理率。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780例流动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孕期保健管理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0例。对照组未获得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措施,观察组提供规范的孕产期保健管理,包括孕产知识宣传教育,单个独立进行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孕产妇的心理教育、高危妊娠咨询、产后随访等。比较两组孕产妇各指标变化情况,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和产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对保健知识正确回答率为6. 89%~50. 00%,观察组对保健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明显增加,其中关于孕期运动情况、孕期性生活、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和分娩前的表现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达10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孕产妇对保健知识的态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流动孕产妇管理中可以扩大保健知识的宣传,改善对孕产妇保健的态度,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高龄孕产妇妊娠期的运用价值,为高龄孕产妇凝血功能监测及相关防治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年龄≥35岁(高龄)孕产妇130例(观察组)、年龄35岁孕产妇150例(对照组),测定各组不同妊娠期凝血功能4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及TEG指标[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结果观察组年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生产史、流产次数、产前检查次数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凝血4项指标:两组妊娠12周内、30~34周、37~42周PT、APTT、TT、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TEG监测:观察组妊娠12周内、30~34周、37~42周α角分别为(67. 12±3. 48)°、(70. 25±3. 50)°、(71. 12±3. 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 30±2. 52)°、(68. 53±3. 32)°、(69. 41±3. 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妊娠30~34周、37~42周MA值分别为(68. 47±2. 63) mm、(69. 52±3. 43) 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 54±2. 56) mm、(67. 18±3. 2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指标两组不同妊娠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高龄孕产妇进行TEG监测能准确显示机体凝血状态,以α角、MA为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高龄孕产妇中妊娠期风险评估与保健的价值。方法此次抽选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收的高龄孕产妇(3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150例)、甲组(150例)。乙组不实施妊娠期风险评估,而甲组实施妊娠期风险评估及保健,并选同期150例适龄孕产妇作为丙组,丙组也实施妊娠期风险评估及保健,比较三组的新生儿情况、孕产妇情况。结果甲乙丙三组的死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甲乙丙三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不显著,P>0.05。丙组的巨大儿率、低体质量儿率都显著低于甲组、乙组,甲组的巨大儿率、低体质量儿率都显著低于乙组,P<0.05。丙组的产后出血率、妊娠期糖尿病率、妊高征率、早产率、剖宫产率都显著低于甲组、乙组,甲组的产后出血率、妊娠期糖尿病率、妊高征率、早产率、剖宫产率都显著低于乙组,P<0.05。甲乙丙三组的过期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龄孕产妇来说,其出现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要比适龄孕产妇高,给予高龄孕产妇妊娠期保健可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效果。方法:医院通过分析孕产妇保健管理中常见问题,自2018年1月起加强信息化管理,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1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与孕产妇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保健管理各指标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孕产妇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孕产妇保健采用信息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孕检有效率,提升孕产妇保健管理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