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921篇 |
免费 | 50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4篇 |
儿科学 | 584篇 |
妇产科学 | 529篇 |
基础医学 | 1064篇 |
口腔科学 | 177篇 |
临床医学 | 5750篇 |
内科学 | 4452篇 |
皮肤病学 | 121篇 |
神经病学 | 1828篇 |
特种医学 | 92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3185篇 |
综合类 | 13027篇 |
预防医学 | 2242篇 |
眼科学 | 147篇 |
药学 | 4230篇 |
126篇 | |
中国医学 | 893篇 |
肿瘤学 | 726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51篇 |
2022年 | 1769篇 |
2021年 | 2054篇 |
2020年 | 2595篇 |
2019年 | 1424篇 |
2018年 | 982篇 |
2017年 | 1970篇 |
2016年 | 2080篇 |
2015年 | 1987篇 |
2014年 | 3188篇 |
2013年 | 3056篇 |
2012年 | 3537篇 |
2011年 | 3642篇 |
2010年 | 3255篇 |
2009年 | 3079篇 |
2008年 | 2750篇 |
2007年 | 1911篇 |
2006年 | 1668篇 |
2005年 | 992篇 |
2004年 | 1075篇 |
2003年 | 472篇 |
2002年 | 448篇 |
2001年 | 374篇 |
2000年 | 379篇 |
1999年 | 493篇 |
1998年 | 377篇 |
1997年 | 313篇 |
1996年 | 264篇 |
1995年 | 163篇 |
1994年 | 131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评分标准对宫腔粘连(IUA)手术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纳入2010年1月-2017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诊断并治疗的IUA患者,选取其中随访2年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arch分类、AFS评分、ESGE评级和中国评分对其进行分级评估,进而比较不同评分标准对IUA术后2年内妊娠率、活产率及有效率的预测作用.结果 ESGE评级对IUA术后活产率和有效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对妊娠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0.754、0.635;March分类对术后活产率、有效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AUC分别为0.652、0.725,对妊娠率的预测效能不佳;AFS评分、中国分级评分对IUA预后的预测效能不佳.结论 在预测IUA预后方面,ESGE评分优于March分类、AFS评分、中国评分,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劳力性热射病(EHS)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急症,起病急且识别困难.预防EHS发生的重点包括对环境的专业评估、预防措施的提前制订、发病内外风险因子的识别、热适应和耐力训练的事前进行、高风险人员的实时状态监测等.EHS发生后,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现场识别及诊断,继而迅速实施有效的降温措施,为EHS患者转入医院治疗赢得时间.本文对目前EHS患者从现场到医院的国内外救治现状进行综述,总结目前EHS识别、诊断、降温措施、医院内外救治的理念与原则,以期为医院内外EHS救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E-NEN)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级及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5例经病理诊断为GE-NEN的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GE-NEN的影像征象(肿瘤体积、形态、强化方式及TNM分期)对GE-NEN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患者生存曲线,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用Log-rank法检验GE-NEN影像特征与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体积、形态、有无坏死或溃疡、T分期及N分期与其病理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GE NEN患者的生存情况与患者的年龄及病理分级相关,增强CT下肿瘤的体积、是否有囊变、坏死或溃疡及肿瘤TNM分期与患者生存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年龄、肿瘤是否有囊变、坏死或溃疡及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增强CT可以用于GE-NEN的分级诊断并可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中性粒细胞比值(ANRI)对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10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成功施行TACE,以5年总生存率绘制ROC曲线确定截断值,对术前患者的ANRI、AST与淋巴细胞比值(ALRI)、AST与血小板计数比值(APR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以确定上述因素对无病生存期(DFS)和生存期(0S)的预测价值.结果 ANRI与HBsAg、AST、肝硬化的存在、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及肿瘤的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ANRI、ALRI、APRI、NLR、PLR与接受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DFS和OS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ANRI被证明是该类患者D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术前ANRI>7.8的患者行TACE治疗后预后较差.结论 TACE术前ANRI水平是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独立的预测因素,ANRI水平较高往往提示该类患者行TACE治疗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TACE术的HCC患者858例,其中合并DM患者175例(DM组),HCC未合并DM患者683例(非DM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总体生存的差异.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可切除HCC患者TACE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AFP)、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和数目、肝硬化、TACE治疗次数以及BCLC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非DM组(P<0.05).DM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60.9%、27.5%和10.7%,非DM组为70.9%、36.0%和17.6%,经Log-rank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8).将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 cm、肿瘤数目多发、AFP>20 ng/ml、BCLC分期、以及合并DM是影响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是影响不可切除HCC患者TACE后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二次放疗食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14例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接受二次放疗.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风险模型进行COX风险比例分析,最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二次放疗食管癌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原发部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和分化程度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影响二次放疗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是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优于中低分化.结论:分化程度是影响二次放疗食管癌的主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更好地认识原发性卵巢Burkitt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1例原发性卵巢BL的病例及其参考文献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1年的预后.结果:原发性卵巢BL临床表现主要为腹部或盆腔肿块,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弥漫增生,主要由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中等大小,弥漫生长,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粗块状,核仁中等大小,嗜碱性,其中散在巨噬细胞,成"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79a(+),CD20(+),CD3(-),CD10(+),BCL-6(+),BCL2(-)和Ki-67(>90%).结论:诊断原发性卵巢BL需结合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对其鉴别诊断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8.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相当罕见和复杂的疾病,本文通过对1例40岁女性发生于右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Castleman病例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作回顾性报道。CD发病率较低,既往未见临床统计发病率,并且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分两型:局灶型和多中心型,两者诊断均较为困难,术前CT检查对诊断本病有一定帮助,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淋巴结活检有益于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基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和临床分类。预后因临床分型有所不同,局灶型预后较好,而多中心型预后较差,两者均存在一定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蛋白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MAP1LC3)在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癌前病变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与TSCC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TSCC手术标本及13例癌前病变、13例癌旁组织标本中PTEN、MAP1LC3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PTEN(X2=9.905,P=0.007)、MAP1LC3(X2=9.577,P=0.008)在TSCC组织、癌前病变、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SCC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4.7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9.23%,X2=4.926,P=0.026)及癌前病变组织(76.92%,X2=7.302,P=0.007);MAP1LC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28.26%)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1.53%,X2=4.896,P=0.027)及癌前病变组织(69.23%,X2=7.275,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TEN与MAP1LC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细胞分化无关(P>0.05).颈淋巴结从无转移到转移以及临床分期越晚,PTEN蛋白及MAP1LC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和MAP1LC3两种蛋白在复发组中阳性表达率皆较低,复发组与非复发组PTEN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9,P=0.039),而复发组与非复发组MAP1LC3的蛋白表达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X2=0.343,P=0.453).PTEN与MAP1LC3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自噬相关蛋白PTEN与MAP1LC3的低表达与TSCC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对TSCC的诊断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5-08—2016-08民航总医院住院诊断为AIS患者386例(后期排除12例),回顾分析其入院后尿蛋白水平、入院及出院时生活活动量表(ADL)得分.其中出院较入院评分改善≥5分者定义为短期预后改善,评分<5分者定义为短期预后不良.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尿蛋白与所评价的预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374例患者中,预后改善319例,其中男225例(70.5%),女94例(29.5%);年龄≤65岁151例(47.3%),>65岁168例(52.7%);高血压238例(74.6%),糖尿病128例(40.1%),高血脂274例(85.9%),尿蛋白阳性者119(37.3%).预后未改善55例,其中男34例(61.8%),女21例(38.2%);年龄≤65岁19例(34.5%),>65岁36例(65.5%);高血压46例(83.6%),糖尿病26例(47.3%),高血脂73例(48.2%),尿蛋白阳性31例(56.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P=0.016)、尿蛋白阳性者(P=0.009)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较差,提示尿蛋白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尿蛋白提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