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34篇 |
免费 | 20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29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232篇 |
内科学 | 230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3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105篇 |
综合类 | 671篇 |
预防医学 | 26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562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338篇 |
肿瘤学 | 15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203篇 |
2012年 | 217篇 |
2011年 | 330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92篇 |
2008年 | 394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作为急性脑梗死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51例(92.73%),对照组为43例(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7.02±3.63)分,对照组为(12.44±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洛酮在心肺脑复苏患者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复苏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复苏治疗。比较2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和健康状态、昏迷指数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高,评分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脑复苏的治疗中,纳洛酮的辅助价值较高,可以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患者健康状态好,昏迷指数低,可以作为心搏骤停的辅助治疗药物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结核丸辅助正规化疗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4例)采用2HRZE/4HR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n=2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结核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8%)(P〈0.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体征例数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减少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治疗后CD8则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中药结核丸辅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2):192-192
肿瘤支持治疗已成为肿瘤辅助治疗中一个全新理念,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放化疗的同时,应对其不良反应加以重视,积极进行肿瘤支持治疗,尤其是预防。Mellar P.Davis等联合主编《肿瘤支持治疗学》一书,主要内容包括肿瘤放化疗副作用处理、癌症相关的症状处理、并发症姑息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茵栀黄口服液作为辅助药物在肝炎治疗中的退黄疸作用以及安全性探究。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把5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5人,分组采取随机的方法。对治疗组实行为期15天的茵栀黄口服液口服辅助治疗,对照组则没有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辅助的治疗。依据胆红素的检测值将黄疸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观察治疗组肝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胆红素值的变化情况以及黄疸的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肝炎患者在较短时间内黄疸就消退,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胆红素处于中、高水平的肝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胆红素值都明显下降;胆红素值处于低水平的肝炎患者其胆红素值下降不够明显。在治疗期间,接受治疗的肝炎患者除了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以降低高胆红素血症高峰值,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莫沙必利)和观察组(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为(9.35±2.76)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腹痛症状完全消失时间(8.06±3.15)d(P〈0.05)。结论铝碳酸镁辅助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饮食处方卡在慢性湿疹患者治疗中作用。方法:我院住院慢性湿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传统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饮食处方卡的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处方卡辅助治疗慢性湿疹是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可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及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乳腺癌亦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随着早期检测技术及更有效的辅助治疗及靶向治疗的进步,许多国家乳腺癌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然而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乳腺癌复发、转移和治疗耐药等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乳腺癌中存在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组亚群,即乳腺癌干细胞。由于乳腺癌干细胞对传统治疗抵抗,即使经过有效的治疗,患者仍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只有传统治疗联合针对这一特殊亚群的靶向治疗,才有可能根除肿瘤,避免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中心中医内科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1例患者。我中心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足浴法对其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足部溃疡的面积、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足部溃疡的面积、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分别为90.19%、1.04±0.11cm2、47.88±5.13 mm/ms和40.61±4.88mm/ms,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足部溃疡的面积、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分别为50.98%、4.01±0.89cm2、38.94±3.72mm/ms和32.20±4.01mm/ms。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后足部溃疡的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均为3.9%,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足部溃疡面的愈合及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安全性高。此辅助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新癀片糊剂辅助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患者8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局部封闭加冷敷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之上采用新癀片糊剂进行辅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愈24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因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患者,在对其进行局部封闭加冷敷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新癀片糊剂进行辅助治疗,对于修复患者组织损伤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