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864篇 |
免费 | 39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79篇 |
儿科学 | 1237篇 |
妇产科学 | 773篇 |
基础医学 | 1493篇 |
口腔科学 | 427篇 |
临床医学 | 10590篇 |
内科学 | 6498篇 |
皮肤病学 | 524篇 |
神经病学 | 1717篇 |
特种医学 | 325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6231篇 |
综合类 | 30189篇 |
预防医学 | 6535篇 |
眼科学 | 674篇 |
药学 | 10301篇 |
117篇 | |
中国医学 | 2858篇 |
肿瘤学 | 378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1063篇 |
2021年 | 1292篇 |
2020年 | 2018篇 |
2019年 | 1127篇 |
2018年 | 680篇 |
2017年 | 1828篇 |
2016年 | 2138篇 |
2015年 | 2448篇 |
2014年 | 5236篇 |
2013年 | 5823篇 |
2012年 | 7465篇 |
2011年 | 8428篇 |
2010年 | 7629篇 |
2009年 | 7378篇 |
2008年 | 8142篇 |
2007年 | 5279篇 |
2006年 | 4013篇 |
2005年 | 2463篇 |
2004年 | 2621篇 |
2003年 | 1264篇 |
2002年 | 1559篇 |
2001年 | 996篇 |
2000年 | 949篇 |
1999年 | 1179篇 |
1998年 | 888篇 |
1997年 | 681篇 |
1996年 | 603篇 |
1995年 | 414篇 |
1994年 | 389篇 |
1993年 | 259篇 |
1992年 | 212篇 |
1991年 | 177篇 |
1990年 | 184篇 |
1989年 | 402篇 |
1988年 | 138篇 |
1987年 | 106篇 |
1986年 | 99篇 |
1985年 | 60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术前均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对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2种检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低于2种方法联合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均为筛查和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肿瘤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世界难题,当今肿瘤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能在肿瘤发生早期做出精确诊断,从而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肿瘤患者的死亡率逐年增高;此外,肿瘤治疗药物的靶向性差,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设计并开发新型靶向肿瘤的药物载体迫在眉睫.研究表明,靶向纳米材料在肿瘤特异性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极大的优越性.就靶向纳米材料、在肿瘤特异性诊断和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 MR 动态增强扫描(DCE)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特征,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 MRI 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 MRI 表现,尤其是DCE 及 DWI 特征。结果:30例肿瘤 MRI 平扫 T1 WI 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 呈等或稍高信号,T2 WI 抑脂序列呈高信号;所有病例 DWI 均呈高-稍高信号,ADC 值范围为(1.182±0.65)×10-3 mm2/s;动态增强扫描中24例病灶为 I 型曲线,6例为 II 型曲线;所有病灶第一分钟强化率为86.64%~87.99%,与正常卵巢对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一定的 MRI 表现特征,结合 DCE 及 DWI 的特征能对诊断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298例接尘对象分批组织同期分别摄高仟伏和DR胸片,先由6名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的医师随机均分甲、乙两组分别进行诊断,然后甲、乙两组合并阅片,使分组诊断不一致的结果得到统一.对DR和高仟伏两种胸片统一后诊断的胸片质量、小阴影的形态和大小、总体密集度、小阴影分布肺区数、尘肺分期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R胸片质量等级集中在优片(97.99%),高仟伏胸片集中在良片(93.63%);DR胸片和高仟伏胸片小阴影的形态和大小、小阴影总体密集度、尘肺分期经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42、0.406、0.436,符合率分别为88.26%(263/298)、67.79%(202/298)、65.77%(196/298);小阴影分布肺区数在下肺区DR胸片明显多于高仟伏胸片.结论 DR胸片质量明显优于高仟伏胸片,可用于尘肺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尤文肉瘤中的表达,为尤文肉瘤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将本院骨科自2009年1月~2012年11月间18例组织病理学上诊断为尤文肉瘤而尚未进行过放、化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的病例组,分别收集所有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的血液样本,测量血清中VEGF的水平.此外,选择20名来本院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亦检测其血清VEGF水平.结果 18例尤文肉瘤患者平均血清VEGF水平为4547.78 pg/ml,健康对照组为175.8 pg/ml,前者比后者显著升高(P<0.01).此外,在进行过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其化疗后的血清VEGF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尤文肉瘤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显著增高,比较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BE)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BE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例BE患者主要表现为痛经16例(57.1%),性交痛12例(42.9%),下腹疼痛8例(28.6%);有22例(78.6%)合并消化系统症状,16例(57.1%)合并不孕不育。患者确诊时间3-12 d。先后经阴道超声+直肠超声内镜检查8例,阴道超声+螺旋CT+直肠超声内镜10例,阴道超声+螺旋CT+结肠镜6例,阴道超声+螺旋CT+磁共振成像4例;经开腹手术治疗1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16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0.5-5年无复发病例。16例不孕不育症患者中,受孕10例(62.5%)。结论 BE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腹部及盆腔内来源不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下腹部及盆腔内来源不明肿块直径大于5cm的病例行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重建腹部及盆腔动脉血管影像,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成立2个诊断小组,A组仅凭CT断面图像做出诊断,B组凭CT断面图像及CT血管成像资料做出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的术前诊断准确率.结果:入组病例132例,显示肿瘤血管100例,MSCTA显示肿瘤血管的敏感性75.76%,肿瘤供血动脉作为肿瘤定位诊断依据的特异性95.00%,MSCTA组的术前诊断符合率92.42%,对照组的定位诊断符合率71.9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较好地显示下腹部及盆腔肿瘤的供血动脉,对下腹部及盆腔来源不明肿瘤的术前诊断尤其是定位诊断具有明显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R)技术在尘肺病检查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欲提交诊断的20世纪60~80年代参加国防施工的复退军人及部分经职业健康查体筛选的企业工人共计811例,同时拍摄高千伏(HkV)胸片及DR胸片,部分加照CT扫描胸片,并对二组胸片进行质量及尘肺病诊断一致性等方面的比较。结果二组胸片的质量对比发现:DR胸片总体质量优于高千伏胸片,尤其DR胸片的一级片率明显高于 HkV胸片,DR胸片的三级片率明显低于HkV胸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DR胸片在图像清晰度及肺部微细结构显示方面较好,两组胸片的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尘肺患者胸片在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分布范围方面无明显差别。结论 DR胸片质量好于HkV胸片,三级片率明显低于HkV胸片;DR摄影可用于尘肺病检查与分期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