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4篇 |
免费 | 13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63篇 |
内科学 | 10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32篇 |
综合类 | 237篇 |
预防医学 | 40篇 |
药学 | 10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1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各指标的相关性,评价两种方法在围术期检测凝血状况的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需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同步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与常规凝血试验.结果 胆囊结石组R值和K值明显缩短,α角、MA值和CL值明显增大,表明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R值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呈正相关,与纤维蛋白原(FIB)呈负相关.α角与PT、PT-INR、APTT呈负相关.MA值与FIB呈正相关,与PT、PT-INR、APTT呈负相关.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围术期血栓弹力图指标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两者可起到互补作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对于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出血风险、指导输血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探讨毒蛇咬伤患者体内凝血状态。方法86例毒蛇咬伤患者,50例正常对照,均作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和TEG检测。结果绝大多数(74/86)毒蛇咬伤患者TEG表现为低凝图象:R值7.7±1.9,K值6.8±4.7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α角38.8±16.3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Ma值38.2±16.5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窄(P〈0.01),CI值-7.4±5.2较正常对照明显减低。结论毒蛇咬伤患者体内存在病理性低凝状态,临床可根据TEG的变化诊断毒蛇咬伤患者的凝血状态,对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就血栓弹力图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抑制率及联合凝血常规功能指标来探讨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形成的因素。方法收集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原支架通畅组,比较两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四希酸(AA)途径和腺苷二磷酸(ADP)受体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间的差异、常规凝血常规指标和外周血小板之间的差异,来分析ISR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支架内再狭窄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关系不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PCI术后2年氯吡格雷反应低下为支架内再狭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是预测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氯吡咯雷反应低下在ISR的形成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抽取静脉血检测TEG(Thromboelastography),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K时间、α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及LY30。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结果 全麻组R、K术中及术后均低于术前,其中R值术后组内明显低于术前(P<0.05),组间明显低于硬膜外组(P<0.05);全麻组α、MA、CI及LY30术中及术后均高于术前,其中术后组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间明显高于硬膜外组(P<0.05);LY30硬膜外组术后组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全身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硬膜外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前者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早期临床救治中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发病24 h内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将患者分为轻症组33例(MAP组)、中重症组26例(MSAP组)和重症组14例(SAP组).完善相关检查,检测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描绘TEG[血凝时间(R)、血块成型时间(K)、α角、血块强度(MA)].记录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s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48 h改良Marshall评分,分析监测指标在3组中的变化.结果 中重症组较轻症组PT、APTT、FIB、DD的水平轻度升高(P>0.05);与中重症组及轻症组比较,重症组PT、APTT、FIB和D-D均显著升高(P<0.05).3 组R值、K值、α角和M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组R值、K值较中重症组和轻症组缩短,重症组α角、MA值大于中重症组和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症组R值、K值较轻症组缩短,中重症组α角、MA值大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和APACHⅡ及Marshall评分系统相关性分析:APACHⅡ及Marshall评分和R值及K值呈负相关(r=-0.127,-0.238,-0.459,-0.213);和α角、MA值呈正相关(r=0.439,0.267,0.379,0.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联合凝血指标可较真实地判断AP患者早期凝血纤溶状态,更准确地预测AP发病早期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救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与两种常见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的比较,评价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200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监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8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病房服用氯吡格雷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56例,并征集健康志愿者85例,使用PFA P2Y、光学比浊法(LTA)和血栓弹力图(TEG)同时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小板功能,评价PFA P2Y分别与LTA和TEG的相关性、符合率.结果 PFA P2Y vs LTA(r=-0.701,P<0.001);PFA P2Y vs TEG(r=0.475,P<0.001).PFA P2Y vs LTA的符合率为75%,κ=0.434(P=0.001);PFA P2Y vs TEG的符合率为67.9%,κ=0.242(P=0.046).以LTA的MARADP(ADP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50%作为实验室氯吡格雷抵抗标准,作ROC曲线,得PFA P2Y的cut-off值为119s(AUC 0.733,灵敏度75.6%,特异度73.3%).结论 PFA P2Y与LTA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符合率,与TEG的相关性和符合率较差.PFA P2Y可用于监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治疗,cut-off值为119 s,但与临床缺血事件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确认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评价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凝血功能改变,并分析两者的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D-dimer)值差异,从而明确RA是否增加TKA术后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风险.方法: 对行初次TKA术的12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RA患者42例,OA患者84例.所有患者术后12 h开始使用10 mg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术前检测D-dimer,并于术后第1、3、5、7天行TEG及D-dimer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高凝患者比例及D-dimer值差异,并分析原因.结果: OA患者术后第3天高凝状态患者比例较第1天降低,第3~7天高凝状态患者比例逐渐增加;而RA患者术后高凝状态患者比例逐渐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RA患者术前D-dimer值高于O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术后两组患者D-dimer值均先升高而后下降,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RA与OA患者TKA术后高凝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TKA术后DVT发生率在两者中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结果分析凝血紊乱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器官功能障碍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PICU诊断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儿(n=62)的临床资料,于诊断脓毒症当天(D1)、第2天(D2)、第3天(D3)检测患儿血常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器官功能指标(ALT、TBiL、ALB、Cr、BUN、PaO2/FiO2)、乳酸、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指标(APTT、PT、INR、Fib、D-dimers)、TEG指标(R、K、α、MA、LY30、CI).(1)比较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组间D1~3 TEG结果;比较低凝、高凝组组间D1炎症指标、D1危重评分.(2)比较低凝、高凝组组间D1器官功能指标(ALT、TBiL、ALB、Cr、BUN、PaO2/FiO2)、D1~3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和器官功能障碍数目.(3)比较存活、死亡组组间D1~3 TEG结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 Rank检验分析D1CI和APTT、PT结果与脓毒症28d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凝血紊乱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系:严重脓毒症组(n=21)较脓毒症组(n=41) D1~3TEG结果呈持续低凝状态:D1~2R及D1、D3K延长,D1~3α减小,D1~3MA、CI降低(P<0.05);低凝组(n=16)D1PRISM Ⅲ高于高凝组(n=26) (P<0.05);低凝组D1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高凝组(P<0.05).(2)凝血紊乱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关系:低凝组D1器官功能损害重于高凝组:D1Cr、BUN、ALT升高(P<0.05);低凝组D1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D1~3器官功能障碍累积数目高于高凝组(P<0.05).(3)凝血紊乱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低凝组病死率高于高凝组(62.5% vs.15.4%,P=0.002);死亡组(n=18)较存活组(n=44) D1~3TEG结果呈持续低凝状态:D1~2R及D1、D3K延长,D1~3α减小,D1~3MA、CI降低(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凝、高凝、正常组28d生存曲线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结果呈持续低凝状态可反映患儿脓毒症和MODS严重程度,TEG对预测脓毒症28d预后有参考价值.TEG对于综合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MODS和预测脓毒症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指导心脏术后患儿成分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心脏术后患儿103例,均在输血前检测TEG,根据R值、K值及MA值分别将患儿分为R值正常组(R≤10 min)85例及R值延长组(R>10 min)18例;K值正常组(K≤3 min)47例及K值延长组(K>3 min)56例;MA值正常组(MA≥50 mm)42例及MA值降低组(MA<50 mm)61例,记录其术后血浆和PLT的输注情况,比较组间术后输血情况以及输血前后相应的参数值.结果 R值延长组、K值延长组术后输注血浆者比例及血浆输注量分别高于R值正常组、K值正常组(P<0.05);R值延长组、K值延长组输注血浆后相应参数较前缩短,而R值正常组、K值正常组输注血浆前后相应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MA值降低组术后输注PLT者比例及PLT输注量均高于或多于MA值正常组(P<0.05),但两组术后输注血浆者比例及血浆输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减低组输注PLT后MA值较前升高(P<0.05),而MA正常组输注PLT前后MA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EG的R值、K值和MA值对心脏术后患儿成分输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使用国产血凝管和美国BD真空血凝管对血栓弹力图(TEG)各检测参数的影响.方法 比较采用浙江康是公司和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两种真空抗凝管检测TEG各个参数的差异.结果 经配对资料非参数秩和检验,TEG结果中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最大振幅(MA值)、MA后30min振幅减少百分率(LY30)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Angle角)2个参数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品牌血凝管对TEG结果检测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各个实验窒确立自己TEG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