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8篇 |
免费 | 6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124篇 |
妇产科学 | 238篇 |
基础医学 | 435篇 |
口腔科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1466篇 |
内科学 | 117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30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4篇 |
综合类 | 1841篇 |
预防医学 | 991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644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61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24篇 |
2020年 | 157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61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233篇 |
2014年 | 420篇 |
2013年 | 435篇 |
2012年 | 636篇 |
2011年 | 670篇 |
2010年 | 535篇 |
2009年 | 450篇 |
2008年 | 589篇 |
2007年 | 340篇 |
2006年 | 222篇 |
2005年 | 152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常中晚孕胎儿眼球玻璃体信号值随胎龄增长变化的一般规律,为临床监测胎儿眼球发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4年2月期间发育正常的中晚孕胎儿共99名(198只眼球)MRI资料;按胎龄大小分成5组,即17 ~21周、22 ~ 26周、27 ~31周、32~36周、37 ~40周.分别测量各胎龄组眼球信号值大小,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 ~21、22~ 26、27~31、32~36、37~40周胎龄组胎儿眼球玻璃体信号值分别为600.63±171.77、492.73±214.97、421.43±181.47、388.04±137.11、329.99±119.73.经方差分析显示,胎儿眼球玻璃体信号值随胎龄增长有逐渐减低趋势,组间比较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中晚孕胎儿眼球玻璃体信号值随胎龄增长有逐渐减低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儿的羊水量与心室 Tei指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孕妇152例,其中羊水过少者50例,羊水偏少者52例,羊水正常者5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胎儿心室Tei指数,比较3组胎儿的心室Tei指数。结果羊水正常组、羊水偏少组、羊水过少组右心室的 Tei 指数值分别为0.375±0.123、0.764±0.189、0.865±0.294;左心室的Tei指数值分别为0.363±0.151、0.670±0.219、0.778±0.298;羊水正常组、羊水偏少组、羊水过少组的左、右心室Tei指数依次升高(P<0.05)。结论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胎儿可出现心室Tei指数升高,监测Tei指数对评估羊水过少胎儿缺血缺氧的风险可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泌尿系统畸形胎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龄孕妇在产前诊断泌尿系统畸形胎儿的临床研究和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接收的1 642例平均年龄为35.2岁且孕周为14~38周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常规检查,同时观测孕妇腹中胎儿的健康状况,收集对孕妇以及胎儿的临床资料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怀疑为泌尿系统畸形的胎儿进行随访验证.对检测出泌尿系统畸形胎儿、疑似泌尿系统畸形胎儿和漏诊的病例,在分娩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随访,将随访的结果与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统计结果相对照.结果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 642例孕妇,对其超声声像特征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做出诊断.检测发现有42例泌尿系统畸形的胎儿,包含肾发育不良胎儿4例,占9.5%;多囊性发育不良8例,占19.04%;肾盂扩张15例,占35.7%;肾积水6例,占14.3%;肾缺如7例,占16.7%;巨膀胱1例,占2.4%;尿道下裂1例,占2.4%;进行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诊断结果与分娩后检查和随访结果一致,其中一例被误诊,产妇分娩后病症消失.结论 产前对高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出泌尿系统畸形胎儿的准确率较高.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使得泌尿系统畸形胎儿在产前即可作出诊断,为临床诊断、采取措施和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且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隔离肺(PS)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OSHA-35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6425例胎儿进行系统超声畸形筛查,对筛出的PS胎儿,依次扫查胸腔、腹腔。重点观察异常回声团块的二维超声像图特征,并用CDFI探查病灶的血供来源及内部血流情况,同时注意是否合并其他胎儿结构的异常,随访临床影像或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13例PS胎儿,均经活产后影像学检查或引产病理检查证实,PS的发生率为7.91/10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PS的准确率为100%。典型隔离肺超声图像特征是:胎儿胸腔内或腹腔内强回声或稍强回声团块、呈三角形或叶状、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供血动脉来自体循环动脉或其分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P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该病特有的声像图特征及由体循环供血的特点有助于与其它肺部疾病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超声检测胎儿腹围及半肩径对新生儿体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承德市妇幼保健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时的实际体重分为非巨大儿179例及巨大儿21例,对两组胎儿在妊娠30周时的超声检测腹围及半肩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儿组较非巨大儿组相比腹围、半肩径均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4、3.25,均P<0.05).腹围大于267.90mm和(或)半肩径大于75.00mm,腹围最佳临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1.90%,约登指数为0.334,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95% CI:0.613 ~0.773).半肩径最佳临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66.67%,约登指数为0.429,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95% CI:0.649~0.799).胎儿腹围和半肩径与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3、0.661,均P<0.05),即胎儿腹围、半肩径增大,其出生体重增加.结论 于妊娠30周时采用超声检测胎儿的腹围及半肩径可作为判断新生儿体重异常与否的重要指标,当腹围大于267.90mm和(或)半肩径大于75.00mm对预测巨大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前B超在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在成都市西区安琪儿妇产医院产前超声诊断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胎儿14例,回顾分析超声图像表现.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大动脉转位14例,经尸检均确诊为大动脉转位;其中14例四腔心切面显示正常;14例流出道切面显示两条大动脉呈前后平行排列;三血管切面显示12例为两条血管,2例三条血管排列异常;主动脉弓切面均显示不同程度增大.结论 产前B超在胎儿大动脉转位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有一定的特异性超声表现,诊断时应结合多个切面进行判断,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胎儿期低水平汞暴露对学龄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产妇进行健康问卷调查,采集脐血、胎发检测汞暴露水平.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对部分儿童进行随访,填写问卷,检测血汞、尿汞、发汞,并用Wechsler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对入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结果 研究期间共完成206例儿童的随访,其中男童102例,女童104例,平均年龄为89.6±3.5月龄.随访儿童的脐血汞几何均数为2.12μg/L,胎发汞为272.73μg/kg,7岁儿童随访时血汞几何均数为1.19μg/L,发汞为339.50μg/kg,尿汞为0.41μg/L.脐血汞水平与胎发汞和血汞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0、0.175),胎发汞水平与血汞水平、尿汞水平及发汞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4、0.248、0.242),血汞水平与尿汞水平、发汞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6、0.536).学龄期血汞水平对男童语言智商及总智商呈负性影响(β值分别为-15.18、-17.66).结论 胎儿期汞暴露处于较低水平,胎儿期汞暴露对儿童智能发育无明显影响,而儿童期汞暴露对男童智能发育可能产生一定的负性影响,而对女童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胎儿Dandy-Walker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超声诊断为DandyWalker畸形的13例胎儿的超声表现,并与MRI检查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的13例Dandy-Walker畸形中,3例为典型Dandy-Walker畸形,小脑蚓部完全缺如,与MRI检查结果一致。其余10例为变异型,小脑蚓部发育不全。MRI检查1例小脑蚓部发育正常;其余9例MRI证实为小脑蚓部发育不全。结论 超声对典型Dandy-Walker畸形诊断价值与MRI相同,可作为终止妊娠的依据。对变异型Dandy-Walker畸形的诊断,超声与MRI诊断符合率高,经乳突囟的冠状面对小脑蚓部检查成功率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超声检测不同孕期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最末尾骨远端距离的正常值,评估其在脊髓拴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400例正常胎儿及8例脊髓拴系的胎儿.随机选择40例胎儿,进行医师内及医师间测量结果的信度分析.建立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最末尾骨远端距离的正常值范围,比较正常组及脊髓拴系组的差别.结果 (1) 400例胎儿中,脊髓圆锥末端至最末尾骨远端的显示率为91%.(2)相同及不同医师测量的重复性良好(ICC:0.990~0.998),其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2.2~2.6 mm和-3.7~3.1 mm.(3)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最末尾骨远端距离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方程为:脊髓圆锥末端至最末尾骨远端距离=-23.09+2.39孕周(r=0.965,P<0.001).(4)8例脊髓拴系组的脊髓圆锥末端至最末尾骨远端距离与正常组相比明显缩短(P<0.001).结论 超声测量胎儿脊髓圆锥末端至最末尾骨远端距离简便可行,这一参数有助于产前诊断胎儿脊髓拴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具有"双泡征"疑似十二指肠闭锁的胎儿声像图分析,进一步认识"双泡征"在诊断胎儿十二指肠闭锁中的价值及注意点。方法 46157例妊娠18~40周来院行彩超检查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腹部进行标准横切面扫查,筛查出具有"双泡征"疑似十二指肠闭锁胎儿,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10例具有"双泡征"胎儿被发现,经临床证实9例为十二指肠闭锁胎儿,1例胎儿"双泡征"出现后又消失,后证实为健康胎儿。结论 "双泡征"在诊断胎儿十二指肠闭锁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其位置、形态、动态变化及检查时机对其在诊断胎儿十二指肠闭锁中的价值有重要影响,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