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脱垂瘢痕子宫阴式切除术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非脱垂瘢痕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引进特制阴道手术器械,对65例有盆腔操作史的瘢痕子宫行阴式全子宫切除(研究组),与同期经阴道无手术史非脱垂子宫切除66例(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术后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脱垂瘢痕子宫不再是阴式手术绝对的禁忌证,术后恢复仍能体现阴式手术的优势,但有2次或以上盆腔手术史和有慢性盆腔感染致严重粘连的,应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2.
3.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的选择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艳丽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4):291-292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再次剖宫产率亦不断升高,而且在临床上已将“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列为主要手术指征。许多产科医生不愿承担经阴道自然待产和分娩的风险,再加上产妇对子宫破裂出血、难产等恐惧心理障碍,致使重复剖宫产率逐年增高,手术危险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现将山东省莘县中医院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剖宫产率大幅度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大部分产科医生及产妇由于惧怕子宫破裂,危及母婴安全而再次选择剖宫产。如今,剖宫产术后再分娩已成产科临床突出的问题,其分娩方式一直存有争议。现回顾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我院产科剖宫产术后再次妊 相似文献
5.
6.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钳刮术前准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1 ̄14周瘢痕子宫妊娠钳刮术前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480例孕11 ̄14周瘢痕子宫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n=240)和对照组(n=240),分别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机械扩张法行刮术前准备,观察比较其临床效果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宫腔操作时间和术中出血量(5.2±1.2 min和52±15 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4±3 min合77±22 ml)(P<0.01和P<0.05)。观察宫颈成熟组显效率(97.16%)明显高于对照组(17.92%)(P<0.01)。观察组刮出组织物量(26±10 g)明显少于对照组(56±42 g)(P<0.01)。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17例;观察组术后体温白细胞总数升高30例,对照组97例;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1 ̄14周妊娠钳刮术前准备,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感染机会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161例瘢前子宫妊娠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其中经阴道分娩9.4%,前壁胎盘51%,粘连胎盘7.5%,前置胎盘5.7%,胎盘植入0.9%,后三者产后出血量显著增多,足月孕子宫破裂4.15,产褥病率6.6%,上述病理状态及术中可否见到子宫瘢痕与瘢痕形成距怀孕的时间无关,本组人工流产术和雷夫奴尔引产术未见严重并发症,认为提高第一次手术质量,给瘢痕子宫妊娠足月者予以阴道试产的机会,在警惕子宫破裂抽时,也要重视胎盘附着的异常。 相似文献
8.
报告103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妊娠分娩处理体会。103例为22~39岁,平均29.2岁,阴道分娩14例,再次剖宫产89例。产后出血多于400ml者22例,作者对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应用现代检查手段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状态,依此选择再次分娩方式,对预测再次分娩结局及降低重复剖宫产率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子宫瘢痪状态与分娩方式之间的关系,现对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4年1月至1998年10月我科选择58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宜产术后2a、有生育要求者,在非孕期用宫腔镜诊断其子宫瘢痕状态,待再次妊娠至37~38周时收住高危妊娠病房,在产前及产时用B超动态监测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变化,观察其分娩经过及结局。1.1研究对象本组58例均为生理妊娠、拟行阴道分娩者,23~29y,平均25.8y,再次分娩时间为孕38~4…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