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6例自然流产2~6次,封闭抗体阴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孕前孕后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治疗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和再次妊娠结局。结果治疗1个疗程(每疗程4次)118例患者封闭抗体转阳性,转阳率达93.65%,2个疗程转阳率100%。妊娠68例,63例保胎成功,保胎成功率93.63%;流产5例,流产率7.3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促使封闭抗体转阳并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妊娠保胎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封闭抗体(blocking antibody,BA)在反复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诊断和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BA可有效识别胚胎上父方的抗原,并与之结合,产生封闭作用,保护胚胎免遭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防止发生流产。流式细胞术(FCM)在临床已广泛应用[1],用于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对不明原因复发流产(URSA)患者的 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及 ELISA 法测量 URSA 患者 LIT 治疗前、后外周血 Treg、Th17细胞所占淋巴细胞比例和血清 IL-10、IL-17、TGF-β1水平,并对比及分析关联性。结果40例 URSA 患者 LIT 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Treg、CD4+CD25+CD127 low Treg 细胞所占比例高于治疗前,CD8-CD3+IL-17A +Th17细胞所占比例低于治疗前,且与前两者的改变分别呈负相关(r =-0.724,P <0.01;r =-0.571,P <0.01),Treg/Th17比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T 治疗后血清 IL-10、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分别与 CD4+CD25+Treg 细胞比例的改变呈正相关(r =0.654,P <0.01;r =0.658,P <0.01),IL-17水平降低,且与 CD8-CD3+IL-17A + Th17细胞比例的改变呈正相关(r =0.693,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IT 可能影响 URSA 患者的 Treg/Th17免疫平衡,提高 Treg 细胞亚群的数量、功能,降低 Th17细胞亚群的数量、功能,以此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主动免疫治疗质量控制以及疗效。方法:对505例URSA患者给予主动免疫治疗,于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治疗前从业人员培训、患者基本资料的采集、适应证选择、知情同意等,治疗过程中样本采集与保存、实验室无菌操作,免疫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随访。结果: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中进行再次生育力的评估有利于指导妊娠。再次受孕325例,占免疫治疗人数的67.29%(325/483);未妊娠149例,占30.85%(149/483)。妊娠后加强免疫治疗并综合保胎,283例成功妊娠,占受孕总数的87.08%(283/325);42例再次流产,流产率为12.92%(42/325)。结论:U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质量控制是保证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加用地屈孕酮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年将70例有复发性流产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5名要求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和地屈孕酮的患者为观察组,35名接受地屈孕酮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E2、P和HCG水平,以评估治疗结果,记录妊娠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孕次、产次、前次自然流产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清E2、P和HCG的水平在8周前及8~12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情况: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和地屈孕酮组35例,足月妊娠分娩成功34例(97.1%),地屈孕酮组35例,足月妊娠分娩27例(77.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加用地屈孕酮可以明显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继续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分析患者的封闭抗体(BA)水平变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BA水平以及妊娠结局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A转阳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封闭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干扰素(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功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仅可以促进BA转阳,改善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还可以提高分娩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封闭抗体(BA)及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对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URSA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E法检测外周血BA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reg细胞及NK细胞免疫表型,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前B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A阴性者与BA阳性者的妊娠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T、CD4+T、CD3-CD56+NK明显变化(P<0.05),CD8+T、CD4+T/CD8+T、CD3+THLA-DR+/CD3+、CD8+THLA-DR+/CD8+、CD4+T CD25+ CD127dimTreg、CD19+B、CD5+CD19+B、CD5-CD19+B、CD3+CD56+NK、CD56+CD69+NK无明显变化(P>0.05).妊娠成功者与失败者的CD3+T、CD4+T、CD4+THLA-DR+/CD4+、CD3-CD56+N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够提高BA阳性率,改善外周血T细胞、NK细胞的比例,BA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可作为评估主动免疫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益肾填精助孕方结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习惯性流产(HA)封闭抗体(BA)阴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BA阴性的H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治疗组给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结合益肾填精助孕方(仙芪益真胶囊和仙子益真胶囊)治疗。观察2组BA转阳率及安胎疗效。【结果】(1)BA转阳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BA转阳率为82.86%,优于对照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安胎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14%,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BA阴性的HA患者用益肾填精助孕方结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较单纯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疗法对早期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116例,其中试验组76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黄体酮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常规HCG及黄体酮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试验组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抗配偶淋巴细胞抗体(APLA)转阳率为91.19%;与对照组的妊娠成功率20.00%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72.97%)显著升高(P〈0.05),且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提高35岁以下的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妊娠成功率的效果更明显。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成功率,对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患者Treg和Th17转录因子(Foxp3、ROR-γt)和功能因子( EBi3、IL-17A)的影响.方法 确诊为原因不明性复发性流产的患者20例,并行一个疗程(3次)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Foxp3及ROR-γt因子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白介素(IL)-17A及IL-35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0.06)、(0.52±0.0);ROR-γt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0.11)、(0.42±0.09);IL-17含量分别为(16.12±4.16、14.72±1.98)ng/L;IL-35含量分别为(11.53±2.26、26.34±2.7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后Treg和Th17细胞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且Treg因子变化更为明显,提示在妊娠结局中Treg细胞可能起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