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7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108篇 |
预防医学 | 41篇 |
药学 | 66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8篇 |
肿瘤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腹式宫颈广泛切除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42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改良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改良组)31例和开腹广泛宫颈切除术(对照组)11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保留宫颈长度、切除宫旁组织长度,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随访患者宫颈创面愈合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复发情况及受孕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动脉损伤率、子宫切除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除淋巴结个数与切除宫旁组织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住院时间、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和宫颈黏连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复发,改良组患者术后月经减少发生概率为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 (P <0.05).结论 改良腹式宫颈广泛切除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早期宫颈癌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根治性切除手术和放疗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宫颈癌患者16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83例。A组采取子宫根治性切除手术;B组采取放疗。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于治疗后1年采用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A组患者便秘、排尿困难、尿失禁、阴道干燥、性交困难以及潮红发生率分别为71.08%、40.96%、42.17%、36.14%、19.28%和31.33%,明显高于B组(24.10%、14.46%、25.30%、20.48%、8.43%、6.02%);B组腹痛、腹泻、血便发生率分别为24.10%、44.58%、25.30%,明显高于A组(6.02%、7.23%、2.41%)。两组患者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在躯体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以及其他状况方面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期望制订个体化的方案,对于有生育需求的中青年患者更倾向于选择放疗;而对于已经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较好。 相似文献
3.
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005例宫颈疾病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镜检查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564例。阴道镜对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IN)、早期宫颈癌、宫颈尖锐湿疣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76%,98.4%.90.91%.93.75%。阴道镜下醋酸白色上皮对宫颈上皮内瘤佯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最敏感(敏感度91.16%),但特异性低(50.12%),宫颈涂碘后出现芥末黄15例,其中14例病理确诊为宫颈癌(93.33%)。富颈碘试验对宫颈癌的预示价值高。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有重要意义.可作为防癌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液基细胞薄层涂片阴道镜对早期子宫颈癌筛查临床与流调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 ( TCT)、阴道镜合用对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妇科就诊的患者作为筛查人群 ,选择从未进行 TCT、阴道镜及 HPV等检查 ,且均有性生活和非孕期妇女 (年龄不限 )共计 2 5 14例 ,其中本地户籍 12 9例 ( 5 .1% ) ,外地户籍 2 385例 ( 94 .9% )。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 ,结合 HPV- DNA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评价 TCT、阴道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该人群现患率 :H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为 1.4 % ( 34/2 5 14 ) ;SCC(鳞状细胞癌 )为 0 .3% ( 7/ 2 5 14 ) ;平均年龄分别为 33.6和 38.1;人群平均初次性交年龄、性伴数、孕次、产次分别为 2 1.5、 3.2、 4 .8、 2 .3;从事宾馆娱乐美容业占 6 7.3%、家庭妇女占 12 .0 % ,3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HPV (阳性≥ 1.0 pg/ ml) ( 0 .96 7,0 .84 4 ,0 .2 2 0 ,0 .998) ;TCT (≥ L SIL 为阳性 ) ( 0 .86 1,0 .95 9,0 .5 77,0 .993) ;阴道镜检查 (≥ CIN 为阳性 ) ( 0 .898,0 .6 89,0 .134,0 .993)。结论 :1该患病人群符合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 ,因此 ,在开放地区开展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TCT制片效果优良 ,敏感度和特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行阴道镜下活检患者428例,每一患者均行阴道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1/90),93.8%(317/338),79.4%(81/102),97.2%(317/326)。结论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特异度及灵敏度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全球发病情况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与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指标[1],如凋亡途径相关基因、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肿瘤转移相关的基因以及与生存相关的基因等。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67例诊断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下进行,开腹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组微创手术较以往的开腹手术有很大程度的改进,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梁志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4):1-2
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广泛子宫切除术(radicalhysterectomy)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式,经过100余年的发展,仍是目前经典的手方术式。但由于广泛子宫切除术手术范围广、创伤大,导致术中损伤了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盆腔自主神经(pelvicautonomicnerve),使患者术后出现排尿、排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探讨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开腹手术治疗者16例为开腹组,行腹腔镜治疗的20例患者为腹腔镜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1年癌症总体评价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评分量表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比较,腹腔镜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