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27篇 |
免费 | 1380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77篇 |
基础医学 | 410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755篇 |
内科学 | 304篇 |
皮肤病学 | 103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31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40篇 |
综合类 | 4449篇 |
预防医学 | 2144篇 |
药学 | 1700篇 |
27篇 | |
中国医学 | 549篇 |
肿瘤学 | 18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399篇 |
2021年 | 524篇 |
2020年 | 631篇 |
2019年 | 490篇 |
2018年 | 306篇 |
2017年 | 746篇 |
2016年 | 670篇 |
2015年 | 672篇 |
2014年 | 1195篇 |
2013年 | 1144篇 |
2012年 | 1308篇 |
2011年 | 1339篇 |
2010年 | 1129篇 |
2009年 | 957篇 |
2008年 | 965篇 |
2007年 | 583篇 |
2006年 | 421篇 |
2005年 | 207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宫颈癌中EGFR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和COX-2蛋白的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EGFR和COX-2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多元生存分析显示,EGFR和COX-2是独立的预后因子,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52(P=0.004)和1.88(P=0.039).结论 EGFR和COX-2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宫颈癌恶性程度判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0T 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子宫颈鳞癌病理分化程度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确诊为子宫颈鳞癌的患者311例,纳入研究组共87例.治疗前均接受常规MRI及DWI检查,b=1 000 s/mm2,并记录病理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采用GE AW4.5后处理工作站的分析软件病灶测量ADC值,共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所得结果应用SPSS 17.0软件,采用LSD及配对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低分化组平均ADC值(0.77±0.079)×10-3 mm2/s;中分化组平均ADC值(0.88±0.10)×10-3 mm2/s;高分化组平均ADC值(1.05±0.084)×10-3 mm2/s;低、中、高分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b期子宫颈癌平均ADC值(0.84±0.12)×10-3 mm2/s,Ⅱa期子宫颈癌平均ADC值(0.78±0.12)×10-3 mm2/s,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癌病灶分化程度越高,ADC值越高,ADC值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子宫颈癌Ⅰb期与Ⅱa期的ADC值之间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ΔNp63α基因过表达时人宫颈癌细胞Si-Ha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受ΔNp63α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方法 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ΔNp63α的转染组细胞株SiHa-ΔNp63α和对照组细胞株SiHa-NC.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两组细胞株基因表达谱变化,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基因芯片数据共筛选出差异倍数1.5倍以上的基因共1405个,其中843个基因在SiHa-ΔNp63α细胞中表达上调,562个表达下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生长与周期、信号转导、细胞通讯、细胞黏附、细胞转移和侵袭等功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抗原加工提呈、细胞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细胞黏附分子、补体系统等.结论 研究ΔNp63α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或信号通路,对探索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还原酶4(peroxiredoxin 4,Prdx4)蛋白表达的改变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将表达质粒pcDNA3.0-HA-Prdx4转染HeLa细胞;LV-Prdx4 RNAi重组病毒感染HeLa细胞,构建Prdx4 shRNA HeLa细胞系沉默Prdx4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证实Prdx4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pcDNA3.0-HA-Prdx4质粒转染组HeLa细胞的Prdx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Prdx4 shRNA HeLa稳定干扰细胞系Prdx4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rdx4过表达组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rdx4表达干扰组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上调Prdx4蛋白表达水平可促进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下调Prdx4蛋白表达水平可以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rdx4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宫颈癌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往研究显示,宫颈癌发生可能与体内ApoE、 CLU、 RelB和mTOR等血浆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此研究探讨宫颈癌发生与肿瘤组织中上述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关系,为建立宫颈癌早期预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鳞癌(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组织标本36例和正常对照组织25例。设计与合成ApoE、 CLU、 RelB和mTOR的mRNA序列特异性引物,采用定量RT?PCR方法,对宫颈癌和正常对照组织RNA进行mRNA表达水平鉴定。结果肿瘤组织中ApoE、 CLU和RelB 3种基因的转录水平上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mTOR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poE、 CLU和RelB表达水平变化与以往研究报道的血浆水平变化一致。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肿瘤组织内ApoE、 CLU和RelB表达水平上调存在密切关系,与血浆水平变化一致,证明这些基因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预警的组织和血浆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和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的表达在宫颈癌进展中的意义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组、CIN Ⅰ、CINⅡ、CINⅢ(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及浸润癌组HLA-G和HLA-E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比较两者在各组表达的差异及其对病人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 CINⅢ及浸润癌组HLA-G表达与CIN Ⅰ、CINⅡ和正常组比较U值分别为564.0、536.0和565.5,P均<0.05,HLA-E前两组的表达与后者比较U值分别为550.0、542.0和578.5,P均<0.05;并且HLA-G和HLA-E阳性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HLA-G和HLA-E的异常表达促使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影响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炎性因子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90例,参照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宫颈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输注生理盐水,试验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输注帕瑞昔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24 h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试验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术后12 h、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组间(F=6.814,P=0.000)、不同时间点间(F=6.785,P=0.002)、组间+不同时间点间(F=5.672,P=0.014)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试验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帕瑞昔布能够有效调节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分泌,进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羟喜树碱(HCPT)对宫颈癌HeLa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 CCK8检测Hela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GFP-LC3 shRNA转染和Hoechst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特异小体量的改变以及凋亡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HCPT抑制Hela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性(P<0.05),IC503μmol/L HCPT作用Hela细胞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的表达以及LC3-Ⅱ/LC3-Ⅰ比值发生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Bcl-2表达也发生明显改变(P均<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ela细胞带有GFP-LC3的自噬体增加,凋亡细胞也增多(P均<0.05).结论 HCPT能够诱导HeLa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p62以及LC3的表达增强,从而激活细胞自噬发生;且HCPT能够激活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自噬,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来达到抗肿瘤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蛋白A1(hmga1)和细胞角蛋白(CK)19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37例宫颈癌患者为实验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hmga1和CK19蛋白水平;分析hmga1和CK19蛋白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记录2年随访复发患者例数,比较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的血清hmga1和CK19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组血清hmga1和CK19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hmga1和CK19蛋白水平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1);复发患者入院时血清hmga1和CK19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血清hmga1和CK19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该病的临床预后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 (EGFR)和自噬标记蛋白Beclin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意义.方法 子宫颈癌患者癌组织标本5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正常组织标本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变组织标本19例,比较3组标本中EGFR和Beclin1的表达阳性情况、宫颈癌临床资料与EGFR和Beclin1表达的关系.结果 EGFR表达阳性率以宫颈癌组最高,其次为CIN组,正常对照组最低(P<0.05),Beclin1的表达阳性率以宫颈癌组最低,其次为CIN组,正常对照组最高(PP <0.05),Beclin1表达阳性率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EGFR和Beclin1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Beclin1表达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