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5篇 |
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44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172篇 |
内科学 | 33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388篇 |
预防医学 | 194篇 |
药学 | 20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与胎膜早破及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01-01~2012-01-01来我院产科门诊就诊,孕龄大于35周妊娠晚期妇女,采用细菌性阴道病试剂盒检查,BV检测阳性的孕妇138例为BV组,20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跟踪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合并BV的孕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37.68%,早产的发生率27.54%;非BV的孕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10.5%,早产的发生率1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可使妊娠产妇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安全、 有效的方法 .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400例,宫颈评分≤5分,分为2组,观察组200例宫颈放置Folly导尿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12 h后取出Folly尿管,如果未发动有效宫缩,给予静脉点滴缩宫素引产;对照组200例静脉点滴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对2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剖宫产率、第一产程时间、 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及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于宫颈内放置Folly尿管宫颈扩张用于足月妊娠孕妇引产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上监测妊娠晚期血糖水平对胎心监护的影响。方法:以15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待产的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且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即甲组(空腹血糖值在5-6mmol/L之间)、乙组(空腹血糖值在4-5mmol/L之间)、丙组(空腹血糖值在4mmol/L以下),每组人数分别为56例,45例和55例,同时对各组待产妇的胎心率波动采用Kreb氏评分法进行监测。结果:在NST胎心监护评分上,在9分以内者,甲、乙、丙组人数人别为0例、11例和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乙组和丙组待产妇的餐后的NST评分监测和血糖随着餐后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P<0.05)。结论:对于妊娠晚期待产妇而言,胎心监护与血糖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并且血糖水平与NST评分呈正相关性,因此在血糖偏低的情况下就会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必须对胎心监护评分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妊娠晚期,少数在二十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先从子宫壁剥(分)离,具有腹痛、阴道流血、子宫增大、休克等主要症状和体征,称为“胎盘早期剥离”,又属祖国医学的“坠胎”、“眩晕”、“水肿”、“关格”、“癃闭”范畴。严重危及产妇和胎儿生命造成死亡。引起致病改变病理因素与妊娠中毒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阴道菌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99例妊娠晚期患者,产前行阴道常规检查,检查阳性者按有无自觉症状分为R1组(有症状,33例)和R2组(无症状,33例),检查阴性者入R3组(33例),产前根据需要给予乳酸杆菌制剂。记录3组乳酸杆菌制剂用量、住院时间、产中及产后出血量,并分析阴道菌群分布特点,同时对比3组产妇结局。结果:R1组乳酸杆菌制剂使用时间明显多于R2组(P<0.05);3组住院时间、产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阴道菌群检查假丝酵母菌37例,滴虫3例,细菌性阴道病5例,衣原体淋菌13例,淋菌8例;R1组产妇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R2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以假丝酵母菌、衣原体较常见,对阴道检查阳性且有症状者给予乳酸杆菌制剂治疗有效,但对无症状症状者效果不显著,临床需要综合考虑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的准确性。方法:按照是否有手术史将150例孕妇分为两组,其中84例至少有一次剖宫产史,66例无子宫手术史。全部孕妇均进行剖宫产术前B超及术中子宫下段厚度测量,对比不同组别间B超与术中测量的子宫下段厚度,以及同组间术前B超及术中测量的差别。结果:术前1周内B超测量子宫下段厚度与术中测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手术史组子宫下段厚度大于有剖宫产史组(P<0.05)。4例瘢痕子宫孕妇术前B超未发现异常,术中发现2例子宫下段肌层不全裂开,1例肌层完全裂开。结论:分娩前期B超检测情况基本可以反映子宫下段的真实厚度,分娩前有剖宫产史者子宫下段厚度薄于无剖宫产史者。 相似文献
7.
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制订的精髓是循证医学,只有科学、可靠的证据方可写入《指南》。基于此,对"高病毒载量孕妇所生新生儿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有报道认为,在HBV DNA大于109拷贝/mL的孕妇,自妊娠32周开始给孕妇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至出生1个月,可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但在取得更充分的证据前尚不能给出明确推荐意见"段落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8.
催产素又称缩宫素,属于脑垂体后叶激素.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子宫收缩.子宫平滑肌收缩除了受催产素浓度影响外,还取决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妊娠34~36周,催产素受体达到高峰,临产前催产素含量是妊娠20周前的8~10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的相关性.方法 126例妊娠晚期女性,按颈围分为颈围<34.7 cm组(n=81)和颈围≥34.7 cm组(n=45).分析妊娠晚期孕妇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的关系.结果 颈围 ≥ 34.7cm组脐动脉Vs/Vd≥3.0检出率明显高于颈围<34.7 cm组(64.4% vs 19.8%,χ2=25.16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围≥34.7 cm(Or=5.167,95%CI:2.138~12.491,P=0.000)是脐动脉Vs/Vd≥3.0的独立危险因素.排除合并妊娠相关疾病孕妇后,颈围 ≥ 34.7cm组Vs/Vd比值≥3.0检出率仍明显高于颈围<34.7 cm组(47.8% vs 11.5%,χ2=14.72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围≥34.7 cm(Or=7.028, 95%CI:2.403~20.555,P=0.000)是Vs/Vd比值≥3.0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颈围与脐动脉Vs/Vd比值密切相关,提示肥胖与胎盘功能异常有关,即使在健康妊娠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