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8篇 |
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77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临床医学 | 375篇 |
内科学 | 24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科学 | 56篇 |
综合类 | 1371篇 |
预防医学 | 639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703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58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336篇 |
2013年 | 345篇 |
2012年 | 379篇 |
2011年 | 430篇 |
2010年 | 341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85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后胎心异常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9例硬膜外分娩镇痛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娩镇痛后出现胎心异常组(A组)和未出现胎心异常组(N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和剖宫产原因,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 A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N组(P<0.05)。剖宫产原因:胎方位异常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窘迫A组明显高于N组(P<0.05),活跃期停滞A组明显低于N组(P<0.05),继发性宫缩乏力A组明显低于N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后出现胎心异常的产妇产程中因胎儿窘迫而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增高,但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胎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孕期检查和分娩的228例孕妇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87例,观察组孕妇接受孕期营养干预,对照组孕妇按照传统孕期家庭饮食观念安排饮食,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胎龄、体重、Apgar评分,孕妇巨大儿发生率、分娩方式及分娩后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3.28±0.37)kg比(3.89±0.44)kg,P<0.05];观察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9% 比16.09%,P<0.05),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05% 比49.43%,P<0.001);观察组孕妇分娩后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有利于合理控制胎儿重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和孕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分娩方式意愿调查,并分析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妊娠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分娩方式意愿,并分析孕妇自愿选择分娩方式原因.结果 孕妇共285例,69例优先选择自然分娩,其中10例存在剖宫产指征;216例优先选择剖宫产,98例存在剖宫产指征.产前意愿是自然分娩产妇,实际阴道分娩比例占59.4%,显著高于剖宫产意愿产妇实际阴道分娩产妇比例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5例孕妇能够基本认识自然分娩的利弊,知识基本来自书本、朋友和医务人员,234例孕妇表示自己需要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孕妇最关注的问题是母婴传播可能性,其次是安全性.196例剖宫产孕妇中,108例存在剖宫产指征,头盘不称、瘢痕妊娠以及骨盆异常占前3位.结论 孕妇产前分娩意愿存在很大差异,建议加强产前宣传指导教育工作,澄清分娩上的认识,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配合GT-4A分娩镇痛仪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愿实施导乐联合电脑镇痛分娩的产妇236例为研究组,按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26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中途转剖宫产的原因、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镇痛有效率明显增加,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中途转剖宫产的原因有显著差异(P均<0.05);第二产程、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及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导乐分娩配合GT-4A分娩镇痛仪镇痛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差异,分析其发生状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成都市某医院产科及某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80例产妇分为剖宫产组和顺产组,采用自编一般信息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对产妇进行测评。结果剖宫产组与顺产组焦虑情绪在产后前3 d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292、t 2=-2.316、t 3=-2.666;P 均<0.05);经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剖宫产组的焦虑影响因素为泌乳量,顺产组产妇焦虑的影响因素为产后天数、产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泌乳量;剖宫产产妇产后前3 d 抑郁情绪逐渐减轻但此后递增,顺产产妇5 d 内抑郁情绪逐渐减轻。运用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剖宫产组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为泌乳量、产后自行排尿时间,顺产组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为泌乳量、产后天数。结论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均普遍存在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关注产妇心理健康,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对产妇的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实施临床路径后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08例进入临床路径的病例做为实验组,将2011年6月1日前未施行临床路径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08病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足月胎膜早破施行临床路径的病例较未试行临床路径的病例剖宫产率降低、产褥病发生率降低(P均〈0.01),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并未增加(P均〉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实施临床路径可减少母儿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足月胎膜早破临床路径的实施可规范基层医院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可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收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求改善双胎妊娠母婴结局及减少双胎妊娠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双胎妊娠孕产妇及其围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早产儿并发症、不同分娩方式及双胎特有并发症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1)分娩孕周不同,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双胎妊娠剖宫产率93.57%,社会因素居于剖宫产原因的首位(22.75%);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自然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46.67%)明显高于剖宫产分娩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l).结论 早产是造成双胎新生儿发病的主要原因,积极防治早产对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鼓励双胎孕妇阴道分娩,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双胎妊娠特有并发症会增高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妇女产后性生活恢复情况及分娩医疗干预方式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998年3月8日~2001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2 602名产妇,进行产后性生活情况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93份,其中剖宫产882人,会阴侧切548人,阴道裂伤有缝合485人,会阴完整无缝合178人,性生活情况较产前有明显变化,分娩方式对性生活的影响差别显著。结论,医疗干预方式对产后性生活的影响,可以从提高接产技术方面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早孕建册妇女分娩方式的主观意愿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早孕建册分娩知识、分娩方式的主观意愿和健康需求情况 ,为降低剖宫产率 ,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 5 6 5例早孕建册妇女 ,就分娩知识、分娩意愿和健康需求等方面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 :认为剖宫产对母婴无危害的占 35 .8% ,对分娩过程基本了解的仅占 2 8.3% ,其分娩知识主要来源于同事和朋友占 34.5 %。在能自然分娩的情况下 ,有2 4 .4 %的早孕妇女仍坚持选择剖宫产 ,30岁以上年龄组选择剖宫产主观意愿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健康需求调查显示对产前咨询门诊和妇女保健热线需求较高 ,分别占 81.2 %和 75 .4 %。结论 :该调查人群分娩知识较为贫乏 ,对剖宫产的认识片面。但只要加强孕期宣教及管理 ,根据孕妇需求增设服务内容 ,改变产时服务模式 ,剖宫产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