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年龄≥40岁患者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临床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助孕提供新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 IVF/ICSI-ET治疗1 075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移植时间分为新鲜胚胎移植(N-ET)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组,再按女方年龄分为A(40 ~41岁)、B(42 ~43岁)和C(≥44岁)组,并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的结局.结果 N-ET组种植率为16. 15%,临床妊娠率为27. 36%,流产率为 24. 14% , F-ET组种植率为14. 96%,临床妊娠率为23. 14%,流产率为39. 62%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的 N-ET及F-ET亚组的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长方案的获卵数显著高于短方案、拮抗剂及微刺激方案(P< 0. 05),但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使用天数也显著增加(P<0.001).结论 对于年龄≥40岁的高龄患者,冻融胚胎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具有相似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无禁忌者可选择鲜胚移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辅助生殖技术中不同冷冻原因的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结局.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1 186个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根据不同的冷冻原因分为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全胚冷冻组(A组)、新鲜周期移植后剩余胚胎冷冻组(B组)、宫腔积液原因取消移植胚胎冷冻组(C组)和其他原因胚胎冷冻组(D组),分析各组的临床妊娠率.结果 A、B、C、D组的妊娠率分别为64.2%、45.5%、44.0%、51.5%,A组与B组、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35.080、4.119,均P<0.05).但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x2=2.113,P>0.05),B组与C组、D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0.022、0.461,均P>0.05).结论 对于有过激风险和宫腔积液的患者,进行冻融胚胎移植是一种有效的助孕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冻融周期3种不同内膜准备方式单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 方法 对681个单囊胚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内膜准备的方案分为3组,激素替代周期495例(激素替代组),自然周期142例(自然周期组),微刺激周期44例(微刺激组),均移植1个解冻优质囊胚.比较3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 结果 激素替代组、自然周期组和微刺激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63.0%、59.2%、61.4%,流产率分别为11.2%、11.9%、11.1%,生化妊娠率分别为69.5%、63.4%、65.9%,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单囊胚冻融移植中,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均能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在冻融胚胎移植(FET)中对子宫内膜生长发育不良患者子宫内膜及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在我中心因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种植失败而行FET患者62例,FET治疗中加用GH患者为研究组(32例),未使用GH治疗者为对照组(30例)。结果研究组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及内膜血流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能促进子宫内膜发育及促进内膜血流,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417个不同年龄组患者行胚胎解冻移植周期(FET)的临床方案及治疗结局,探讨各年龄组患者行FET的最佳内膜准备方案。方法:首先,按照内膜准备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人工周期207例,自然周期210例;其次,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A组≤30岁,B组30~35岁,C组>35岁,比较采用人工周期或自然周期各年龄组之间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无论自然周期还是人工周期A组、B组及C组在平均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及胚胎质量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替代周期中3组之间的妊娠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周期中C组妊娠率(31.03%)低于A组(50.50%)和B组(51.90%),也低于人工替代周期中C组妊娠率(50.00%)。结论:年轻患者无论人工周期或自然周期FET,对妊娠结局无影响,35岁以上患者人工周期FET可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临床康复》2011,(31):5721-5721
对比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 自制PV液与大鼠肝脏低温保存:与UW液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ser-assisted hatching,LAH)对反复种植失败及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s,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LAH组1与对照组1,FET患者200例,随机分为LAH组2与对照组2,LAH组1与LAH组2患者移植前进行LAH。结果 LAH组1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高于对照组1,(分别是44%vs 28%,P>0.05,25%vs 11.33%,P=0.003),两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双胎率均无明显差异。LAH组2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与对照组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分别是37%vs 38%,P=0.884;19.17%vs16.50%,P=0.50)。LAH组2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及双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H可改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对年轻的FET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不宜对所有FET患者常规进行LAH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激素替代法和自然周期法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比较两组周期取消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复苏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激素替代组和自然周期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复苏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周期取消率高于激素替代组(P<0.05).结论 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采用激素替代法进行子宫内膜准备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厚度偏薄的子宫内膜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reezing-thawing embryo transfer,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对218周期子宫内膜厚度在6~7.9mm之间的IVF-ET及FE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在6~7.9mm之间的IVF-ET及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有无差异。结果子宫内膜厚度在6~7.9mm之间的IVF-ET组与FET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5.6%和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偏薄患者FET的临床妊娠率高于IVF-ET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冻融胚胎移植(FET)已成为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影响FET成功的因素包括临床用药方案、胚胎质量、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以及胚胎与子宫内膜的同步化等。如何选择恰当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是FET临床妊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临床针对部分排卵障碍等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