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48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2篇 |
综合类 | 111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反复种植失败(38个移植周期)后获得妊娠分娩的因素,以期对临床提供诊疗参考.方法 报告3例多囊卵巢综合症性不孕的患者,在我中心进行多次胚胎移植的临床处理及结局.对这3个病例的临床资料、特点及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例患者经过多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促排卵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发排卵,胚胎移植周期9次获得妊娠和分娩.结论 对于卵巢高反应的反复种植失败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及GnRHa诱发排卵的方案,寻找和治疗影响胚胎着床的因素,能有效预防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的出现,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3.
报道1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在长期密切监测过程中出现卵巢功能的波动,并行多次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治疗,最终获得临床妊娠和分娩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提示对于较年轻、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应该在排除禁忌症后尽早开始激素替代治疗,积极进行辅助生殖助孕,仍有望在卵巢功能完全耗竭之前获得正常妊娠分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注水量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无禁忌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为双球囊各注入80 mL生理盐水持续12 h,B组为双球囊各注入60 mL生理盐水10 h后,宫内球囊加注20 mL水持续2~12 h,C组为双球囊各注入60 mL生理盐水持续12 h。最终纳入分析共180例。结果 A组与B组宫颈评分改善、引产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B两组较C组有明显提高。3组产妇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双球囊促宫颈成熟的引产时,可以应用双球囊内各注入60 mL生理盐水10 h后,宫内球囊加注20 mL水持续2~12 h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中应用西曲瑞克与加尼瑞克抑制排卵
效果的差异及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中心2013 年1 月~2016 年12 月应用
GnRH-ant方案促排卵患者相关资料,根据使用拮抗剂药物不同分为西曲瑞克组和加尼瑞克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促
排卵过程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GnRH-ant方案2572周期,其中西曲瑞克组1368周期,加尼瑞克组1204周期。
西曲瑞克组与加尼瑞克组相比,两组患者平均年龄(33.10 vs 33.89 岁,P<0.001)、体质量指数(BMI)(21.57 vs 21.84 kg/m2,P=
0.024)存在统计学差异,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扳机日FSH、LH、E2、P水平及平均
获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加尼瑞克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西曲瑞克组(0.7% vs
0.1%,P=0.008)。两组患者扳机日LH>10 U/L所占比例(3.7% vs 3.2%)、自发排卵率(0.6% vs 0.5%)、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
(47.7% vs 45.9%)及活产率(37.5% vs 33.6%)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患者年龄及BMI后,两组患者基础及扳机日
FSH、LH、E2、P水平、平均获卵数、扳机日LH>10 U/L所占比例、自发排卵率、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
异(P>0.05),加尼瑞克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仍高于西曲瑞克组(P=0.006)。结论GnRH-ant方案中应用西曲瑞克与加尼瑞克
可达到相似的抑制排卵效果,扳机日LH升高发生率相同,加尼瑞克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略高于西曲瑞克组,但两组均获得良
好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1%氧浓度下及6%氧浓度下体外培养正常妊娠孕妇胎盘绒毛组织培养液中代谢足迹的变化。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孕妇27例,在胎盘边缘、中间、近脐带处取绒毛组织,分别在1%氧浓度下及6%氧浓度下培养96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培养液中代谢产物,观察不同氧浓度下培养的绒毛组织代谢足迹的变化。结果:1%氧浓度和6%氧浓度下分别取自同一胎盘边缘、中间、近脐带三点处胎盘绒毛组织代谢足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氧浓度与6%氧浓度下培养的孕妇胎盘绒毛组织代谢产物比较,发现545个代谢物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代谢组学提供了从另一个角度研究胎盘功能的方法,应用严谨的实验技术和适当的统计学分析,能确定体外培养的胎盘组织在不同氧浓度下的代谢差异,从而研究与胎盘病理学相关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妇女的胚胎着床和临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不同年龄妇女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1829个新鲜周期.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结果:本研究的平均临床妊娠率为46.7%。≤34岁组、35-37岁组、38~40岁组、41~42岁组、≥43岁组的胚胎着床率分别为33.3%、25.2%、13.3%、13.8%、5.0%,差异有显著性(P=0.000);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0.5%、45.4%、25.8%、27.5%、11.1%,差异有显著性(P=0.000);自然流产率分别为5.3%、10.8%、11.8%、15.8%、0%,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患者年龄是影响IVF-ET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随年龄增加,尤其是38岁以上的妇女,胚胎着床率与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自然流产率显著升高。[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6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及同期7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行IVF-E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按照临床病理类型分为A、B两组,A组为卵巢型,B组为腹膜型,随机选同期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C组,比较A、B、C 3组间的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卵子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分娩率.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A、B两组使用Gn总量显著高于C组(P<0.05),获卵数显著低于C组(P<0.05),而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分娩率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卵巢对超促排卵的反应性使获卵数减少,但不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外同时妊娠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妊娠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我中心1997年3月至2006年8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1例临床妊娠中宫内外妊娠11例,发生率为1.07%。11例宫内宫外妊娠手术后9例继续妊娠,妊娠至足月为54.56%。结论: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导致宫内宫外妊娠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此症的发生与输卵管病变及其他高危因素有关,及早及详细的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宫内外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胶(Matrigel)在绒毛外细胞滋养层细胞(EVCT)的体外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早孕妇女(孕7~9周)人工流产绒毛组织,利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及差速贴壁法,将纯化的绒毛外细胞滋养层细胞,按所需浓度接种于涂有Matrigel培养板或24孔Transwell侵入系统中培养。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TGFβ2、cytokeration7、integrinα1β1。用CCK-8评价细胞生长状况。用Transwell细胞侵入系统检测EVCT的体外侵袭作用。结果①EVCT在Matrigel包被的Petri皿培养4h,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显示有95%以上的细胞表达TGFβ2、cytokeration7和integrinα1β1;②EVCT在Matrigel培养不同时间后,其生长指数未有明显变化,提示Matrigel对EVCT的生长未有明显影响;③EVCT在Transwell侵袭系统中培养不同时间后,侵袭细胞的OD值提示48h细胞侵袭作用达到平台期。结论 Matrigel在EVCT体外侵袭中并不影响其细胞纯度及其生长曲线,其介导的体外侵袭在48h达到侵入平台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