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新天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5,(1):6-9
<正>儿童期最多见的血管瘤是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和卡波济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本文仅对此两种类型的血管瘤的药物治疗作简单论述。之所以将此两类血管肿瘤的治疗一并叙述,一是因为两类血管肿瘤在儿童期,特别是婴儿期较为常见,还因为两类肿瘤的治疗药物有相当大的重叠。1概述IH的发展过程:婴儿血管瘤起病早,新生 相似文献
2.
卢新天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4,(4):175-177
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 ),也称为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绿色瘤”为髓系肉瘤最早的临床报告。髓系肉瘤一般指发生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髓外浸润,可发生于全身各器官系统,如骨、骨膜、软组织、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乳腺等部位,表现为实体肿块,类似实体瘤。MS本质上属于髓外髓系肿瘤/肿块(extramedullary myeloid tumor),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以外的某一部位肿块性生长,临床医生更多地用髓外白血病(Extramedullary Leukemia,EML)这一名词[1]。本文所述内容及所引文献采用了MS、粒细胞肉瘤和髓外白血病这几个名词,并以基本相同的概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婴儿血管瘤中瘤体巨大且发生于体内重要部位或伴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性血管瘤 ,治疗困难。国外已有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成功的报告 ,本文简要综述α干扰素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机制、适应证、疗效、主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输血与儿科临床第一讲血细胞输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新天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46-47
输血作为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已有百余年历史 ,它成功地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 ,临床经验的积累 ,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输血也有风险和多种副作用 ,如输血有传播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所致疾病的可能 ,尤其是输血传播各型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机会相对较大。此外 ,输血还可发生免疫抑制、溶血、急性肺损伤、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种严重副反应。所以在临床工作中 ,一定要正确掌握输血适应证 ,可输可不输者 ,坚持不输 ;能少输者 ,坚持不多输 ;必须输血者 ,坚持成分血输注。近年来 ,经各国政府及有关单位的严格把关 ,输血的安全性已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经过近年的宣传 ,临床医生对输血的认识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为帮助广大儿科临床医生了解有关临床输血研究的进展和临床应用 ,进一步提高儿科临床输血水平 ,本刊组织了这次“输血与儿科临床”的专题连续讲座。本次专题连续讲座共 12讲 ,每期 1讲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儿原发性腺外内胚窦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3例性腺外内胚窦瘤患儿的病历资料。结果术前均行PEB或JEB方案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均为完全缓解,术后继续化疗。随访3个月~8年,2例无病存活,1例原位复发,经术前化疗、再次手术切除及术后化疗后,现随访25个月,无病存活。结论甲胎蛋白水平对小儿性腺外内胚窦瘤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灵敏度较高,化疗与手术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自上世纪70年代,由于采用了联合化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研究发现,约65%的ALL患儿在缓解期出现髓外白血病复发,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随后开始采用CNS白血病(CNSL)预防治疗,包括头颅放疗(CRT)、鞘内注射甲氨蝶呤(IT-MTX)或三联药物鞘内注射治疗(TIT)及可透过血脑屏障的中剂量甲氨蝶呤(IDMTX,0.5~1 g/m2)或大剂量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7.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防治是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的一部分。诊断时高白细胞计数、T细胞型及分子遗传学为t(4;11)和Ph 是CNS复发的危险因素,脑脊液不同检查结果的预后价值有待明确。头颅放疗已不用于标危ALL患儿,头颅放疗的预防剂量已减为12Gy,鞘内及全身化疗对CNSL的治疗有重要作用。部分小儿CNS复发经挽救治疗可以长期存活,早期CNS复发的患儿应在第2次CR期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8.
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卢新天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9):517-519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等。近年来,对HLH的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已发现HLH患儿的T和NK细胞的杀伤功能降低或缺如,体内免疫功能失衡,体内存在高细胞因子血症,从而引起HLH患儿多种复杂的临床表现[1]。HLH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两大类,其临床表现完全相同,可认为两类HLH在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存在许多共性,因此,各种类型HLH可以采用基本相似的治疗原则[2]。作…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