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植物提取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提取物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白藜芦醇、蓖麻毒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冬凌草甲素、胡桃醌、槲皮素、苦参碱、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等几种重要的植物提取物。体内外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包括诱导凋亡、细胞毒性作用、诱导再分化、抗肿瘤血管形成和抗侵袭转移等,呈多环节多靶位,部分植物提取物已用于临床前研究。植物提取物抗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对肿瘤治疗有重要意义,其完整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患者喉显微手术后声休方案。方法85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B组37例,均在显微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A组术后严格声休1周,B组术后严格声休2周,其余治疗相同。两组均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2、3、4周行嗓音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检测和纤维喉镜检查,比较两组术后发声功能及声带手术创面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时A、B两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时,A组仅jitter较术前降低(P<0.05),shimmer、NHR值仍与术前无差异,而B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B组shimmer值较 A组低(P<0.05);术后3周时B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低于A组;术后4周时两组jitter、shimmer、NHR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纤维喉镜检查显示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术侧声带均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部分患者创面可见少许伪膜;术后2周时声带充血水肿逐渐消退,伪膜脱落;至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术侧声带外观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声带息肉患者术后2周应严格声休,术后3~4周应相对声休,以利于声带创面的愈合及发声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习洋  陶泽璋 《疑难病杂志》2020,(2):207-211,216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感染性鼻部疾病,病理分型主要分为Th2细胞介导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ECRS)和Th1细胞介导的非嗜酸性粒细胞性鼻窦炎(非ECRS)2种表型。欧洲国家CRS患病人群主要表现为ECRS,而随着亚洲国家的急剧工业化发展,其ECRS的比例也在急剧增加。ECR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相关因子相互作用。其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激素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难以改善或存在复发的风险。Ⅱ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s)是一种非B、非T的新型淋巴细胞,与Th2免疫应答关系密切。文章就ILC2s在ECR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EC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人员提供正常BALB/c的鼻部组织结构特点,为有关的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解剖基础。方法正常BALB/c小鼠头部去掉外部软组织,分别进行矢状位显微镜下大体解剖成像和冠状位石蜡切片。苏木苏-伊红和高典酸希夫染色进一步确定鼻甲、鼻窦、鼻黏膜等鼻部显微组织形态特征。结果本研究发现正常BALB/c小鼠鼻部主要结构包括犁鼻器、嗅觉上皮、上下两个鼻甲、鼻咽、窦口鼻道复合体、上颌窦、以及筛迷路形成的前组筛窦和后组筛窦。而且上颌窦以黏膜下腺体显著增生为主要特点。但是正常小鼠鼻部可能没有额窦和蝶窦。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正常BALB/c小鼠鼻部和正常人的鼻部结构有显著的区别。了解正常BALB/c小鼠鼻部组织结构特点及其和人的差异对于开展小鼠变应性鼻窦和慢性鼻窦炎等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综合治疗措施。方法:212例鼻出血住院患者中23例(10.8%)确诊为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1例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腔探查+电凝止血术,其余22例在局部麻醉下行鼻腔探查+电凝止血术。所有患者在术中排除了嗅裂、蝶筛隐窝及中鼻道出血,术中行下鼻甲骨折内移位后见下鼻道后穹窿活动性出血,立即给予双极电凝止血。术后电凝区域及鼻黏膜糜烂处填塞少量纳吸棉组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发现明确的出血点并成功止血;术后1周内未再出血。随访6~12个月患侧鼻腔无再发鼻出血,无鼻腔粘连。结论:难治性鼻出血如排除嗅裂、蝶筛隐窝及中鼻道出血,则应考虑下鼻道后穹窿出血的可能。术中将下鼻甲往内侧骨折移位彻底暴露下鼻道后穹窿并仔细探查是发现和治疗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的物质交换在其增殖和凋亡中长期存在,而细胞核与质的交换只能通过核孔复合体(NPC)进行的穿梭运动实现.NPC位于细胞核膜,通过穿梭运动实现真核生物中核与质之间蛋白、RNA等物质的运输任务.特定的核孔蛋白会调节特定的运输路径,而正是由于此,通过NPC进行的运输和调节是高选择性和协调性,从而使NPC在基因表达、信号网络和保持细胞内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当中有的会改变核膜的结构性状,影响有丝分裂,有的可以通过与激酶结合导致异常的生化反应,或者与其他生物因子作用,在血管生成、细胞迁移或者细胞生成及凋亡的环节出现异常变化,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文献中关于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鼻窦炎相关性的研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研究.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慢性鼻-鼻窦炎组细菌生物膜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R)=17.01,P<0.01];细菌生物膜阳性组鼻部手术史出现率明显高于细菌生物膜阴性组(OR=3.99,P<0.01),细菌生物膜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术前Lund-Kennedy内镜评分、Lund-MacKay CT评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Lund-Kenned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菌生物膜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及鼻部手术史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Repose舌骨悬吊术并发症,并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经多道睡眠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行Repose舌骨悬吊术44例,回顾性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对主诉吞咽异常者进行饮水试验和X线吞咽动态造影录像检查.结果 术中7例(15.9%)患者钛钉脱落,重新择位再次植入钛钉后没有再脱落;无喉上神经及血管损伤、甲状舌骨膜损伤、舌骨骨折、缝线断裂等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出现言语困难、饮食呛咳、吞咽困难、舌体运动受限及口底水肿,多在3d后逐渐缓解;术后没有钛钉脱落、伤口脂肪液化、血肿、感染、异物反应、舌感觉障碍、缝线断裂等并发症.患者随访均超过2年.术后2年以上言语困难发生率为4.5% (2/44),表现为说话含糊,流利性差;长期吞咽异常发生率为15.9% (7/44),主要表现为偶有饮水、吃饭呛咳,感觉食物粘在咽喉部吞咽不畅,低头吞咽或感觉食物进入另外的通道.7例吞咽异常患者饮水试验正常,吞咽动作X线动态造影录像检查发现7例均存在舌骨运动减弱和喉头上提幅度减小,没有钡剂吸入气管,其中3例患者存在会厌谷、梨状窝钡剂明显滞留.结论 Repose舌骨悬吊术的大多数并发症都可以被有效避免或在短期内恢复,少数患者术后可存在长期言语含糊和吞咽异常,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气导/骨导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AC/BC-tbABR)是目前诊断小年龄息儿听力学状况的客观检测方法之一,不仅可以明确患儿听力损失的程度,对听障类型也可以做出很好的判断,但其检测耗时,操作相对复杂,是否有必要在临床上广泛开展颇有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