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4篇
综合类   20篇
眼科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特发性突聋的风险预测进行数据挖掘,并形成关联规则。方法 收集517例特发性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9项特征属性,分别为性别、年龄、季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抽烟、酗酒、精神紧张、失眠、体质弱、长期卧床、感染、先天性畸形、创伤、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将源数据库进行数据清洗后,映射为挖掘数据库;设置最小支持度为0.1,最小置信度为0.9,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形成106个强关联规则,这些强关联规则中蕴含特发性突聋与19项特征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结论 本方法有利于将抽象的数理统计理论转变为实用的关联规则来指导疾病预防控制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特发性突聋的风险预测进行数据挖掘,并形成关联规则.方法 收集517例特发性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9项特征属性,分别为性别、年龄、季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抽烟、酗酒、精神紧张、失眠、体质弱、长期卧床、感染、先天性畸形、创伤、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将源数据库进行数据清洗后,映射为挖掘数据库;设置最小支持度为0.1,最小置信度为0.9,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形成106个强关联规则,这些强关联规则中蕴含特发性突聋与19项特征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结论 本方法有利于将抽象的数理统计理论转变为实用的关联规则来指导疾病预防控制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小白鼠为对象,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观测新霉素对前庭毛细胞破坏的超微结构特征及毛细胞数定量分析,探讨培养条件下毛细胞破坏后能否再生及再生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时间过程。一、材料和方法1.取材:生后15d的昆明鼠60只,雌雄兼用,上海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突发性耳聋(SSHL,突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关系,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突聋患者110例为病例组,另选110名性别、年龄和种族等与其相匹配的无突聋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总量(t Hcy)。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中溶酶原激活剂抑剂因子-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用PT-Der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突聋组血浆t Hcy水平(17.82±4.2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3.71±3.59)μmol/L,P<0.01。病例组血浆PAI-1和t-PA活性分别为(23.4±2.5)U/mL和(0.8±0.2)U/mL;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平均浓度是(5.6±1.1)g/L。对照组血浆PAI-1和t-PA活性分别为(12.8±1.9)U/mL和(6.5±2.5)U/mL;血浆Fg的平均浓度是(2.8±0.6)g/L。结论在突聋患者中血浆t Hcy和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有密切相关性。血浆t Hcy、t-PA和Fg的检测有可能作为突聋患者治疗观察和愈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叶酸降低突发性耳聋(SSHL)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的作用及其使用的最适剂量.方法 以10次随机抽样获得的210例SS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外,患者每天口服不同剂量的叶酸(0.2、0.4、0.8、2.0、5.0、10.0、15.0 mg,A~G组)及相同剂量的维生素B6、B12.采用荧光偏振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血浆tHcy 水平.另以210例有血浆tHcy检测资料的非SSHL者作为对照组.就SSHL组与对照组以及SSHL组中A~G组的tHcy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SHL组血浆tHcy水平为(18.07±1.5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63±1.33)μmol/L(P<0.001).A~G组的tHcy水平分别较治疗前下降12%、19%、22%、23%、24%、29%和26%;A~G组在听力恢复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SHL患者血浆t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在降低SSHL患者tHcy水平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10 mg/d是值得推荐的口服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叶酸降低突发性耳聋(SSHL)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的作用及其使用的最适剂量。方法以10次随机抽样获得的210例SS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外,患者每天口服不同剂量的叶酸(0.2、0.4、0.8、2.0、5.0、10.0、15.0 mg,A~G组)及相同剂量的维生素B6、B12。采用荧光偏振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血浆tHcy水平。另以210例有血浆tHcy检测资料的非SSHL者作为对照组。就SSHL组与对照组以及SSHL组中A~G组的tHcy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SHL组血浆tHcy水平为(18.07±1.5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63±1.33)μmol/L(P<0.001)。A~G组的tHcy水平分别较治疗前下降12%、19%、22%、23%、24%、29%和26%;A~G组在听力恢复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SHL患者血浆t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在降低SSHL患者tHcy水平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10 mg/d是值得推荐的口服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联鼻炎片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中联鼻炎片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60例)仅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呼吸道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IL-5、最大呼气流速(PEF)昼夜变异率均低于治疗前,IL-12、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L-4、IL-5、PEF昼夜变异率低于对照组,IL-12、PEF、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联鼻炎片联合氯雷他定能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和呼吸功能、控制免疫反应,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的兔瘢痕性喉气管狭窄模型。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横向切开兔气管,用尼龙刷进行气管黏膜刮擦后闭合气管;对照组切开兔气管后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闭合气管。两组分别在第4、9、14和19天内窥镜观察气管瘢痕形成情况,并计算狭窄度;3周后处死动物,取喉部标本,HE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经内窥镜观察,对照组动物气管未发现瘢痕组织增生;实验组动物气管均出现瘢痕组织增生,气管狭窄度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刮擦后第19天气管狭窄度明显大于刮擦后第4天(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动物气管狭窄部位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厚。结论兔瘢痕性喉气管狭窄模型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喉气管狭窄治疗方法的研究。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HupA)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老年性聋大鼠耳蜗神经纤维的保护作用。方法3—4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模型组用5%D—gal(200mg/kg)行颈背部皮下注射制备老年性聋模型,D—gal+HupA组为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同体积5%D—gal(200mg/kg)和HupA(0.1mg/kg),对照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作颈背部皮下注射,均连续注射8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耳蜗衰老细胞;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用药后神经纤维数目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耳蜗衰老细胞密度最高,D-gal+HupA组和对照组却差别不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分析,D-gal+HupA组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模型组神经纤维数目明显少于D—gal+HupA组(P〈0.05)。结论HupA对D—gal诱导的老年性聋的神经纤维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热敏性凝胶对大鼠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冷凝法制备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的左氧氟沙星热敏性凝胶;采用经鼓膜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大鼠化脓性中耳炎模型;将诱导化脓性中耳炎成功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组)、左氧氟沙星溶液组(B组)、泊洛沙姆407组(C组)、左氧氟沙星热敏性凝胶组(D组),各组分别在用药后的3、7、10、14d于显微镜下观察鼓膜情况。结果治疗初期B组和D组无明显差别,用药后14d显微镜下D组局部炎症明显轻于B组,并在观察期间没有出现反复。结论左氧氟沙星热敏性凝胶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有效,可作为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新剂型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