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3篇
  免费   706篇
  国内免费   269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508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2062篇
内科学   796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3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16篇
综合类   2757篇
预防医学   1442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1340篇
  21篇
中国医学   993篇
肿瘤学   2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650篇
  2012年   681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沉默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基因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BMEC)经促炎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诱导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及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是否在BMEC经促炎剂作用形成的脑小血管病细胞模型中发挥作用。方法 体外提取雄性Wistar大鼠BMEC并鉴定内皮细胞的形态和纯度。将正常培养的BME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LPS+ATP组,利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炎症因子胱天蛋白酶(Caspase)-1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分子对BMEC内的特定基因NLRP3进行沉默,将siRNA NLRP3和siRNA质粒阴性对照分别转染BMEC后,再...  相似文献   
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信号的异常在多种肿瘤中被发现,FGFR信号的异常参与了肿瘤发生的多项进程,包括细胞存活、增殖、炎性反应、迁移、血管生成、上皮间质转化及耐药。故FGFR是治疗肿瘤有应用前景的靶点,越来越多的FGFR抑制剂进入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阶段,部分FGFR抑制剂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但是获得性耐药及全身毒性等问题阻碍了FGFR抑制剂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常见FGFR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1年5月29日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与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研究者依据纳排标准选择合格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参照NOS和AHRQ评分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涉及患者4 0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9岁的患者出院准备度低于年龄< 69岁的患者[OR=0.67,95 %CI(0.51,0.87),P=0.36],已婚患者出院准备度高于未婚、离异、丧偶患者[OR=0.51,95 %CI(0.35,0.87),P=0.08],居住在城镇患者出院准备度高于居住在农村患者[OR=2.68,95 %CI (2.06,3.47),P<0.00001],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出院准备度高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OR=2.26,95 %CI(1.50,3.40),P<0.00001],服药种类多的患者出院准备度低于服药种类少的患者[OR=2.67,95 %CI(1.68,4.23),P<0.0001],共病数量多的患者出院准备度低于共病数量少的患者[OR=0.81,95 %CI(0.32,2.02),P=0.65],出院指导质量高的患者出院准备度高于出院准备度低的患者[OR=1.45,95 %CI (1.21,1.73),P<0.0001]、自理能力强的患者出院准备度高于自理能力弱的患者[OR=1.82,95 %CI(1.68,1.98),P<0.00001],其中,居住地、文化程度、服药种类、共病数量、出院指导质量、自理能力是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较多,分别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服药种类、是否有合并疾病、住院天数、居住地和自理能力,但因纳入文献数量较少,今后还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门诊药房医患沟通的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策略。方法:随机选取徐州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期间取药患者(含家属)共计36 500例,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其与门诊药房药师的交流沟通情况。统计药师与患者的双向沟通率以及患者对药师的现场致谢率。记录不良沟通发生率并分析不良沟通产生的原因,从而探索解决策略。结果:30 603例患者能够积极回应药师,与药师达到双向交流,占83.84%。10 861例患者对药师的提醒和宣教表示感谢,占29.74%。儿科、新生儿科以及下午取药的患者与药师的沟通情况有待改善。54例患者表露出强烈负性情绪,占0.15%。主要原因包括排队时间长、往返奔波于诊室和药房、超处方限量购药、患者对用药咨询不满意和发药差错。解决策略包括优化患者取药流程和提高药学专业技能。结论:妇幼保健院门诊药房可重点关注药师与儿科、新生儿科患者以及下午取药的患者沟通情况。通过优化患者取药流程和提高药学专业技能来改善医患沟通,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与艾地苯醌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ACI)病人恢复情况和神经损伤指标及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CI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病人采用阿替普酶和艾地苯醌联合治疗,对照组病人采用阿替普酶治疗,2组病人均治疗2周。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和神经功能、预后、凝血功能及TXB2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5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33/60)(P < 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中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治疗前D-二聚体、TXB2和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TXB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阿替普酶与艾地苯醌联合用药治疗ACI,病人的神经功能得到较好恢复,血液凝血指标及TXB2含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马翊涵  李莉  王怡  张然  张静  贺萌  王增萌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1):1406-1408
目的 设计一件式造口袋,应用于胆道闭锁婴儿的腹腔引流,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一件式造口袋由超薄敷料、普通一件式造口袋组成。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9例胆道闭锁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2020年1月—12月的20例胆道闭锁婴儿为试验组,将一件式造口袋应用于腹腔引流;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59例胆道闭锁婴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纱换药的方式对腹腔引流管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每周换药次数、换药费用,浸渍性皮炎发生率、引流管脱落情况的差异。 结果 留置腹腔引流管期间,试验组平均每周中位换药次数较对照组少1.3次(P<0.001),平均每周中位换药费用较对照组多46.1元(P=0.002);浸渍性皮炎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试验组无引流管脱落发生,对照组2例发生引流管脱落。 结论 胆道闭锁婴儿腹腔引流中使用一件式造口袋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浸渍性皮炎的发生率,腹水引流量计算更准确,临床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择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术(HIPEC)腹膜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乳酸(Lac)清除率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收集60例全身麻醉下行CRS联合HIPEC腹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后剔除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麻醉)27例和右美托咪定组29例。所有患者常规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术中监测有创动脉压(ABP)和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心脏指数(CI),计算心率血压乘积(RPP),术中以每搏变异度(SVV)指导补液。记录手术前(T0)、HIPEC开始前(T1)、HIPEC结束后(T2)和手术结束后(T3)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PP、CVP及CI和血中Lac、碱剩余(BE)、血糖(Glu)和皮质醇水平,计算Lac清除率;记录2组患者术后3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循环相关指标,在T0时2组患者MAP、HR、RPP、CVP和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RPP减少(P<0.05);在T2时,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HR和CVP均明显降低(P<0.05),RPP减少(P<0.05);在T3时,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HR、MAP和CVP明显降低(P<0.05),RPP减少(P<0.05),2组患者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及应激相关指标,在T0时,2组患者血中Lac、BE、Glu和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和T2时,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血中Lac、Glu和皮质醇水平降低(P<0.05),BE负值减少(P<0.05)。术后Lac水平和肝肾功能,在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和术后72 h(T7)时,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Lac水平降低(P<0.05),Lac清除率明显升高(P<0.05);T5和T7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 d内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腹胀、寒战和睡眠障碍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 结论 术中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可降低腹膜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和Lac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传播正确的防疫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短视频以其"短、小、快"的特点快速为大众所接受,其在疫情特殊时期承担起了为大众快速传递、广泛普及医学防疫知识的重要使命。文章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结合疫情期间较为成功的短视频案例,对医学科普短视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全民健康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进一步剖析其在传播及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想法,以期在后疫情时代,能有更多、更优质的医学科普短视频涌现,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功能性超声心动图参数在新生儿脓毒症休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72例脓毒症休克新生儿,根据脓毒症休克评分最高值,分为非难治性组(42例)与难治性组(30例),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功能性超声心动图参数等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功能性超声心动图参数对脓毒症休克新生儿死亡的预测效能。 结果 难治性组患儿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低于非难治性组,而平均动脉压与CI比值(mean arterial pressure to cardiac index ratio,MAP/CI)高于非难治性组(均P<0.05)。CI与MAP/CI对脓毒症休克相关死亡的预测界值分别为2.6 L/(min·m2)(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83%,曲线下面积为0.841,P<0.05)和11.4(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73%,曲线下面积为0.769,P<0.05);CI对脓毒症休克新生儿28 d内全因死亡的预测界值为2.9 L/(min·m2),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69%,曲线下面积为0.717(P<0.05)。 结论 CI与MAP/CI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预测脓毒症休克新生儿的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效果及复发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行抗VEGF治疗的ROP患儿15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抗VEGF治疗后随访周期内ROP复发与否分为复发组(24例)和非复发组(135例),比较分析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抗VEGF治疗ROP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经单次抗VEGF治疗后,所有159例患儿均显示附加病变消退。24例(15.1%)抗VEGF治疗后复发,复发平均时间为治疗后(8.4±2.6)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眼底出血、总用氧时间较长是ROP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妊娠高血压是保护因素(P<0.05)。 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ROP是有效的。术前眼底出血和氧疗时间较长可增加ROP复发的风险,而对于妊娠高血压对ROP复发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