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6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81篇
预防医学   107篇
药学   187篇
  8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书玲  侯江红 《中成药》2020,(4):908-912
目的探讨清金降火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对痰湿闭阻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金降火汤加减组、阿奇霉素组、联合组,每组70例,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PEF、VPTEF、TPTEF、PFV)、血清抗炎因子(IL-2、IL-4、IL-10、IL-13)、血清促炎因子(TNF-α、IFN-γ、IL-6、IL-8)、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RBC-IC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VPTEF、TPTEF、PFV、IL-2、IL-13、CD3+、CD4+高于清金降火汤加减组、阿奇霉素组(P<0.05),PEF、IL-4、IL-10、TNF-α、IFN-γ、IL-6、IL-8、CD^8+、RBC-ICR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结论清金降火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痰湿闭阻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变化在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11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与1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按根据是否属于支原体肺炎划分为试验组与常规组。试验组与常规组均接受免疫功能变化检测,总结并对比两组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红细胞免疫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各项补体、免疫球蛋白水平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数据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的各项细胞免疫水平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数据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数据差异(P<0.05)。结论免疫功能变化在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中的检测价值突出,可以作为患儿症状的检测与症状严重程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参麦冬汤加减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恢复期患者阴虚肺热证的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研究期间对照组脱落、失访2例,剔除3例完成70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完成7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奇霉素片,10 mg·kg~(-1)·d~(-1),连服3 d;和匹多莫德颗粒剂,0.4~0.8 g/次,2次/d;和氨溴特罗口服溶液,2.5~15 mL/次,2次/d。对照组口服养阴清肺口服液,5~10 mL/次,2~3次/d;观察组内服沙参麦冬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7 d。进行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咳嗽、肺部湿啰音,咯痰消失时间和胸片复常时间;进行治疗前后阴虚肺热证评分和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和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SP),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进行治疗后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为95.77%(68/71),优于对照组的82.86%(58/70)(χ2=6.186,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LCQ量表各维度评分和LC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咳嗽、肺部湿啰音、咯痰消失时间及胸片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CD8+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和痰液中SP和CGRP水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内服治疗MPP恢复期阴虚肺热证患者,可减轻咳嗽程度,缩短病程,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细胞免疫功能,减轻了炎性损伤,降低了咳嗽敏感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2月—2020年5月确诊并治疗的9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研究组联合应用布地奈德。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水平差异;两组的康复指标:体温恢复正常耗时、缓解咳嗽气喘耗时、啰音消失耗时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有效率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康复指标:体温恢复正常耗时、缓解咳嗽气喘耗时、啰音消失耗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奇霉素+布地奈德,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与阿奇霉素单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临床比较。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5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阿奇霉素单药实验组)24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7±4.78)天,较对照组(22±5.91)天明显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阿奇霉素。故确诊患儿应当在早期联用阿奇霉素与丙种球蛋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反复喘息发作与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25例5岁以下反复喘息儿童按年龄分三组:A组30天-1岁,B组1-3岁,C组3-5岁。收集急性喘息发作期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IBV)、副流感病毒(PIVs)、嗜肺军团菌Ⅰ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9种呼吸道病原体Ig M抗体。结果呼吸道病原体Ig M检测阳性者233例(阳性率44.38%);MP检测阳性率最高,达24.38%;其次是ADV和RSV,阳性率分别为10.10%和9.90%。不同年龄组喘息儿童病原体检测种类亦不相同。A组以RSV检测阳性率最高,达18.10%,显著高于其他组患儿(P0.01);B组和C组患儿以MP检测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1.15%和25.22%,高于A组(P0.05)。结论儿童喘息反复发作主要与呼吸道感染有关,MP、ADV和RSV是本地区引起5岁以下儿童喘息发作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0例,A组予红霉素进行序贯治疗,B组予红霉素单纯静脉续滴治疗;随机选取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抽取3组外周静脉血,比较A、B两组血清中Ig A、Ig M、Ig G、IL-6、IL-8等指标治疗前后的水平,并将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g A、Ig M、Ig G、IL-6、IL-8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A组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72.50%vs 55.00%,Uc=2.11,P0.05),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2.5%vs17.50%,P0.05)。结论相比于红霉素单纯静脉续滴治疗,红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更有利于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及细胞因子IL-6、IL-8水平的恢复,其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出2018年10月-2019年9月于在我院进行诊治处理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记录、对比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血常规指标水平。结果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后可知,两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而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对血常规指标进行监测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翟谨  徐俊  何萍  花盛浩  丰涛 《临床荟萃》2020,35(2):174-176
目的 探讨儿童Epstein Barr(EB)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EB病毒合并MP感染的87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期治疗的单纯MP感染的7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结果及临床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MP合并EB病毒感染以学龄前儿童居多,MP和EB病毒合并感染患儿的白细胞较单纯MP感染略升高,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有一过性升高;合并感染儿童的肺实质性病变程度更高,更易出现胸腔积液。合并感染的患儿临床特征表现为淋巴结易肿大,发热持续时间延长。结论 与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相比,儿童EB病毒合并MP感染的患儿临床表现更加严重,常累及多个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