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3篇
  免费   138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527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2296篇
内科学   4604篇
皮肤病学   867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2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5874篇
预防医学   11026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427篇
  8篇
中国医学   141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678篇
  2012年   2173篇
  2011年   2259篇
  2010年   2110篇
  2009年   2051篇
  2008年   2175篇
  2007年   2142篇
  2006年   1885篇
  2005年   1512篇
  2004年   1323篇
  2003年   1127篇
  2002年   986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COVID-19疫情时MSM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2020年9月—2020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检测与咨询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MSM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因素不同情况中的HIV检测服务利用,并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检测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疫情期间HIV检测服务利用减少的比例较高(3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COVID-19高度恐慌、肛交性行为频率减少(OR=0.056, 95% CI: 0.021~0.150, P<0.001)、男性伴侣/男朋友建议不要去检测机构(OR=0.538, 95% CI: 0.297~0.975, P=0.041)、感染了COVID-19(OR=21.979, 95% CI: 4.369~110.559, P<0.001)的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次数减少可能性更大。  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MSM人群HIV检测服务利用下降,在制定及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时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州市未成年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变化,为制定未成年人HIV/AIDS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未成年HIV/AIDS病例基本情况,对流行病学特征、治疗、实验室检测及死亡等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2002年福州市检出首例未成年AIDS病例至2021年2月底,福州市累计报告未成年HIV/AIDS病例202例,男女性别比为4.18∶1;以高中学历为主;接受抗病毒率为74.26%;未成年人感染HIV确诊年龄(15.00±4.96)岁,经母婴、异性、同性性传播分别占16.00%、26.73%、50.99%;≤5岁年龄组经母婴传播途径感染居多,≥15岁年龄组经同性性传播为主、异性性传播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412,P=0.001);2016年后新报告病例以≥15岁为主,≤5岁新报告HIV感染者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32,P<0.001);医疗机构送检占样本来源51.49%;CD4~+T淋巴细胞检测率为89.11%,平均(554.45±282.85)个/μL;未成年HIV感染者累计报告死亡21例,确诊至死亡平均时间(17.95±26.05)个月。结论福州市未成年经性传播感染HIV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同性性传播,应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使其掌握了解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与防护措施,推广暴露后预防用药以降低HIV感染。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校低年级大学生HIV检测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教育措施,提高HIV检测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月,在四川省泸州市某医学院校对4门选修课共11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自评感染风险、性态度、HIV检测情况、恋爱及性行为经历等。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大一、大二学生862例。6.4%(55/853)的调查对象有过HIV检测史。89.8%(767/854)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在每次高危行为后都主动进行HIV检测。年龄>18岁(OR=1.990,95%CI:1.021~3.878)、自评有HIV感染风险(OR=1.940,95%CI:1.073~3.509)、知道HIV检测可快速实现(OR=2.401,95%CI:1.329~4.337)、发生过性行为(OR=2.591,95%CI:1.208~5.560)是HIV检测的促进因素。结论 应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HIV检测知识和可及性的宣传,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HIV感染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16~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年龄28~56岁,中位年龄(43.83±10.21)岁,9例(75%)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确诊宫颈鳞癌,3例(25%)同期确诊宫颈鳞癌和HIV感染,10例(83.33%)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临床分期Ⅲa期2例(16.67%),Ⅲb期1例(8.33%),Ⅲc1r期2例(16.67%),Ⅳa期7例(58.33%)。所有病例放化疗期间均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8例(66.67%)行同步放化疗,3例(25%)根治性放疗,1例(8.33%)姑息性放疗。11例根治性放化疗患者中5例(45.45%)疗效达完全缓解(CR),6例(54.55%)部分缓解(PR)。随访时间5~48个月,6例(50%)疾病进展后死亡,3例(25%)带瘤生存,3例(25%)无瘤生存,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4.5个月。治疗期间出现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4例(33.33%),无3级及以上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341.00±134.73)个/μL,治疗后(169.17±40.05)个/μL。结论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在ART基础上进行放化疗,其副反应可控,近期肿瘤缓解率高,但在获得CR或PR后仍有较高复发转移率,死亡率高,预后差,应及早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进行规范化放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珠海市大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人群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在珠海市6所高校按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招募学生行匿名问卷调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等信息。采用频数(百分比)对知识知晓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并且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DS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2 235名学生,平均年龄(19.75±1.38)岁;女生占56.39%,男生占43.61%;以理工类、文史类学生为主,分别占43.08%、35.74%。珠海市大学生AIDS知识知晓率为79.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IDS知识知晓率高年级大三(OR=0.834)、大四/大五(OR=0.720)学生低于大一新生;文史类(OR=0.457)、理工类(OR=0.423)、艺体类(OR=0.242)大学生低于医学类大学生;城市户籍高于农村户籍学生(OR=1.362);每月可支配收入为2 000~3 999元高于<2 000元学生(OR=1.167);性取向为性少数低于异性恋者(OR=0.815);发生过性行为者高于未发生过性行为者(OR=1.399)。结论 珠海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应注重宣传教育的连续性与针对性,并加强警示教育,以提升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北京市顺义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为提高随访管理和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现住北京市顺义区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同时采用网络宣教、同伴持续干预结合专业心理辅导模式,综合干预6个月后,比较调查对象干预前后在AIDS知识、治疗知识及HIV相关压力方面的差异。结果 经过6个月的综合干预,204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AIDS知识基本知晓率从干预前93.14%升高至干预后98.53%,治疗知识基本知晓率从干预前81.86%升高至干预后93.63%,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1),压力得分从干预前(28.15±15.28)分下降至干预后(22.16±13.99)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 网络宣教、同伴持续干预结合专业心理辅导模式能够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降低HIV相关压力,有助于其积极接受和正确对待抗病毒治疗,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医疗在健康服务与公共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AIDS预防控制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通过综述移动医疗用于MSM人群的干预,分析高危行为的变化,评价移动医疗在AIDS防控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结核性脑膜炎(TM)是临床常见的中枢性感染的一种,其起病较慢,症状不典型,病原学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目前有效的TM诊断工具较少。利用常见的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等建立诊断评分系体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目的 建立TM临床诊断评分体系(TMCDS),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住院并诊断为脑膜炎的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147例)和验模组(40例)。根据是否为TM将建模组分为非TM亚组(76例)和TM亚组(7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颈抵抗),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CD4+ T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糖、氯、蛋白、细胞数)。建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M的影响因素;根据每个因素的β值所占比重设立相应分值,建立TMCD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MCDS诊断TM的价值。 结果 两亚组头痛、HIV感染、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颅内压>200 mm H2O(1 mm H2O=0.009 8 kPa)、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氯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脑脊液单核细胞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4+ 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将以上5个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临床经验纳入脑脊液氯、脑脊液细胞数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4+ 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7个因素β值建立评分系统,将脑脊液氯降低β值设定为1分,其他因素β值与其的倍数即为该因素所对应的分值,因2个影响因素评分为负值,为方便临床,每个因素对应分值增加2.5分,最终建立TMCDS。TMCDS诊断建模组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95%CI(0.735,0.879),标准误=0.037,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21.50分。TMCDS诊断验模组TM的AUC为0.766〔95%CI(0.610,0.921),标准误=0.079,P=0.004〕,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 结论 通过7个变量建立的TMCDS简单易行,对于早期TM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