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7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46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5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27篇
内科学   1838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338篇
特种医学   4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篇
外科学   792篇
综合类   3674篇
预防医学   1265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497篇
  9篇
中国医学   212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883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934篇
  2005年   810篇
  2004年   556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感染后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6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8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感染后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情况,对患儿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感染后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87例患儿中感染后出现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32例,其中喘息28例,持续咳嗽与运动不耐受均各21例,肺部哮鸣音25例;87例患儿均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高分辨率CT检查结果中马赛克灌注征26例;15例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原体培养阳性;发病后就诊时间、治疗初期使用激素、有创机械通气维持时间是有创机械通气患儿感染后发生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异常,多种病原体均可导致该种疾病的发生,建议临床针对影响因素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有氧运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截选2017年5月—2018年5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150例动脉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有氧运动干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清黏附分子1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分子1水平,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检测两组患者双侧主动脉搏波速度;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或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黏附分子1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分子1水平子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R-baPWV、L-baPW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结论单纯药物治疗动脉硬化可改善患者血清指标及动脉硬化程度,而联合有氧运动改善程度更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3.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智能障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告58例经CT、MRI证实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和/或反复脑卒中史。临床上以慢性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突出表现,中晚期呈痴呆,多伴有与智能障碍同时或提前出现的神经体征。指出对SAE的诊断,应强调存在智能障碍,而不应过分强调痴呆。并对其智能障碍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动脉硬化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情况进行分析,并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G、TC、LDL-C、baPWV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硬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青年脑卒中患者日益增多,国内外对其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存在分歧,有学者认为其主要因素是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也有的认为脂代谢异常起重要作用。本文选取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6.
杨丽 《保健医苑》2015,(1):26-27
<正>近年来,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的小动作进行训练,使大脑皮层得到刺激,对老年痴呆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做做手指操由于手指上分布着许多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穴位,联系着全身的脏腑,适当地刺激这些经络穴位,有助于保持健康,某些症状也可以得到改善。方法很简单,如双手手腕伸直,使五指靠拢,然后张开,反复做若干次。同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按压拇指,刺激各指端穴位,增加效果。另外,还可以吐  相似文献   
97.
目的 通过3111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四肢血压的检查结果以及既往高血压病史探讨动脉硬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OMRON(BP203RPE-Ⅲ)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3111例体检者进行检测,分析其baPWV 、四肢血压与既往高血压病史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体检人群中动脉硬化潜在危险普遍存在, baPWV 异常率57.92%; 收缩压、舒张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大小高度相关.结论 动脉硬化与血压相关,它在健康体检中可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起到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高血脂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绝经前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脂妇女100例,其中50例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为颈动脉正常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组IMT<1.0mm;增厚组1.0mm≤IMT<1.2mm;斑块组IMT≥1.2mm。结果高血脂妇女,绝经前及后1-4年,颈动脉无粥样硬化,绝经后5-7年开始发病,8-15年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分别为18%和62%。结论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87例,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29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每天睡前服用20mg、40mg、80mg阿托伐他汀,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不同,甲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有所改善,但不明显;乙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明显的改善;丙组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及乙组明显改善,甲、乙两组与丙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效果确切,且随着剂量增加,颈动脉硬化改善更明显,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值得在高危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0.
曹伟利  宋蕾  徐瑞彩 《山东医药》2006,46(29):50-50
近年来,我们遇7例甘露醇致肉眼血尿患者,现报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7例甘露醇致肉眼血尿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59~73岁,平均67.2岁.其中5例≥65岁。基础疾病为高血压脑出血4例,腰椎间盘突出2例,动脉硬化致脑出血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