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价中药配方颗粒与血脂康胶囊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致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HAART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中脾虚痰阻证予消脂颗粒,痰浊瘀阻证予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配方颗粒,对照组予血脂康胶囊,两组疗程均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进行总体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第12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TC、LDL-C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与治疗HDL-C前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胶囊和以消脂颗粒及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为组方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可以作为防治HAART致血脂异常患者的主要中药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92.
中药八味抗纤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宇泳  王宪波  王融冰 《武警医学》2010,21(7):557-559,562
 目的 观察中药八味抗纤方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予不同剂量中药八味抗纤方灌胃,观察八味抗纤方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采用Ishak肝病组织病变计分修正方案,结合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八味抗纤方对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以活化HSC特异性标记α-SMA标记显示活化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探讨八味抗纤方抗肝纤维化的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ST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肝纤维化程度轻于模型组;α-SMA阳性细胞数少于模型组.结论 八味抗纤方能够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减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抑制HSC的活化.  相似文献   
9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HBV感染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免疫失衡的规律。方法2002~2007年慢性HBV感染者305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57例,肝炎后肝硬化81例,原发性肝癌36例,慢性重型肝炎31例,观察患者的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乙肝病毒标记物等。同时收集80名健康志愿者的新鲜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肝炎组ALT升高明显,肝细胞炎症较明显;重型肝炎组TBIL显著升高,肝细胞损害较重。慢性肝炎组CD4细胞计数明显下降;重型肝炎组CD3、CD4细胞计数及CD4/CD8均低于正常组;肝硬化、肝癌组的CD3、CD4和CD8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组和慢性肝炎组。结论慢性HBV感染随着病情进展,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细胞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的细胞免疫紊乱各具特点,就不同类型患者应采用不同的免疫调节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4.
慢性病毒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揭示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分析及多中心临床调研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总结乙型慢重肝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 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基本证候有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肝脾气虚证、肾气虚证5个,核心证候为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肝胆热毒炽盛证3证;本病表现为多证相兼,并以六证相兼到九证相兼多见;证候组合具体表现为: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两虚证,热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血阴阳俱虚证,湿毒瘀血胶着、肝脾肾气阴或阴阳两虚证.结论 乙型慢重肝临床证候较多,存在毒瘀与正虚交织、肝脾肾气血阴阳俱损等复杂病机,且证情严重,治疗上应考虑重病重药,快速截断,多法联用,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复方大黄煎剂高位灌肠治疗肝病性脑病(肝昏迷)的急诊处理办法.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脾虚湿热、浊毒内生,上扰神明,蒙蔽清窍,用大黄、芒硝、乌梅组方的复方大黄煎剂高位保留灌肠,取其釜底抽薪、清热泄毒之意,治疗Ⅱ~Ⅲ度肝性脑病获较好疗效.本法治疗内毒素血症、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均收效良好,显示釜底抽薪、清热泄毒法治疗代谢性肝性脑病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用中医大承气汤证治则指导肝衰竭氨代谢障碍肝性脑病有效.本疗法属“急则治标”,当积极处理原发病并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状况、乙型肝炎病毒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56例慢性乙型肝炎按中医辨证分成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五个证型,观察各证型与病程、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病毒基因分型及复制状况、脾脏大小的关系。结果:肝郁脾虚证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多见的证型,肝损害较轻;湿热中阻证譬车度肝损害较多;瘀血阻络证伴有轻至中度转氨酶升高,脾大;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CD4,CD4/CD8均值低于正常。结论:正气不足反应了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97.
中医药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恢复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恢复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SARS恢复期的中医证候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临床研究选取SARS患者共85例,其中前4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单纯西医对照组各20例,后45例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例。中药辨证用药每日1剂内服,并观察2~3周。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清学、肺部影像、生命质量自评量表的评估等。结果:在症状总积分变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患者改善、X钱胸片评定积分变化方面,两组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自身生命评分变化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除活动受限、呼吸困难两项外,其余指标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系列方在改善SARS恢馥期患者症状总积分以及乏力等症状、X线胸片、肝功能和生命质量评分的总分以及心理情绪因子等方面较对照组为优。  相似文献   
98.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HLA-DRB1位点表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中医证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l(HLA-DRBl)表达是否存在内在联系。方法用常规方法提取血液中白细胞DNA并用PCR方法对其相关片断进行扩增,用HLA基因分型芯片对HLA-DRBl位点进行分型检测。结果健康对照组有HLA-DRBl*13表达,但在慢乙肝患者组未见其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乙肝患者分型有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前三者为实证,后两者为虚证,慢乙肝辨证以实证居多。结论慢乙肝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HLA—DR某些位点表达上存在差异,这一差异的作用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同时慢乙肝虚、实不同证型间HLA-DR基因位点表达可能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99.
散发性戊型肝炎2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散发性戊型肝炎211例临床分析王融冰,韩玉平,卢联合,陈宝敏,张启云,戴旺苏,崔振宇1992年11月~l993年3月我院收治戊型肝炎(戊肝)211例,并与同期甲型肝炎(甲肝)244例进行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本组病例为1992年11月...  相似文献   
100.
SARS病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其中又以CD3、CD4、CD8 T淋巴细胞减少更为显著,且随临床过程而变化,有可能成为SARS临床诊断和预的指标之一.尸检报告已表明,淋巴组织和肺组织同为SARS病毒攻击的靶器官,T淋巴细胞是其攻击的靶细胞.为进一步了解SARS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和免疫重建的过程,我们于2003年4月至5月对我院收治的各型SAR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