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73篇
  免费   2316篇
  国内免费   2433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322篇
妇产科学   241篇
基础医学   3358篇
口腔科学   251篇
临床医学   2025篇
内科学   2461篇
皮肤病学   242篇
神经病学   482篇
特种医学   9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38篇
综合类   12452篇
预防医学   1855篇
眼科学   261篇
药学   3690篇
  12篇
中国医学   5476篇
肿瘤学   12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680篇
  2019年   792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773篇
  2016年   751篇
  2015年   959篇
  2014年   1378篇
  2013年   1336篇
  2012年   1974篇
  2011年   2174篇
  2010年   1952篇
  2009年   1882篇
  2008年   2535篇
  2007年   1997篇
  2006年   1884篇
  2005年   2393篇
  2004年   1967篇
  2003年   1719篇
  2002年   1236篇
  2001年   1036篇
  2000年   876篇
  1999年   790篇
  1998年   560篇
  1997年   441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500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175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散结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主动脉斑块逆转、消退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ApoE~(-/-)小鼠为实验对象,高脂饮食诱导建立AS模型,灌胃予散结通脉方混悬液治疗12周。测量计算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血管横截面面积、脂质空泡面积、斑块相对面积;检测血清中TNF-α、ox-LDL、ET-1和IL-10含量。结果散结通脉方13.5 g·kg~(-1)、6.75 g·kg~(-1)和3.40 g·kg~(-1) 3个给药组具有明显降低模型动物主动脉斑块面积和血清TNF-α、IL-10含量的作用(P0.01或P0.05);13.5 g·kg~(-1)、6.75 g·kg~(-1) 2个剂量组主动脉脂质空泡面积、斑块相对面积及血清中ET-1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13.5 g·kg~(-1)给药组血清ox-LD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散结通脉方可以通过逆转、消退AS斑块,下调异常升高的血清炎性因子TNF-α、ox-LDL、ET-1和IL-10水平。  相似文献   
92.
背景 胸腺是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在接受射线后易受损造成免疫损伤,目前国内外研制的胸腺防护剂仍存在缺陷,中药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 研究补肾解毒方对放射致小鼠胸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019年1月,将90只C57BL/10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组18只。适应性饲养3 d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日予以补肾解毒方汤剂灌胃(0.25 ml/只),同时单纯放射组和放射+氨磷汀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10 d,第11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接受与照射源同等距离的一次性4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其中放射+氨磷汀组小鼠在照射前30 min于左侧腹腔内注射氨磷汀200 mg/kg。照射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继续予以补肾解毒方灌胃,余4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在照射后第1、7、14天进行取材,计算胸腺指数,在光镜下观察照射后第7天各组胸腺组织结构。结果 五组小鼠在照射后一般情况均较照射前差,具体表现为活跃度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皮毛光泽度下降,尤其单纯放射组程度更甚,其中5只小鼠出现毛发块状脱落症状。照射后第1、7、14天,空白对照组胸腺指数均高于其余4组(P<0.01);照射后第7天,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低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P<0.01);照射后第14天,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P<0.05)。空白对照组胸腺结构完整,皮质内可见髓质,中央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胸腺小体;单纯放射组小梁结构破坏,界限不清,胸腺小体模糊;其余3组病理表现基本一致,部分小梁小叶结构破坏,胸腺小体隐约可见,皮质髓质界限不清,其中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还表现出更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补肾解毒方能减轻放射所致小鼠胸腺组织损伤,发挥了良好的放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肥胖小鼠ALT、AST、FFA及光镜下病理组织学改变,并与壳脂胶囊治疗组比较,观察其疗效。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疏肝降脂方高、中、低剂量组、壳脂胶囊对照组和空白组。采用饲养高脂饲料及皮下注射5%CCl4复制NAFLD肥胖小鼠模型,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6周,检测血清中ALT、AST及FFA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脂肪变程度。结果:①各个用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药各浓度组较壳脂胶囊组血清ALT、AS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高、中剂量组相比模型组FFA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与壳脂胶囊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改善FFA,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光镜可见:各用药组光镜下病理组织改变均较模型组明显,以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减轻较明显。结论:健脾疏肝降脂方能有效降低NAFLD肥胖小鼠的肝功能、其与浓度无关; 可以降低FFA及改善光镜下肝脏的脂肪变,其有效程度与浓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评估酚苄明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20只C57BL/6雄性小鼠和20只3xTg(APP/Tau/PS1三转基因)雄性小鼠各随机分为2组(n=10)。一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另一组为酚苄明(PBZ)治疗组,分别标记为WT+NS组和WT+PBZ组、3xTg+NS组和3xTg+PBZ组。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能力;ELISA测定海马组织可溶性Aβ水平;长时程增强(LTP)评估海马可塑性。结果与3xTg+NS组小鼠相比,3xTg+PBZ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3xTg+PBZ组在高频刺激后30min内fEPSP的斜率显著高于3xTg+NS组。WT+NS组和WT+PBZ组在高频刺激后30min内fEPSP的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3xTg+NS组小鼠相比,3xTg+PBZ组小鼠海马内可溶性Aβ显著减少(P0.05)。结论酚苄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与减少海马组织内可溶性Aβ相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培养基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3组:高糖DMEM培养基组(DMEM组);高糖DMEM/α-MEM培养基组(DMEM/α-MEM组);α-MEM培养基组(α-MEM组)。按常规方法采用上述3种培养基进行破骨细胞培养,培养5 d后,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染色观察各组破骨细胞的形成情况,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破骨细胞分化相关标志物NFATc-1、c-Fos和TRAF-6 mRNA的表达;培养11 d后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进行骨陷窝面积分析,观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情况。结果 3组均可以观察到典型的TRAP+破骨细胞。与DMEM组相比,DMEM/α-MEM组、α-MEM组TRAP+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但各组形态略有不同。在骨吸收功能上,与DMEM组和DMEM/α-MEM组相比,α-MEM组骨陷窝面积明显增加(P<0.01)。在破骨细胞分化相关调控因子表达上,与DMEM组相比,α-MEM组NFATc-1、c-Fos 和TRAF-6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DMEM/α-MEM组NFATc-1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c-Fos 和TRAF-6 mRNA表达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α-MEM组与DMEM/α-ME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糖DMEM培养基、高糖DMEM/α-MEM培养基、α-MEM培养基均可用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诱导分化破骨细胞的实验;从破骨细胞数量、状态及功能来看,α-MEM培养基更适合做为破骨细胞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亚硝酸钠对脑梗死后周细胞及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6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溶剂组,脑梗死+溶剂组,脑梗死+亚硝酸钠组。脑梗死后第3天测定小鼠脑含水量及缺血周围区PDGFRβ~+周细胞的数量,脑梗死后第7天采用免疫荧光测定BrdU~+/DCX~+神经母细胞,脑梗死后第1、3和7天采用五分法评估小鼠神经功能缺损。结果脑梗死后第3天,与假手术+溶剂组相比,脑梗死+溶剂组小鼠脑含水量明显增多,缺血周围区PDGFRβ~+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应用亚硝酸钠后,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DGFRβ~+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脑梗死后第7天,与假手术+溶剂组相比,脑梗死+溶剂组小鼠BrdU~+/DCX~+神经母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增多;与脑梗死+溶剂组相比,脑梗死+亚硝酸钠组小鼠室管膜下区的BrdU~+/DCX~+神经母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增多(P0.05)。脑梗死后第1和3天,脑梗死+溶剂组和脑梗死+亚硝酸钠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7天,脑梗死+亚硝酸钠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脑梗死+溶剂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硝酸钠可促进脑梗死后周细胞的存活和室管膜下区神经发生。  相似文献   
98.
99.
王媛  万峻 《解剖学研究》2020,42(4):293-297
目的探讨EphB2在神经元神经突生长中的作用。方法取EphB2单个等位基因敲除组KO WT组和两个等位基因敲除组KO KO组的C57BL/6胎鼠神经元体外分别培养1 d和3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phB2 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突生长情况,并与野生型基因组WT WT组比校。结果 KO WT和KO KO的EphB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6±0.12和0.36±0.03)均低于WT WT(1.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体外培养到第1天时,KO WT组和KO KO组细胞分支数(分别为4.630±1.462和4.314±1.855)均低于WT WT组(4.700±1.76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最长神经突长度[分别为(34.93±15.80)和(33.00±15.12)μm]均低于WT WT组[(42.96±20.1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神经突总长度[分别为(105.5±41.91)μm、92.24±47.87)μm]均低于WT WT组[(129.5±56.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体外培养到第3天时KO WT组和KO KO组细胞分支数(分别为4.45±1.01和4.02±1.19)均低于WT WT组(5.42±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最长神经突长度[分别为(230.2±125.7)μm和(150.3±87.84)μm]均低于WT WT组[(399.3±162.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KO WT组和KO KO组神经突总长度[分别为(359.7±151.2)和(270.5±114.8)μm]均低于WT WT组[(586.8±178.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O WT组和KO KO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B2缺失后可能对神经突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张彦  汪天赐  蔡婧  李亚娟 《安徽医药》2020,24(9):1712-1718
目的系统评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于 2型糖尿病 db/db小鼠伤口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3月龄雄性无特定病原体( SPF)级 db/db小鼠共 32只以及同背景的野生型雄性小鼠共 16只用于本实验,共等分为野生小鼠组( Control)、 db/db小鼠组( db/db)和 db/db小鼠 EGCG治疗组( db/db+EGCG),每组 16只。所有小鼠均构建背部圆形创口(直径 1 cm),db/ db+EGCG组小鼠在伤口模型构建后立即施以每日的 EGCG(10 mg/kg)灌胃处理。术后第 5、12、19天处死每组 4只小鼠,分析伤口愈合速率、抗张强度、局部皮肤血流速率、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db/db+EGCG组小鼠在伤口模型建立的第 5、12、19天伤口愈合率分别为( 19.4±3.2)%、(55.2±4.8)%和( 79.7±5.2)%,db/db组小鼠各时间点伤口愈合率分别为( 10.1±2.0)%、(39.1±5.2)%和( 59.2±6.2)%,db/db+EGCG组均显著高于 db/db组( P<0.05)同时 EGCG也显著降低了 db/db小鼠伤口愈合时间( P<0.05);并且 EGCG在术后第 5、12、19天均显著增加了 db/db小鼠伤织的生物力学抗张强度( P<0.05)改善了伤口位置局部血流速率( P<0.05)并显著抑制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和肿瘤坏死α(TNF-α)表达(P<0.05),促进了血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 P<0.05)。结论 EGCG能够显著改善 2型糖尿病 db/db小鼠的伤口愈合口组,因子,管内,能力,具有可观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