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腰痛(low back pain, LBP)是成年人健康最常见的问题,且发病呈现年轻化、严重化和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表明:腰痛的发病率高达84%,其中慢性腰痛为23%,致残率达11%—12%[1—2]。腰痛不仅影响健康、生存质量与工作,也造成沉重医疗负担与间接社会成本[3]。鉴于腰痛常见性和对健康的危害性,如何有效地治疗腰痛,一直以来是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热点[4]。近十年来,全身振动训练应用于腰痛的  相似文献   
82.
杨漾  陈佩杰  吴艳强  彭宁宁  周国耀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50-1352,1355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学生超重肥胖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6个区的7 ~18岁中小学生14 301名.测试指标为身高、体重,问卷调查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上海市学生的超重率为13.9%,肥胖率为7.0%.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生、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每周吃鸡蛋≥7次、上体育课感到累、不喜欢长跑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OR值95% CI)分别为2.544(2.307 ~2.805),1.242(1.148~1.345),1.129(1.004 ~1.270),1.252 (1.173 ~1.337),1.185(1.112 ~ 1.262).学校组织体育活动足学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813,95%CI=0.700~0.945).结论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上海城区7~17岁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米往返跑(20mSRT)成绩,了解体质指数不同对学生有氧耐力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城区7~17岁身体健康的中小学生4687名(男2362名,女2325名),按年龄、性别分组同时对受试者的测试动机和测试条件等容易影响测试结果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控制。先测试受试者身高、体重等形态学指标,准备活动后测试20mSRT。严格按照Leger方法进行测试。参照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7~18岁)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受试者的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结果:7~17岁各年龄段男生20mSRT成绩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7~17岁各年龄段女生20mSRT成绩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且男生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20mSRT成绩的组间差距比女生更大。按青春期前、中、后分组,7~10岁组、11~14岁组和15~17岁组男生20mSRT成绩均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女生除7~10岁组超重与肥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外,11~14岁组和15~17岁组女生20mSRT成绩均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且7~10岁组、11~14岁组和15~17岁组男生20mSRT成绩受体重影响均大于女生各组。结论:无论男生或者女生,7~17岁各年龄段的学生20mSRT成绩在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依次递减,且男生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组间差距比女生大;按青春期年龄分组后,男生和女生体重变化对20mSRT成绩仍有影响。因此,适当控制体重对提高儿童青少年的20mSRT成绩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4亿,全球60岁及以上的人口预计将从2018年的9.62亿增加到2050年的20多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难题。由于衰老而引起的机体机能不可避免的下降,这属于原发性衰老。而由于疾病或不当生活方式等引起的身体机能的再次下降则属于继发性衰老,但其并非不可避免。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继发性衰老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骨骼肌是人体质量最大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对维持机体正常机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糖皮质激素受体减少对过度运动疲劳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认识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量减少对过度运动疲劳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 ,观察了7周递增负荷训练过程中大鼠GR结合量减少的同时血清磷脂酶A2 (PLA2 )活性 ,血清和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 ,脾细胞白细胞介素 -1 β(IL -1 β)和白细胞介素 -6(IL -6)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GR结合量减少积极参与了过度运动疲劳的发生 ,主要表现为由GR介导的糖皮质激素 (GC)作用减弱 ,造成PLA2 活性增强 ,LPO含量升高 ,IL -1 βmRNA和IL -6mRNA表达增加。结果提示 ,过度训练引起的GR结合量减少所致的受体水平的GC功能减弱 ,参与了过度运动疲劳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6.
不同周期运动后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2 mRNA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周期运动对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周期跑台运动为运动模式 ,观察了一周运动、二周运动和三周运动后 2 4h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2mRNA的表达。结果 :安静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存在HSP72mRNA的基础结构性表达 ;一周运动后大鼠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明显增多 ,两周运动后HSP72mRNA表达较一周运动稍减少 ,但无统计学意义 ;三周运动后大鼠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较运动一、二周减少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运动可以造成心肌细胞HSP72mRNA的表达增加 ,长时间规律运动可以使HSP72mRNA表达在细胞中累积 ,但一定时间后HSP72mRNA累积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7.
运动性蛋白尿与肾脏细胞凋亡及氧自由基代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目的 :观察大鼠不同强度运动后肾脏细胞凋亡及氧自由基变化与运动性蛋白尿之间的关系 ,以期进一步阐明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运动后 2小时取材 ,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TUNEL)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大鼠肾脏凋亡细胞及Bax、Bcl- 2基因的表达 ;同时检测大鼠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丙二醛 (MDA)含量及运动后各实验组大鼠尿蛋白含量。结果 :运动后大强度组肾脏凋亡细胞显著增加 ,凋亡调控基因Bax/Bcl - 2比值上升 (P <0 0 1) ,尿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反映肾脏组织细胞抗氧化能力的SOD及GSH -Px活性显著下降 ,而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大强度运动造成肾脏细胞凋亡及氧自由基增加可能参与了运动性蛋白尿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88.
健身锻炼对老年男性跟骨骨密度和性激素影响的追踪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追踪观察健身锻炼对老年男性跟骨骨密度和性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有氧运动方式,测定14周运动锻炼期间老年男性跟骨骨密度、性激素以及血钙(Ca)、磷(P)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老年男性血Ca、血P和ALP浓度在第8周时显著高于锻炼前,第14周时与锻炼前无显著差异;跟骨骨密度、T值和QUI第4、8、14周均显著高于锻炼前;血清睾酮(T)一直变化不大,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浓度第8、14周均变化明显.提示:坚持适宜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可增加老年男性跟骨骨密度,有利于骨量保持.  相似文献   
89.
运动、谷氨酰胺和免疫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谷氨酰胺是机体内含量非常丰富的一种氨基酸 ,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能促进胃肠粘膜细胞增生 ,维持肠道的完整性 ,而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蛋白质的合成 ,都必需依赖充足的谷氨酰胺。骨骼肌是合成谷氨酰胺的主要部位 ,其过程由一个联合脱氨基反应和一个氨基化反应组成 ,在酮酸脱氢酶的催化下 ,先由酮酸和支链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交换 ,生成谷氨酸 ;再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催化下进一步将谷氨酸的一个羧基氨基化而生成谷氨酰胺。骨骼肌是血浆谷氨酰胺的主要来源。谷氨酰胺储存在骨骼肌中 ,就象糖原储存在肝脏中一样 ,以维…  相似文献   
90.
运动应激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生物界广泛存在的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及其特殊的抗损伤能力,已引起生命科学界的浓厚兴趣。对HSP的表达、调控、影响因素、功能及相关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及结合各学科的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关于“运动与HSP”的研究在国外刚起步,且局限在运动后HSP表达这一现象的描述,而对运动后HSP表达改变的生理意义未作深入探讨。本文总结已有的相关研究,着重讨论运动后HSP表达及其意义,试图为运动与HSP研究提供一些思路。1热休克反应和热休克蛋白1962年Ritossa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