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针灸专书 ,历来为医家所崇。笔者在其理论指导下 ,取涌泉穴行烧山火法用于临床 ,收效迅速 ,现将学习和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理论依据《针灸甲乙经》中曰 :“肾出涌泉 ,涌泉者 ,木也 ,一名地冲 ,在足心陷者中 ,屈足卷指 ,宛宛中 ,足少阴之所出也 ,为井。刺入三分 ,留三呼 ,灸三壮”。腰痛大便难 ,涌泉主之”。“少腹中满 ,小便不利 ,涌泉主之”。“风入腹中 ,挟脐急 ,……足不践地 ,涌泉主之”。2 取穴与操作取涌泉穴常规消毒 ,以 30号 1 .5寸毫针刺入 0 .8~ 1寸 ,按烧山火手法“三部九候”针尽其数 ,以有…  相似文献   
82.
王建平 《中国针灸》2003,23(11):683-683
笔者从1990~2003年采用涌泉穴贴敷止血膏治疗咳血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治感冒:大葱、生姜各等量,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1500毫升,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浸泡双足。每次15~20分 钟,每天2~3次,每天1剂。此法可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治呃谨:取生姜3片,放于口中咀嚼,待口中有津液时吞下,咀嚼3~5分钟后,呃逆可止。为巩固疗效,可将生姜渣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外贴双足心涌泉穴,连续贴敷4~8小时。此法可温中降逆。  相似文献   
84.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以头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  相似文献   
85.
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运用中药明矾、皂荚、牵牛子外敷涌泉穴与常规治疗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治疗加中药穴位敷贴组在改善呼吸频率,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X线改善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针对病程较久(〉1月),喉间痰鸣音及肺部痰鸣音在常规治疗不易消失情形下,加中药外敷涌泉穴,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音在次日消失者占90%,在3d内消失者占95%。结论:中药外敷涌泉穴是一种上病下治、内病外治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能在无损伤的治疗下取得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穴位敷贴法:琥珀末10g、朱砂10g混合研匀,用凡士林调成软膏状,每次用黄豆大,置于鸡眼膏中央,贴于患者双侧内关穴和膻中穴,失眠严重者加贴双侧涌泉穴,每隔1~2天换药1次,3次为1疗程。  相似文献   
87.
针刺“五心”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通过针刺“五心”(头顶心、双手心、双足心)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3l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何国兴 《双足与保健》2007,(3):35-35,34
涌泉穴位于足底的正中,即足底前1/3处的凹陷中。由于该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要穴,所以,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益精补肾、强身健体、舒肝明目的作用。根据中医"上病下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89.
潘勇 《开卷有益》2007,(9):33-33
1.六神丸六神丸10~15粒,绿药膏1瓶。将六神丸研为细末,与绿药膏调匀备用。每晚常规清洗皮肤后,将六神药膏糊涂抹于患处、双手心及双足掌心涌泉穴处,翌晨洗去,每晚1次,30天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有清热散结、消肿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90.
神阙穴及涌泉穴敷药治疗疑难杂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忠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642-1644
神阙穴又名气舍、脐中,俗称“肚脐”,穴属任脉,任、督相表里,又为冲脉循行之地,因任、督、冲三脉一源三歧,经气相通,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涌泉穴位于足掌的前1/3凹陷处,屈足卷趾宛宛中,又称地冲、地衢、厥心穴,是足少阴之脉的井木穴,肾经的子穴,该穴属天、地、人三才穴之一。《针灸资生经》曰:“针灸于诸穴皆分主之,独于膏肓、三里、涌泉特云治杂病是三穴者,无所不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